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專業實踐能力鍛煉研討
時間:2022-02-20 07:13:00
導語:會計教學專業實踐能力鍛煉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專業是理論聯系實踐,專業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它不僅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目前的教學方法還不夠完善,課堂上沒有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在實驗教學力度方面強調也不夠,重理論輕實驗,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全面啟發,特別是學生辯證能力的培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了限制,使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去深入學習,因而難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具備開拓創新能力的會計人才就很少。基于這些原因,目前多數職業院校根據市場就業需要,已將其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中小型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培養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有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和較好的職業道德的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但由于會計職業的特殊性,用人單位往往更青睞于有工作經驗,能較快上崗熟練工作的財務人員。而這正是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應屆畢業生所缺乏的。如何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縮短上崗后的業務能力差距?
一、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1)會計教學內容廣且繁,這就要求學生和老師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如果是學生不太懂的地方就要放慢教學節奏,如遇到很多需要記憶的地方就要幫助學生理解記,多種方法要綜合起來應用。
(2)對這門學科的初學者來說,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入手,先學習這一課程的內容體系以及體系中各部分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再抓住課程內容體系中的重點、難點等。這其實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初學者將這門課程的整體框架結構在腦中搭建起來,然后再添加相關課程內容,將各知識點內容連接起來,以便達到更好的融會貫通。
(3)應該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讓學生在上完理論課后,盡可能自己先分析比較,通過先提出問題然后再自己回答問題這樣反復的練習,才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整個授課內容應該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對一些較難懂的問題進行質疑和解答。在講課的時候,應適時適當地向學生進行提問和反問。這樣能使課堂更加安靜些,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些,從而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通過提問和解答,達到啟蒙式教學的目的,這樣能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4)把多媒體教學利用起來。教學媒體應該現代化,并與傳統的教學媒體、講義、圖片等有機結合起來,一同參與教學的全部過程。多媒體組織教學用起來很方便,它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動靜結合、視聽結合,化抽象為具體。
二、注重會計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1)會計作為一門實踐性、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就是會計實驗。這個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分析能力、處理會計實例的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學當中要注意會計實驗的教學工作。
(2)會計實驗是會計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最好方法。目前大多數用人企業都很注重人才的實際能力,一般應聘者被錄用就立即上崗。因此可以設計會計實驗課,通過模擬學習,掌握財務資料的真正操作,從而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快速地掌握各部門的經營生產程序和會計核算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應指定角色,出示原來證據的操作、傳遞、登記等,這樣能使學生對會計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使會計人員在記賬時體會它的精妙之處,更能使學生在企業經濟業務上的水平有所提高。
(3)會計實驗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會計實驗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給學生大量的自主學習空間,還能引導學生對會計學科產生濃厚的主動學習興趣,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他們學習變得更主動、更活潑。
三、理論聯系實踐,提高實踐能力
通過案例教學,理論聯系實踐,才能使學生的興趣提高,才能將會計理論教學活動與會計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應該培養學生參與實際的社會調查活動的積極性,把會計案例搜集起來。通過教學過程中對案例進行分析,把所有學過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用來不斷地發現新問題和解決新問題,不斷地增強會計實踐問題的操作能力。學生在畢業后會面臨復雜多變的會計活動,所以,學生在學校時就要教會他們怎樣牢記和怎樣理解會計的理論基本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既規范又靈巧地運用這些基本知識。
- 上一篇:有關中國高校會計體制改革研討
- 下一篇:檔案局服務經濟發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