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社會責任問題綜述
時間:2022-05-04 10:41:00
導語:會計社會責任問題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擔負著本單位、本部門的經濟管理責任,同時也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會計人員向社會集團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是擔負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本文擬對此問題做一研究。
關鍵詞:會計社會責任研究
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除了對本單位,本部門的經濟管理負有責任外,同時也擔負著社會責任。企業人道論壇協會會長,約翰•馬雷斯在其所著的《企業新概念》一文中說:“今天世界出現了一種嶄新的企業新概念,既企業已不再被看作具有擁有者創造利益和財富的工具,它必須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負責。”
作為一名會計人員,除了受托經營從經營者角度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確認、計量,報告以外,尚負有向所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社會集團提供會計信息的責任。要求會計人員秉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態度,忠于職守不偏不倚地按照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要求,提供質量符合要求的會計信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準確和完整的核算,并向有關各方面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特殊時期,建立良好的有秩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以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建立與實踐作為其保障。
一、誠實守信,嚴格遵守職業道德,保持優良傳統的責任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底線。會計誠信是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既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的經濟狀況反映出來,并忠實地為會計信息服務。對會計行業來說誠信是財富,有助于會計業務的開拓與市場的占有;誠信是財源,不僅使可以客戶增多,擴大實力,而且可以使合作者增多,從而在合作中取得利潤。誠信是財力,誠信是品牌,是極大的無形資產。一旦喪失就意味著企業失去了走向市場的通行證。
會計信息被越來越多的信息使用者所重視,但同時會計造假,會計失真現象越來越嚴重。如:“銀廣廈案”“藍田股份”案等給社會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說,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思想道德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不但關系本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還直接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迫在眉睫。政府需要掌握企業在環境治理方面的信息,以便于控制企業不計社會成本,只認利益的行為。
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在企業追求微觀利益條件應是不能損害社會的長遠利益,企業會計管理目標追求最大的利潤還要兼顧社會成員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環境的維護。
公司已盈利為目標,應當考慮交易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公司必須在每筆交易中都獲利。如果公司的目標在于自身的生存以及良好的發展前景,實現長期的利益最大,就應當在承擔保護環境的社會義務和由此產生的社會成本。隨著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綠色消費運動的興起,市場上是消費者不再僅僅關注產品質量和價格,同樣也關注產品的環保水平和公司在環保中的表現,主動承擔綠色社會責任,犧牲公司的一時利益,可以改善公司所處的外部環境,增強市場的競爭力,進而提高公司利潤和股東所得,符合公司群體的合理期待。公司從事環境的工藝事業會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有助于公司的長期發展的責任。
三、科學發展、依法納稅,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國家稅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個納稅人都應當依法納稅,準確申報,按期繳稅,自覺執行各項稅收政策。作為一個企業它是整個這會中的一員,依法納稅是基本職責。企業只用依法納稅,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反之,將受到政府的懲罰,但是由于現實的納稅環境中客觀上存在著稅賦的不對稱的分布問題。使不同理財方案下,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現金流入、流出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進一步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投資經營風險。因此,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企業應重視納稅籌劃,每個會計人員“依法納稅,合理納稅防止稅務風險”方面算好賬,把好關認真把稅務工作做好。
依法納稅對國家和人民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國家的血脈,沒有稅收就沒有國家繁榮富強,就沒有人民的安居樂業。我國稅收本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正是通過納稅人繳納的稅收籌集財政收入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為加強國防和公共安全發展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和社會保障事業。正式納稅人繳納的稅收,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納稅人依法納稅拉動了地區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進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產生更好的利益引導作用,最終實現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四、提供社會福利責任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成功的加入WTO之后我國經濟已經全面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無論是國際資本市場,還是國際產品市場,我國都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與之相對應,我國與國際市場競爭規則的聯系也前所未有的密切起來。企業積極參與社會責任運動是主動加入新一輪國際競爭的現實要求,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對勞動者就業專福利影響進一步擴大。
企業社會責任的加強在進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勞動條件與福利待遇的改善對我國就業崗位維持和擴大將會產生積極影響,由此對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規模和流向產生一定影響。
企業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慈善幫助弱勢群體為社會貢獻的同時,也有助于企業處于一個穩定的,健康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許多企業在去年的冰雪災害和汶川大地震中紛紛捐贈款、物在給災區人民帶去溫暖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
在社會責任性投資行為中,投資者通過各種財務指標對企業盈利基本面分析之外,還關注企業如何在社會公平競技發展環保等問題中發揮其社會責任,由于企業發揮的社會責任能夠提升其抵御外部政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風險的能力,從而有助于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看社會責任與企業盈利并不存在根本性。背離,而是通過某種方式達到均衡,并在兩者的相互促進過程中相互推動。
會計社會責任是一個巨大深遠的問題應對企業經營進行全面深入科學的分析,提供與經濟決策更加相關的財務信息,實現評價企業可否持續發展的目的,關注會計的社會責任無論對企業自身發展還是參與競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廣生,肖好峰.社會責任會計研究綜述[J].財會月刊,2006,(10):62.
[2]陽秋林.論社會責任會計的計量方法[J].企業經濟,2003,(1):136.
- 上一篇:小議會計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綜述
- 下一篇:小議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