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會計內控制度預防風險
時間:2022-04-11 09:41:00
導語:強化會計內控制度預防風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
按照人總行《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指導原則》和《進一步加強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規定》,最近,我們結合會計檢查,重點對轄內人行會計部門執行內控制度進行了調查了解,發現仍存在會計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1•對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以人行遂寧市中心支行為例,由于全行14年來會計部門沒有發生經濟案件,部分同志錯誤地認為會計部門不會出問題。因而,客觀上形成在具體工作中重發行庫款安全防范,輕會計風險防范。
2•會計人員不足,部分會計人員素質不適應業務發展需要。一是會計人員不足,結構不合理,形成密押“三分管”和“三使用”制度難以落實。二是全轄會計營業部門沒有會計主管坐班,使重要業務的監督和審查,重要會計事項事前審簽無法落到實處。三是人員不足,工學矛盾突出。在人員不足的客觀實際下,違規處理會計業務難以避免,埋下操作風險。四是忙于應付處理日常會計事務,會計監督檢查顯得力不從心。五是個別從未接受過會計知識學習和培訓的人,被安排在會計部門,影響了會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3•會計制度不完善。金融業務的發展,會計核算任務不斷加大,但人行的一些具體會計規章顯得滯后。如手工聯行對帳的未達查清時間過長,對保障聯行資金安全極為不利。
4•解付銀行匯票隱患多。人行10家商業銀行解付銀行匯票,具體操作中主要反映出以下問題。一是有缺陷的匯票多,如壓印金額、名章不清晰,漏蓋戳記、背書、簽章不規范。二是行名行號薄有錯誤不及時更正。三是有的行使用計算機簽發銀行匯票未向人總行報告。四是查詢在途時間長。行向簽發行發出查詢后,有的行不及時書面回復(電話回復不作合法依據)。由于以上問題存在,在票據作案呈上升趨勢情況下,人行解付銀行匯票隱患多,基層經辦人、審簽人壓力大。
(二)
為了消除隱患,防范和化解會計風險,特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對加強會計內控制度,防范會計風險重要性的認識。一是行領導、會計主管要組織會計人員認真學習《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指導原則》和《進一步加強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規定》,從思想上提高對會計風險危害性的認識,自覺執行各項制度,切實防范會計風險。二是充分認識中央銀行會計工作的基礎地位作用,會計部門每天都與大量資金打交道,會計風險具有隱敝性,如果某一個會計環節出了問題,將造成資金的重大損失。因此,我們要象保衛庫款安全那樣防范會計風險,切實加強會計內部控制管理,防范和化解會計風險。
2•落實領導責任制。進一步落實會計風險防范領導責任制,將會計內控制度管理的好壞與領導干部考核結合起來,層層負責,切實防范會計風險。
3•有章必循,照章辦事。按照會計規章制度辦理業務是防范和化解會計風險的重要保障。一是實行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切實落實崗位責任制。重要崗位的不合格人員必須調整。二是充實會計人員,落實重要會計事項事前審簽制度,糾正因人員不足造成的分工不合理違章操作現象。三是會計人員調整必須征求會計主管的意見。四是加強會計監督檢查,查找隱患,堵塞漏洞。
4•完善制度,消除隱患。一是運用電子對帳系統,縮短對帳時間,保證聯行資金安全,防止不法分子盜用聯行資金。二是業務發展,制度先行。隨著會計業務的發展,會計核算任務越來越重,上級行應結合業務發展,制定相應的會計核算手續和操作規程。三是會計核算的電算化步伐加快,犯罪分子利用計算機作案呈上升趨勢,對此,上級行應及時出臺人行系統會計部門電算化管理制度。四是對現行不完善的制度要及時補充修改,以便消除隱患,防范會計風險,保障資金安全。
5•防范他行解付匯票風險。一是簽發行要簽發規范的銀行匯票、匯票要素要齊全、行名行號有誤要及時更正。二是匯票一律加編密押。行使用機器編押(可參照電子聯行編押方法),以保障資金安全。三是減少查詢在途時間。簽發行接到查詢后,將匯票的留底聯由會計主管審簽后,加蓋匯票專用章電傳解付行作為解付依據。
6•加強計算機管理。一是會計部門的計算機必須有完全獨立的主機房,非工作人員進入計算機房,必須經會計主管、行級領導同意并進行登記,保證“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有安全的運行環境。二是嚴格專機專用、專人管理、嚴防病毒等破壞中央銀行核算系統,確保系統正常運行,落實計算機管理風險控制。
7•重視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管理水平。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的會計隊伍是落實會計內控制度,防范會計風險的前提和重要保證。一是加強會計人員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二是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如學習新業務、新知識;學習法律、法規。三是上級行要加強會計管理人員和分管行長的業務培訓與風險防范教育,以提高會計管理水平,切實防范和化解會計風險。
(三)
健全貸款管理責任制。首先理順信貸與資產保全的關系,解決貸款管理的真空問題。對違規經營貸款、自辦實體貸款、信用證等或有資產形成的貸款,應由信貸部門統一管理。信貸部門還應負責貸后檢查,負責不良貸款的清收盤活及管理工作。資產保全部門作為綜合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資產風險監管職責,嚴格認定貸款風險程度,及時對風險資產采取保全和處置措施。其次完善審貸分離制度,落實各個環節應承擔的責任。無論是崗位分離還是職權分離都應職責分明,明確對貸款安全所承擔的責任。因調查事實出入、評估不真實造成損失的,應由調查評估人員負責;因審查把關不嚴造成損失的,應由審查人員負責;因貸后管理不嚴,沒有及時發現風險信號,制止和糾正企業的不當行為造成損失的,由信貸管理人員負責;審批人員承擔風險判斷失誤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行長負責制、信貸崗位責任制和個人清收責任制。行長對信貸資產質量負全部責任,信貸部門負崗位責任,對以貸謀私、違章操作、違規經營造成風險的責任人,要下崗收貸,并視其清收效益作進一步處理。
(四)
健全貸款管理體制。把不良貸款與正常貸款分開經營,即對現有信貸資產中的一部分不良資產按規定的標準進行剝離,在基層經營單位設置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設立專門帳戶,進行專業處置。這有助于解決信貸資產經營中的三大難題:一是解決舊包袱制約新體制的難題。分帳經營實行“分而治之”,既使經營行甩掉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充分地發揮商業銀行新體制應有的作用和效益,同時又找到了一條盤活信貸資產的有效途徑。二是解決清收效果不顯著的難題。分帳經營不是簡單地甩包袱,而是對不良資產實行有效的治理。分帳經營后,集中精力抓盤活資產,并深入、持久地開展,清收效益必然顯著。三是解決不良貸款與正常貸款混雜不清,人為弄虛作假的難題。分帳經營把兩種貸款徹底分開,徹底鏟除了弄虛作假的土壤。對此應積極試點,穩步推行。
- 上一篇:局長在價格監查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全縣企業貸款工作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強化廉潔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