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10-25 03:16:10

導語: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資源數量多,種類齊全,資源品位高,擁有九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數量多,種類齊全,資源品位高,擁有九個世界遺產、四大古都,現已形成以黃帝故里、龍門、音樂大典、清明上河園、殷墟和紅旗渠等為代表的文化旅游資源核心吸引物,為其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一、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原城市群的文化資源特點鮮明,種類繁多,但是從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情況看,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資源缺乏科學整合。現有的旅游產品只是膚淺地附上了文化的外衣,并沒有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剖析挖掘其文化內涵與底蘊。一方面體現在文化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忽視文化活化,僅通過物品展示來體現文化,方式死板,沒有突出文化地精髓之處,難以讓游客鮮活地感受到文化內涵;另一方面體現在脫離文化本質和文化根源性,盲目地對遺址遺跡進行修復復原,與當地的歷史相悖,文化相斥,難以為游客們傳播真實準確的歷史文化信息,反而會誤導游客,影響游客旅游地的認可度,降低游客體驗與游客滿意度。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資源不缺乏鮮明的特色,如武術文化、宗教文化、古都文化和民俗文化每一項都具有區域特色,具備很強的文化競爭力,缺乏的是對這些文化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二)追求眼前短期利益,忽視可持續性發展。當前旅游業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市場競爭當中,城市群部分政府急于求成,沒有計劃地對不可復制性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開發過程帶有極大的盲目性。長此以往,會導致歷史文化資源遭受到不可逆轉的破壞,并且容易導致區域內旅游分布混亂,難以發揮旅游產業空間協同發展地效應。此外,在城鎮化發展地過程中,某些政府缺乏城市文化、歷史文化保護意識,為了所謂地“現代化”“都市化”而將珍貴地歷史文化街區一舉拆除,用毫無文化內涵的鋼筋水泥地現代化建筑來取代,使得城市丟失了歷史發展中沉淀下來的文化靈魂。(三)產業鏈條短小不均,綜合發展效益低下。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鏈在旅游交通、文化創意商品、休閑娛樂、飲食住宿和旅游信息服務等方面還不夠完善,尚處于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初級階段。尤其是在文化旅游商品方面,中原城市群中普遍存在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產品創新度不高、形式雷同等問題,例如,焦作市太極拳的發展以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拳祖祠祖林、楊露禪學拳處等景點為主體,至今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鏈。(四)產品項目創新性弱,地域特色缺乏體現。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數量多、類型全,但是中原城市群各旅游地對文化的表現手法類似,同質化嚴重,無法適應日益多變的市場需求,難以凸顯資源優勢,形成產業競爭力。對文化產品進行創新離不開對資源的深刻挖掘和認識,亦離不開對游客的出游偏好和旅游動機以及多樣化需求的關注和研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對自身的地域特色和資源特性的認識不深,難以利用文化內涵核心不斷迎合市場需求推出新產品,所以難以對文化產品進行有效的組合營銷,市場競爭力不強。(五)旅游投資渠道單一,特定社會資本偏少。中原城市群尚未形成各種社會資本共同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良好格局,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總體上停留在的以政府資金為主,存在分散的小資本進入的階段。由于傳統的管理體制的制約和政府政策的約束,社會資本進入到文化旅游產業當中還存在困難。這種投資格局使得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面臨嚴重的資金不足問題,資本融資、投資控股以積極金融信貸等融資方式發展較慢,未能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資格局。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經濟發展處在上升發展階段,所以各級政府對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的專項資金比較薄弱,對文化旅游進行規劃以及旅游產品創意開發缺乏資金支持。(六)宣傳營銷力度不足,文化品牌知名度低。與其他省市相比,中原城市群對文化旅游的宣傳力度并不是很大,重視不夠、技巧不足,對中原文化這張名片的塑造和傳播力度不夠。淮陽的泥塑藝術、洛陽的洛繡、朱仙鎮的剪紙、開封的官窯以及南陽的天壇硯等為代表的傳統工藝,以及以開封“興盛德”花生、周口胡辣湯、洛陽牡丹餅和焦作油茶為代表的特產美食,這些都是獨屬于中原城市群的特色品牌,極富地方特色和韻味,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旅游品牌,但是由于對這些品牌的宣傳和營銷策劃不夠,口碑宣傳效應低,知名度不高,所以在游客中沒有形成傳播效應。

二、制約中原城市群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因素

(一)發展理念。隨著文化旅游產業的日益成熟,經營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的管理機制成為文化產業產業競爭力提升的決定性因素。但是中原城市群大多數的城市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狹隘的現象羅列、陳述觀點以及局部探討的初級階段,缺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競爭意識以及國際視野。政府對文化產業的布局、規劃和發展大包大攬,以及不求創新的發展理念根深蒂固,也影響了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二)管理體制。中原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長期以來受權力分割、觀念落后以及體制束縛,使得城市群當中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部門形成了相互制約,而不是相互合作的關系。各級地方政府以及管理部門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發展利益,往往狹隘地采取各種地方保護主義單獨開發、孤立管理。區域內的文化資源難以形成品牌化效應,極具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開發不恰當、保護不力,不僅沒有發揮其文化價值,反而使其受到了破壞,導致慘淡經營。這種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狹隘地求利心成為影響中原城市群核心競爭力地重要制約因素。(三)人才缺失。制約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才的缺失。在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懂得經濟運行,了解旅游市場運作,懂得管理運營的復合型人才,還需要了解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現狀,了解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專業人員。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文化產業行業內旅游從業者對旅游景區經營與管理、形象策劃與宣傳營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不足,使得旅游項目在運營中管理不善,導致其影響力較小,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即使有些文化資源得到了很好的開發,但是也由于其經營管理人員能力不足,而無法發揮出文化資源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三、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一)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首先,建立科學合理、協調統一的管理體制,促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高效保障。其次,在金融政策方面,要給予文化旅游項目支持,如設立文化旅游項目貸款,并對審核通過、評估優秀的文化旅游產業融合項目給予一定的政策方便、資金支持,助力文化旅游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此外,中原城市群各級政府、行業機構以及主流輿論應積極宣傳文化旅游,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氛圍,培養公眾文化旅游消費習慣,從而擴大文化旅游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在健全相關政策法規,積極引導民眾消費的同時,要加大市場監管的力度,規范文化旅游市場。比如對制造銷售假冒偽劣文化旅游產品、強制游客購物、欺客宰客等有損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市場形象及其健康發展的違法行為加以懲治,從而確保文化旅游市場蓬勃有序發展。(二)挖掘文化內涵,打造旅游精品。對中原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并對其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打造精彩多樣的旅游精品,對于提升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要把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視為一個整體,并根據文化旅游資源的分布及特點對其進行整合,使其形成規模,從而使中原城市群的整體利益得到最大化。其次,要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帶動功能,爭取通過幾個成功的文化旅游項目的開發及運營帶動整個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產業的連片發展。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普遍具有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應大力挖掘其歷史意義,合理開發,打造潛力巨大、驚艷世人的文化旅游精品,進而提升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競爭力。(三)強化產業鏈條,積極培育人才。當前,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鏈條還不夠堅固,娛樂和購物是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鏈條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因此,要著重發展娛樂和購物兩個相關產業,強化整體產業鏈條。中原城市群在統一協調的機構及制度的帶領下,應統籌文化旅游資源,統一發展方向,確定發展目標,齊心協力,進行區域間的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并進行聯合營銷,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是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想實現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才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擴大文化、旅游、營銷和管理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數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刻不容緩。中原城市群可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培訓機構,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文化旅游職業培訓基地等方法加強人才儲備。建立完善的人才智庫,構建多層級的綜合人才儲備團隊,為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以及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競爭力提供完備的智力保障。

作者:張眾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