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探究
時間:2022-04-02 04:53:00
導語:漫談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采用理論分析和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及分析指標,建立了以獲現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質量、財務彈性為分析目標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以實現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分析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分析指標
近幾年,我國學者對現金流量表分析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個大家所接受的基本分析體系,已提出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方法仍然存在許多缺陷,主要表現在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分析目標不明確,分析指標設計不合理兩個方面。本文選擇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及分析指標作為研究對象,試圖初步建立現金流量表分析基本框架。本文主要運用理論研究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首先,從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功能出發,、理論上探討建立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體系以及指標評價體系,然后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專家評價法對理論上建立的分析指標體系進行驗證和校正。考慮到本文研究內容專業性強,我們基本上選擇會計工作者以及具有使用會計報表背景的人士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110份,回收74份,回收率為67.27%。對調查問卷采用投票法和計分法進行統計分析。
一、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的探討
(一)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的理論探討
一般認為,在權責發生制基礎上編制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存在現金流量信息不足等缺陷,為了彌補這些不足,人們提出了編制現金流量表來提供更多的現金流量信息。因此,從現金流量表產生的背景來看,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從國際會計準則及我國會計準則對現金流量表編制目的的說明來看,現金流量表分析評價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獲現能力評價。根據一般評價方法,獲現能力評價可以將現金流量表反映的現金流量與投入資源或相關業務相比較,比如說,反映資產獲現能力可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資產平均余額相比較。在傳統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的分析中,我們將銷售收入與投入資源或業務相比較,獲得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將營運能力評價指標與獲現能力評價指標相比較,相同之處是這些指標都反映企業利用資源獲取經營成果的能力,不過,營運能力指標反映的是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成果,而獲現能力反映的是收付實現制下的經營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把獲現能力評價視為營運能力評價的補充。
獲現能力分析的另一類特殊形式是利潤的獲現能力,即利潤為企業創造現金凈流量的能力。一般分析的方法是將現金凈流量與利潤額相比較。從分析方法來看,我們也可將這類分析視為現金凈流量對利潤的保障程度,即企業產生賬面利潤時,是否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入。由于這類分析對報表使用者來說有特殊的作用,我們把這類分析另稱為盈利質量分析。可以看出,盈利質量分析是對傳統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盈利能力分析的補充。
企業獲取現金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支付的需要。因此,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另一個目標是支付能力分析。企業支付現金主要用于償還債務,支付股利,應付一些偶發性支出和投資機會的需要,以及某些資本支出的需要。從現金支付的用途來看,支付能力分析又可細分為:(1)償債能力分析,分析企業能否籌集資金償還債務。(2)財務彈性分析,分析企業能否靈活籌集資金應付偶發性支出,股利支出,以及捕捉投資機會。(3)發展能力分析,分析企業能否籌集現金滿足企業發展的資本支出需要。基于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著重點是分析企業現金能否滿足償還債務的需要,比基于分析資產、流動資產、速動資產對債務的保障程度的傳統償債能力分析更能直接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我們可將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視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償債能力分析的補充。
企業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是分析現金的來源及運用,從企業現金流量的來源和運用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構建由獲現能力分析、盈利質量分析、償債能力分析、財務彈性分析、成長能力分析組成的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體系。對于有些學者提出的其他分析目標,通過分析都可歸納到上述5大類分析目標中去。
傳統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分析基本目標包括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結合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體系,我們可構建三大主表的營運(獲現)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盈利質量)分析和財務彈性分析及成長能力分析的目標體系。
(二)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的重要性排序研究
從理論上看,在現金流量表分析中,最能體現現金流量表編制目的的是獲現能力分析與償債能力分析。原因在于:(1)一般來說,如果企業獲現能力強,則盈利質量高,同時也會有較多的現金用于資本支出,滿足投資機會需要,以及應付臨時性支出;反之,亦是。企業償債能力與財務彈性也有較大的相關性,若企業償債能力強,資產流動性大,則財務彈性大;反之,財務彈性小。因此,通過獲現能力與償債能力分析可以對其他分析問題作出初步判斷。(2)通過現金流量表分析僅能反映企業成長能力、財務彈性方面的部分信息,更全面的信息需要通過分析其他資料來獲得。如果上述觀點恰當的話,那么在現金流量表分析中,最重要的是獲現能力、償債能力分析,其次是盈利能力、成長能力、財務彈性分析。為了檢驗這個判斷,本文對獲現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質量、發展能力、財務彈性5類分析目標的重要性進行了問卷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對這5類分析目標按重要性排序。在回收的74份問卷中,有73份回答了被調查的問題。根據對問題的囿答,用計分法、投票法分別進行統計,得出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為:獲現能力、償債能力、收益質量、發展能力、財務彈性。
本文對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的重要性排序進行研究,主要是為了給構建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提供理論支持。我們認為在構建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時,對于重要的分析目標,如獲現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應選擇較多的分析指標,而對于次要的分析目標,如發展能力分析、財務彈性分析可選擇較少的分析指標。
二、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研究
本文對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的建立采用如下的方法及步驟:第一步,從已發表的現金流量表分析研究文獻中檢索出52個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對這52個分析指標進行分析、研究,再從中選出31個理論上比較合理,實踐上比較可行的分析指標。第二步,對已篩選出的31個指標進行重要性排序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目的是試圖根據專家評價法建立更簡練、有效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
(一)現金流量表問卷調查指標①
1.獲現能力分析指標,包括銷售現金比率、總資產現金流量率、資產現金流量回報率、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折舊攤銷影響系數、現金凈流量增長率、現金流人流出比率。
2.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包括現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流動資產現金比率、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3.盈利質量分析指標,包括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營業利潤實現比率、銷售收現比率、營運指數、現金流入結構比率、現金流量偏離標準比率。
4.發展能力分析指標,包括再投資現金比率、投資適當比率、現金投資成長率、經營或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增長率、現金流出結構比率及經營、融資與投資比率。
5.財務彈性分析指標,包括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購貨付現比率、現金股利支付率、現金股利保障倍數、外部融資比率、自由現金流量增長率。
(二)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問卷調查分析及分析指標的建立
為了從前一步驟列出的31個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中進一步選出更少,但又比較科學合理的分析指標,我們進行了如下四項的問卷調查:①同一分析目標的不同指標按重要性排序問卷調查。該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專業人士對哪些指標的認同程度高,對哪些指標的認同程度低。②在31個指標中,哪些指標是分析現金流量表最理想的指標。這項調查的目的同樣是想了解專業人士對不同指標的認同程度,同時進一步印證重要性程度排序問卷調查結果。我們進行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專業人士認同程度的研究是為了給根據專家評價法選擇分析指標提供支持,專家評價法認為專業人士認同程度高的項目,就是比較合理的項目。根據專家評價法原理,我們可選擇在上述問卷調查中專業人士認同程度比較高,同時理論上又比較合理的分析指標作為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③最重要8項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和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應用情況的問卷調查。這兩項問卷調查主要是為了驗證前面建立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
1.同一分析目標的不同指標重要性排序問卷分析。關于現金流量表各分析指標分別在同類指標中重要性排序問卷,共有72人給予了回答。對回收的問卷,采用計分法和投票法進行統計排序,統計結果見表1.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合理認為,以排序靠前的指標作為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是比較恰當的。因此,我們以問卷調查排序結果作為進一步篩選分析指標的標準,從31個現金流量分析指標中選取排序靠前的14個分析指標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對象,篩選結果見表2.在選取14個指標時,我們主要考慮到如下兩個問題:①分析目標的重要性。對于重要的分析目標,分析指標數量取多一些,而次要的分析目標,則數量取少一些,因此獲現能力,償債能力各選4個,而盈利質量,發展能力,財務彈性分析指標各選2個。②選取指標的數量。在確定選取數量為14個指標時,主要考慮到,如果指標選得太少,可能會漏掉一些合理的指標,但指標選得太多,達不到進一步篩選指標的目的,因此,選取了問卷調查指標的近一半指標,即14個指標。當然,這14個指標在數量上是否恰當還值得探討。
2.現金流量表的理想分析指標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對問卷中“你認為理想的財務評價應包含的指標”問項,要求被詢問對象從31個分析指標中選取理想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共有58份問卷作了回答。我們選取得票率排前,專業人士認同程度高的14個分析指標,按得票率高低分目標列出,得到表3.
對于這項調查,在認可程度高的前14項指標中,只有再投資現金比率是反映企業的發展能力,并且排序靠后,為第13,顯然,發展能力分析并未象前面重要性分析結論顯示的那樣比較重要。
表2與表3說明,銷售現金比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總資產現金流量比率3項獲現能力分析指標,在兩項問卷調查中得到了較高的認同,我們選擇這些指標作為現金流量表獲現能力分析指標。考慮到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與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指標內涵相同,將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作為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指標的并列指標,用于一般企業的分析,而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指標用于股份制企業分析。在償債能力分析方面,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都得到較高的認同。考慮到現金主要用于即時支付,長期債務的償還主要依靠企業盈利等,使用現金流量表分析長期債務償還能力的可靠性程度較低,所以,我們刪除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留下其他3個指標作為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在盈利質量分析方面,認同程度都高的指標是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營運指標,我們選擇這2個指標作為盈利質量分析指標。對財務彈性的分析,現金股利保障倍數、現金股利支付比率都得到較高的認同,但這2個指標內涵基本相同,我們選擇已被大家熟悉的現金股利支付比率作為財務彈性分析指標,刪去現金股利保障倍數。考慮到在理想指標問卷調查中,對現金流量表用于企業發展能力分析認同程度較低,同時,從理論上看,企業發展能力除了與企業現金收支能力有關外,更重要是與企業盈利能力有關。因此,我們將企業發展能力分析不作為現金流量表分析的一級指標,而將其歸類到財務彈性分析中,作為財務彈性分析的二級分析目標,重點分析在短期內企業現金支付能力對企業發展的支持程度,考慮到再投資現金比率是一個綜合反映企業支付能力的指標,將其保留,歸類到財務彈性分析指標中。這樣,根據兩項問卷調查及上述分析,我們可建立以下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
(1)獲現能力分析:銷售現金比率、總資產現金流量率、每股經營現金流量(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
(2)償債能力分析: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3)盈利質量分析: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營運指標。
(4)財務彈性分析(發展能力分析):現金股利支付率、再投資現金比率。
3.最重要的8項分析指標及分析指標應用情況問卷調查分析。為了驗證前面建立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是否合理,我們進行了“最重要的八項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的問卷調查。進行這項調查的目的是,試圖通過比較“最重要的八項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與已建立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的一致性與差異,來判斷我們建立的指標體系的合理性。為了判斷被調查人員是否熟悉現金流量分析指標,我們以“你或你所在單位經常使用的指標”為項目進行了問卷調查,該項調查主要是為了判斷被調查者是否具有能力回答問卷調查內容的能力。
(1)最重要的8項現金流量分析表指標問卷統計分析。在回收的問卷中,共有58份問卷按要求回答這一問題并對所選的8項指標按重要性進行了排序。對這項問卷統計排序,最重要的8項現金流量分析表指標依次為:銷售現金比率、總資產現金流量率、現金(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營運指數、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保障倍數。前兩項及第七項指標反映獲現能力,第三、第四及第八項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第五、第六項指標反映盈利質量。
將上述8項重要指標與我們已建立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對照,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包含了“最重要的八項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進一步說明了我們建立的現金流量表分析體系是比較合理的。
(2)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在實際中應用情況問卷統計分析。本項調查要求回答在實際中經常使用的指標。在回收的問卷中,共有41份確認了在實務中使用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占全部回收問卷的55.4l%。根據問卷,各指標實際應用程度按得票率多少從大到小排序為:銷售現金比率、銷售收現比率、現金流量比率、即付(現金)比率、現金流出流入比率、現金流人結構比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總資產現金流量率、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現金流出結構比率、營運指數、營業利潤實現比率、現金滿足投資比率、折舊攤銷影響系數、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投資適當比率、購貨付現金比率、現金凈流量增長率、流動資產現金比率、自由現金流量增長率、現金投資成長率、現金股利支付率、經營或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增長率、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本項問卷調查統計顯示:①大部分被調查對象使用過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這說明被調查者具有現金流量表分析方面的專門知識,調查結論是有效的。②被調查對象沒有提出新的分析指標,這說明我們在問卷調查中提出的31個指標是比較全面的。
三、結論
1.根據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目的及提供的信息特征,現金流量表分析的主要目標有:獲現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收益質量分析、財務彈性(發展能力)分析這四方面的分析構成現金流量表分析的一級目標體系。
2.獲現能力分析主要反映企業資產、投資人投入資金、以及各項業務的獲現能力,主要指標有:銷售現金比率、總資產現金流量率、每股經營現金流量(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獲現能力分析是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運能力分析的補充。償債能力分析主要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特別是償還短期債務與利息的能力,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是對使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進行償債能力分析存在不足的補充,主要的分析指標有: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盈利質量分析是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盈利能力分析的補充,主要指標有: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和營運指標。財務彈性(發展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業的支付能力(債務支付能力除外),主要分析指標有:現金股利支付率和再投資現金比率。
3.本文建立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分析指標相結合,可實現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分析的有機融合。
- 上一篇:漫談新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影響
- 下一篇: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與對策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