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方式
時間:2022-06-02 02:52:45
導語: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每年我國各大高校國有資產都以較大幅度增長,這樣龐大的數據需要高校相關部門具有較強的管理統計方法。加之我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后,針對高校國有資產預算管理的約束性提高,這就需要各大高校能夠拿出更為精準的國有資產總賬、明細賬,從而使第二年預算統計準確度提高。而且,為了迎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自本世紀伊始我國就開始逐步實現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這一制度在高校的實施更要求了高校必須要提高自身資金管理的計劃性以及資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我國高校在國有固定資產上依然存在諸多管理漏洞,想要達到實際管理要求就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逐一解決。因此,各大高校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就顯得極為重要。
二、現如今我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高校國有資產的特殊性質及考核難度較大,再加上高校國有資產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直接影響國有資產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首先是預算內容不完整。最近幾年隨著高校快速發展,在高校預算管理實踐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事實依據,評估方法也不科學,加之很多預算項目經費使用不確定性強,難以準確把握,最終導致預算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預算不足現象十分普遍,而高校不得不給予其預算外資金。再加上高校資金來源日益多元化,比如捐贈資金沒有納入到預算管理的范疇,這些資金就脫離了資產管理部門的監督范圍,就會給浪費、貪污等機會主義行為以可乘之機,造成了資金不能充分的利用。其次是預算管理手段落后,目前我國高校仍普遍使用“零基預算”預算編制方法,這種方法實際的可操作性不強,同時沒有嚴格的硬約束,最終造成單位或個人就沒有動力合理使用好預算資金,而是千方百計謀求預算外資金。由于預算管理部門無法充分掌握編制預算所需的基礎數據,所以預算管理部門無法承諾不給予預算外資金。
(二)固定資產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從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實際情況看,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會計核算不合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在我國很多高校財會部門缺乏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往往只是注重這部分資金的籌集、預決算工作,這樣并不能更好地滿足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普遍出現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太重視的現象;第二,出現賬實不符、賬賬不符現象較嚴重,高校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盤點清查工作未落到實處,甚至一些高校并不能嚴格執行定期對賬制度;第三,會計核算弊端較多。目前我國高校購買固定資產會一次性計入“事業支出”,然后根據當年的經營收入進行相應抵扣,每年核算都不會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從而導致賬面“收入多記入、成本少記入”問題的產生,成本費用核算出現嚴重失真。
(三)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我國高校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并沒有涉及無形資產的管理,更不可能會建立專門的無形資產管理制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其一,無形資產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比如無形資產登記制度缺失,賬面價值遠遠低于實際價值,造成了無形資產的嚴重流失;其二,無形資產的評估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評估機構及程序,評估人員素質不高,導致高校無形資產價值鑒定難度很大;其三,無形資產的整個創造過程,除科研項目經費撥付外,其余所有環節基本都由科研部門獨立從事,自主性過大,從而使各監管部門難以對其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容易導致無形資產流失。
(四)管理體制不完善和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
首先是根據我國高校的機構設置實際情況看,高校國有資產主要涉及設備管理部門、后勤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多個職能部門。管理是由國有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全面統一領導各分部門管理的模式,然而,雖然這些部門都統歸于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但不同部門卻直接授權不同校領導進行分管,看似職責分工極為明確,但在財務物資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權責不明確的問題,遇到問題相互推諉,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與此同時,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并沒有針對專職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從而使得這些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的更新和提高,受種種人為因素的影響,并沒有充分發揮其應具備的功能。就整體而言,當前高校資產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并不高,甚至很多工作人員采取工作、責任相互推脫的狀態,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勢必要先解決這部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問題。除此之外,許多高校依然存在著資產管理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偏低,管理手段和方法滯后等問題,尚未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動態化管理階段。
三、完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途徑
(一)加強和完善預算管理
首先是要細化預算過程,將其分為編制、批準、執行、審計和評價等若干階段。政府應嚴格要求高校在財政撥款之前做好預算編制工作,要做好預算前的調研工作,形成切合實際預算草案,并下達給各高校和各院系,征求他們的意見,有不妥之處迅速改進,每個階段設立適合的執行者、評價方法和評價目標,完善政府撥款預算管理,保證預算資金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其次是要確定預算績效評價和考核的各種指標,分清層次,加強高校內部預算管理。高校要成立由工作小組組成的預算管理委員會機構,工作小組主要提出預算編制草案并負責協調預算管理的各項工作,最后提交委員會進行認真論證,保證預算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設置完整的預算科目,把資金來源與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防止出現預算外資金,對結余的預算資金要及時上繳,防止“小金庫”,進一步硬化預算約束機制。同時充分重視各學院、各部門的意見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的建議,增強民主性與公開性,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對于特殊情況,例如預算資金不夠用的情況,高校管理部門要建立完善的預算外資金申請及控制機制,申請單位要將申請預算外資金的理由、數量、使用方向及作用進行詳細解釋,并由有關部門根據已有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決策。最后是根據既定指標,對預算的實際執行效果進行評價,高校管理部門要構建嚴格的預算績效評價及考核制度。對預算編制的事前、事中與事后要進行定期考核,考核結果要與主管單位及個人利益相關聯,進一步制定切實可行的評估考核及獎懲機制,獎勵和懲罰要明確。
(二)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固定資產管理財務制度保證體系
從上述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來看,筆者認為,高校應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固定資產管理財務制度保證體系。具體來說:第一,建立明確的權責制度,實行主管責任人崗位負責制。明確國有資產的分配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等,并實行嚴格的領導負責制,確保不同歸口有專門的領導進行崗位負責,避免相互推諉的事情發生;第二,建立完善的“購置-報廢”全過程核算體制。從固定資產購置開始,往后的各個環節(包括購置、驗收、登記使用、清理處置等)都要建立嚴格的專項管理制度,并實現整個過程的流程化,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限和使用效率;第三,實行清查盤點制度。針對高校國有資產中的固定資產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并按照財務部門的統一要求,按照品名進行固定資產明細賬登記,以便后續隨時進行核查,確保賬賬相符、財賬相符。
(三)完善無形資產使用制度
高校管理層要加強對無形資產的使用管理,為加強無形資產的管理,進一步提高其使用時間,高校管理部門應該按無形資產的分布、類型、數量、產權歸屬等性質,對無形資產進行核算、開發、登記、評估等,實行分類管理,做到賬面清晰、有據可查。同時在財務上無形資產應納入財務管理,設立無形資產登記卡、明細賬和總賬,進一步加強無形資產核算。在無形資產經濟效益方面,對于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非經營性無形資產應充分利用好,適時進行市場化運作,可以無形資產入股以及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增加無形資產收益,將收入用于無形資產的研發。除此之外,可以實行非貨幣形式無形資產的表外確認與計量。由于無形資產無法實現完全的貨幣化,例如高校文化、老師技能等,而就當前我國會計計量方法及工具來看,想要將這些無形資產納入到報表當中顯然更是不可能。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深入推進,恰恰是這些備受忽視的無形資產才是各大高校未來發展及核心競爭的關鍵所在。但是就目前來看,新準則中對于這些經濟范疇中的無形資產并沒有相應的表述。對此筆者認為,高校需要針對這些重要但被忽視的無形資產進行表外評估和補充報告,從而在理論和管理上了解到這些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
(四)加強管理體制和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針對當前高校管理體制不完善及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予以改善:第一,落實歸口管理,實現責任到人。在貫徹執行資產管理制度方面,高校管理層要積極建立資產管理體制,并組建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落實歸口管理,實現分級負責和責任到人,從而建立起真正發揮作用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高校在組織機構和部門設置上理順資產管理體制,要嚴格明確校、院、系之間責、權、利關系,降低管理重心,建立符合專業、學科特點的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根據院、系、所等二級單位規模情況,設置與二級單位規模相當的資產管理部門接口,配置資產管理人員,進而完善資產管理層次;第二,針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管理。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方面,定期對其進行進修和業務學習,加強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個人能力和素質,強化愛崗敬業精神,對資產管理人員的職責要大力宣傳,把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提高其崗位待遇,表彰資產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使他們的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支持,同時加強資產管理考核工作,從而充分調動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三,強化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在傳統管理資產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先對學校國有資產進行統一編碼,形成唯一編碼,使高校國有資產數據從輸入、修改、統計打印、調撥、報廢等一系列流程都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操作,通過網絡化管理,實行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的資產在網絡平臺進行實時對賬,再用專業打印機打印出條碼標簽并粘貼于設備資產上,在以后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只需要針對這些條碼進行數據掃描就可以導入資產數據,并將這些數據進行網絡回傳,實現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科技化。而且,利用網絡技術可以將國有資產管理的數據進行系統性統計和備案,有利于后續數據的使用,更有利于監督管理人員的紙質賬務處理情況。
四、小結
總而言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從實際管理現狀來看,依然存在著預算管理制度及固定資產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缺失,管理體制不完善和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從而直接導致我國諸多高校國有資產使用效率普遍偏低。現如今,我國高校教育事業呈現現代化、科技化、多元化發展態勢,國有資產的管理也越來越煩瑣復雜,因此必須要加強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強化資產預算、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管理。不僅如此,網絡化時代的到來,也給各大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需要學校領導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針對會計網絡化普及要求進行相應的改革,從而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率。
作者:田華拓俊杰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