會計職業判斷因素及問題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08 02:17:00

導語:會計職業判斷因素及問題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職業判斷因素及問題探討論文

摘要: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處理中的重要部分,反映了會計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因此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判斷水平是增強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可信性的有效途徑,是維護企業、社會及國家權益的重要手段。從而,如何避免會計職業判斷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加強對從業者業務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會計職業判斷經濟活動從業人員

隨著我國加入WTO,各種經濟活動不斷出現,貿易形式愈加豐富多樣,為了更好的服務于飛速發展的經濟形勢,會計人員的從業能力也面對著更為全面的考驗,不僅是對會計準則的嚴格遵從,對會計事項的靈活處理,還應具備高水平的職業判斷力,確保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對于會計信息做出合理的推定和判斷。

一、會計職業判斷的內涵及影響因素

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依據會計理論、準則要求及職業道德,利用專業知識對經濟事項的處理及財務報表的編制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而會計的職業判斷也受多方因素影響,一是主體因素,即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會計從業者應具有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較高水準的判斷力。二是客體因素,即經濟活動。經濟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直接影響了會計判斷的正確性,越是復雜和不確定性較高的業務越需要高水準的職業技能,也可能帶來較大的判斷誤差。三是環境因素,即經濟事項的發生所帶來的各方利益。由于經濟活動所關聯的利益相關者都在不可避免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進行處理和判斷時,有可能違背誠信的原則以及職業道德,通過利潤劃分、財務欺詐等不正當手段對會計信息進行操縱,影響到會計判斷的的可信性。四是報表因素,即財務報表信息質量的高低。一份合格的財務報告應是結合企業環境的自身因素及成長特點,在滿足會計信息一致性、相關性、可比性、公允性等特征的前提下,為所有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出真實可靠的信息報告。因此一個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的綜合質量是衡量會計職業判斷的重要因素。

二、會計職業判斷在我國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是影響會計職業判斷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具有高學歷的會計從業者不足20%,而初級文化水平的從業者超過50%,加之我國會計模式中發展滯后的體系,使得職業判斷水平提升緩慢。并且,在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中,會計判斷存在一定的盲從現象。在會計人員在處理較復雜的業務時,通常習慣于參照以往的慣例,或是直接詢問領導的意見,拘泥于制度或是管理者的決定,缺乏自我原則,沒有能夠依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素養以及具體的行業環境對會計信息作出積極的合理的判斷。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一些企業打著“會計職業判斷”的名號,對會計信息進行造假。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中提到,在會計處理時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在處理的方法、程序上進行選擇。然而一些管理當局將此作為可乘之機,為達到企業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粉飾和偽造會計信息,導致職業判斷變為會計操縱。

三、提高會計職業判斷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在市場經濟改革之路上的不斷邁進和發展,各個機關、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越加復雜多樣,各種違規腐敗現象也不斷滋生。而財政紀律是維護市場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通過不斷地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提高會計職業判斷的水平,進而嚴肅財政紀律。

隨著會計國際化潮流的發展,我國的會計準則、會計體系、會計政策、會計計量都在不斷地改革和完備,而從業人員所具備的基本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也成為了實施貫徹會計改革的有效保證。由于我國加入了WTO,有了更為廣闊的國際舞臺,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和考驗,在不斷地與國際化接軌的過程中,會計工作成為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將會讓會計人員在識別、判斷、解決經濟業務的過程中趨利避害,提高工作績效。

四、會計職業判斷的培養

會計從業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提高首先應源于自身對會計工作的深刻認知,透徹理解會計理論及準則要求,并且關注經濟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思維方式。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務的操作中去,在分析、判斷中不斷積累,提升專業素養及對待各類事項的處理能力。同時在能力之上,更需關注的是職業道德及職業意識,在從業中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嚴謹的處理每一筆經濟事項,避免疏忽,減少失誤。職業判斷的依據應是客觀事實,結果需是真實的、可信的,不應因外界環境的壓力或影響而失去工作的獨立性,降低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公允性。公務員之家

面對各項復雜多變的交易事項和經濟環境,會計人員要通過大量的實務工作踐行自己的專業技能,通過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工作的合理變動和規范,擴大工作的接觸面,提升應變力。由于同一事項在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上可能存在不只一種的選擇,因此職業判斷能力要求會計師能夠依據會計政策和準則要求,針對經濟活動的具體情況,權衡利弊進而優化選擇,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

為避免企業在處理會計信息時利用職業判斷進行操縱,通過欺詐、偽造等手段獲取利益或損害信息使用者的權益,相關部門應建立和健全監督和處罰機制,對于在職業判斷的應用中有失誠信、危害社會利益的行為應予以嚴厲的懲處,以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證各項機制的有效運行。

會計的職業判斷是基于會計理論及會計準則之上,對會計從業者的綜合業務能力提出的一層更高標準的要求,是確保會計工作高質、高效運行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市場經濟下各項經濟活動的有效開展,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全體的會計從業人員及相關會計部門應在會計職業判斷這一重要領域給予高度重視,并不斷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