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工作的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12-17 03:30:24
導語:會計基礎工作的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會計基礎工作作為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服務基礎性工作的統稱,對于規范我國會計工作秩序、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確保當前社會健康、穩定的經濟體系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從近幾年會計基礎工作的狀況來看,我國對其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其運作。與此同時,國家還十分重視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業務操作和繼續教育的培訓,為了使會計基礎工作能夠較大程度地得到完善和提高,對于會計從業人員基本業務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盡管如此,對于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來說還存在不少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作。因此如何加強其會計基礎工作,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二、會計基礎工作所包含的內容
會計基礎工作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涉及會計機構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以及會計檔案管理和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要求等。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常見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工作不按照要求進行
當前,我國的《會計法》對各單位的要求是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出發點來開展會計核算工作的,并由此辦理相應的會計手續,再進一步開展核算工作,同時也要注意做好會計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還有會計報表的編制等一系列會計核算工作,要完善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確保單位內部會計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確保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然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部分單位對于經濟業務的入賬核算并不及時,會計核算工作明顯滯后;另外還存在著部分原始憑證的內容缺失,白條收付并以此作為原始票據記賬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會計核算工作失去真實性。而對于會計人員管理方面來說,部分會計人員對會計科目的使用不夠嚴謹,會計憑證的編制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對于不同性質和不同行業的會計科目也存在混用的弊端,會計人員工作態度不認真,通常將不同類別的業務記在同一個會計科目上,這就導致會計科目與實際的經濟業務對應不上。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沒有按照國家的要求來進行,還表現在部分會計人員為了貪圖工作的方便,對會計賬目進行隨意的調整。
(二)會計人員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入
在我國,仍有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缺乏對會計工作,會計制度的了解,因此,不重視會計基礎工作,任用會計人員的工作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會計人員的變動較為頻繁,導致會計工作的連續性受到了影響。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對于會計人員的知識要求和業務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缺乏相應理論知識的學習,就會跟不上當前知識發達經濟社會的步伐。還有不少會計人員是“半路出家”的,盡管在工作中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得到較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對相關會計法律法規的學習,并沒有真正貫徹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的思想,只是一味地根據單位領導的意思辦事,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三)會計監督力度不夠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導致部分單位制定相應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對職責、崗位和權限這三者并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相互制約機制。不少會計人員自身的道德素養、職業素養缺失,未能透徹理解相關的政策法規和財經制度,對于經濟業務核算的把握不準確,操作欠規范性,影響了會計監督的實施。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會計工作的重視,沒有賦予會計人員一定的監督權,導致不少會計人員未能順利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獨立開展會計監督工作,使喪失會計監督職能。而對于一些業務主管部門單位來說,對于下屬單位內部會計基礎工作的操作是否規范,相關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有效等問題上,缺少必要的監督手段。
四、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的相關對策
(一)通過會計電算化工作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
會計電算化是指在會計工作中運用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和信息技術,通過電子計算機記賬代替傳統的手工記賬、算賬、報賬的方式,同時,還通過電子計算機對會計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并記賬。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推廣會計電算化的使用,順應了現代化管理和會計工作改革和穩定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會計電算化還能促進會計賬、證、表的規劃化處理,為會計檔案、固定資產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方面,提高了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電算化工作并沒有得到普及,整體水平仍然不高。為此,要積極響應開展會計電算化的工作,加大其推行的力度,鼓勵會計人員努力學習,在具備會計資格證的同時,要努力爭取達到會計電算化初級水平。通過推行會計電算化工作,有利于極大程度地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質量。
(二)不斷強化會計人員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意識
要想從根本上完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工作秩序的建設,并提高經濟業務的核算工作水平,就應當嚴格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開展工作,該《規范》明確要求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的會計基礎工作。《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是當前各事業單位和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基礎工作的基本標準,同時還是我國各級財政部門、業務主管部門對會計基礎工作進行核實檢查的依據。另外,該《規范》對于當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當中就涉及到了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問題,同時也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會計工作交接,會計核算一般要求,會計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財務報告的編制及會計監督和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等。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各級領導必須做好帶頭工作,積極引導其下屬員工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同時也要深入研究我國《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精髓所在,并且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盡力做到會計基礎工作所要求的各項任務,使會計基礎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與此同時,希望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要重視會計繼續教育制度,引起會計人員對于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深化其對會計基礎工作的正確定位。
(三)通過加強內控制度來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
我國《會計法》明確規定了對各個單位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都應該加強管理和完善,要求單位的負責人要落實好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同時,也要重視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工作,看似簡單,但是一項健全的會計監督工作需要整個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共同努力才得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于一些觸犯國家法律,損害社會經濟利益的會計信息失真行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應當堅決按照《會計法》的相關予以打擊,凈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的環境。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要建立健全會計人員內部牽制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和內部稽核制度等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因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不僅能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還能夠通過加強單位內部的監督機制,規范單位的會計核算行為,尤其是在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等方面,有效地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和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
本文作者:黃忠意工作單位:余姚市婦幼保健所
- 上一篇:學生素質教育和誠信教育研討
- 下一篇:漫談工業設計專業美術訓練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