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財務角度下的企業成本控制

時間:2022-04-19 11:27:43

導語:淺談財務角度下的企業成本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財務角度下的企業成本控制

企業人工成本控制體系

1.人工成本的主要控制方式企業人工成本控制主要有兩個方面:絕對指標控制和相對指標控制。絕對指標控制指的是以人均支付人工成本費用為基數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縱向對比就是對比企業前期絕對指標和現在的絕對指標,而橫向對比則是同類型企業在同一時期下的絕對指標的對比。相對指標控制指的是人工成本總額占各相關指標比重的對比分析,也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如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分析等。企業各個相關部門通過對以上兩種指標的對比分析,在保證企業經濟和產品的競爭力的前提下確定科學合理的人工成本投入量,并提出相關的使用計劃、目標和對策,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和參考。2.人工成本彈性控制思路企業人工成本的彈性控制思路是從動態的角度通過對人均人工成本變動幅度分別與人均增加值、人均銷售收入、人均總成本變動幅度的比值———即彈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經濟效益和投入產出水平所能允許的范圍之內,考察的是人工成本的增長狀態。一般來說,投入人工成本的消耗會給企業帶來積極和消極兩種不同的效果。積極的效果就是投入的人工成本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正經濟效益,人工成本的增長也會相應的促使人均增加值和人均銷售值的增長;而消極效果則相反,人工成本的增加給企業帶來的是零經濟效益或者是負經濟效益。另外,人工成本與企業總成本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的關系,即人工成本的增加會引起總成本的增加。所以,人均人工成本增長率與人均增加值增長率、與人均銷售收入增長率、與人均總成本增長率的比值,就可以反映出人工成本的投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增收增效的人工成本應該是當人均增加值、人均銷售收入隨著人工成本的增長而增長并且曾長幅度高于后者時,企業的經濟效益會提高,相反則說明企業在人工成本彈性方面已經失控,企業的人工成本的投入沒有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提高,其投入就是不科學不合理的。當出現負面效益時,企業應該立即調整人工成本的投入產出關系,減少消極的人工成本投入消耗。除了上述情況之外,還存在一種特別的情況就是有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人均人工成本下降,雖然企業的效益指標也有增長,但這種情況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人力資源的開發,更嚴重的是當人均人工成本下降與人均增加值、人均銷售收入等產出指標同時下降時,將會危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種情形更應該引起注意。針對這種情況,企業首先應該改變上述不合理的現象,然后在作出相應的彈性控制。3.人工成本的水平狀態控制思路企業人工成本的水平狀態控制思路是從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從水平狀態考察人工成本。其目的是保證國家、企業、個人三方面的利益都能達到最大化,促進企業的穩定快速的發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狀態主要從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標進行考察,參照行業平均的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三個比率指標,衡量企業與行業相應比率指標的差異程度。顯然,人工成本比率控制較好的企業這三項比率指標不能為負而企業應低于行業平均,計算出的綜合偏差率應在0和1之間。反之則說明該企業在人工成本的水平控制方面失控了。行業的不同、資本的有機構成或勞動裝備水平的不同會造成不同企業的增加值率和利潤以及勞動分配率和認識分配率的差異,因此,勞動分配率和人事費用率指標最好與同行業的企業進行比較,不然就會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如有的企業勞動分配率或人事費用率指標出現了大于1的情況。另外,因為各個行業要素密集程度存在差異,不同行業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這一指標也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反映的是活勞動對物化勞動的吸附程度,其比值越小,反映出的活勞動所推動的物化勞動愈大,比值越大,反映出的活勞動所推動的物化勞動愈小,所以,該指標用于衡量企業有機構成高低和確定人工費用定額。

降低人工成本的建議和對策

1.明確人工成本的核算范圍人工成本項目構成:薪酬,福利,社保,稅金,培訓費用,招聘費用,其他人工成本。薪酬主要有固定工資、績效工資、年終獎金、激勵獎金、加班工資;福利包括:午餐補貼、通訊補貼、交通補貼、過節費、勞保費、年度旅游費、防暑降溫費;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單位承擔部分);稅金包括因員工薪酬所發生的企業所得稅和應由個人承擔而企業承擔的個人所得稅;培訓費用指的是企業因提供員工各種學歷和職業技能培訓而產生的費用;招聘費用指的是企業因自身的發展需要或者部門內部不缺情況而產生的費用;其他人工成本主要包括員工宿舍補貼以及日常花草的護理費用等。2.簡化工種,精簡人員我國很多企業內部存在著人員冗雜,工種單一的問題,導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崗位間協同工作能力差現象等。企業內部應削減低素質、低效率的勞動者,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培養一專多能的優秀技術工人;實行撤崗并崗,變換傳統工種概念、簡化工種推廣“大工種”,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工成本。3.建立高效的工資分配制度首先,取消按職稱、級別分配工資的制度,個人工資與勞動者的學歷、職稱、工齡和職務掛鉤,根據勞動者技能的高低和崗位的不同劃分不同的工資標準。其次,控制工資總量,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原則,企業內部靈活分配,充分發揮約束機制、調控機制、激勵機制的作用,提高企業的人工效率。最后,企業應“以人為本”,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增加企業的人才吸引力,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勞動創造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綜上所述,企業的人工成本的控制對企業有著巨大的作用,只有合理的設定企業人工成本的投入,科學的降低人工成本,才能保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和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本文作者:劉軍亞工作單位:云南西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