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的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12-30 10:43:27
導語: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的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公辦高職院校普遍在機構設置上采用一部門多職能的精簡形式。即財務部門負責全院資產的價值核算;總務后勤部門負責管理全校的資產,包括建立資產總賬、審批資產的購置甚至相關的招投標事項;科研部門或行政辦公室負責無形資產登記管理;資產使用部門負責本部門使用的資產管理,建立資產明細賬。這些通用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1.資產購置決策程序不科學。對資產實行部門管理、無償使用的管理模式,使用部門對資產不承擔經濟責任,客觀上容易造成濫用資產、亂買資產的問題,誘發私心。資產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如果被排除在資產購置申報決策程序之外,就無法起到應有的監管作用。近年來,由于高職院校都在競爭中央、省級示范性院校建設,其中很多指標涉及資產的多寡,也造成一些資產的購置盲目,一些資產尤其是大設備購置入校后卻甚少使用或一直閑置。2.校企合作涉及國有資產的有償使用和轉移問題。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因應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職院校需要沖破體制上的問題,將擁有的國有資產放置在合作企業的廠房中,或者提供給企業人員在校園內使用,這就涉及到如何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以及國有資產為企業所用,以及其使用費和折舊費該如何收取、如何入帳、如何管理和使用的問題。3.舊校區的固定資產如何盤活。高職院校大都擴建了新校區,其舊校區的部分課室、實驗樓、宿舍等出現閑置情況。如何在不影響舊校區工作和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加以有效利用,令這些固定資產派上新的用途,甚至通過對外租賃獲取經濟效益,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4.科研資產的管理問題。公辦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目前比較混亂,只要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參與者的通訊費、交通費、資料費、辦公用文具及設備等開支,只要沾邊都可以課題費報銷,導致國有資產流入個人手中。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的改革和創新,必須落實“有人專管”和“觀念創新”“手段創新”問題。
二、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的改革思路
高職院校必須樹立資產管理為高職教育服務的理念,建立單獨的專職管理機構(一般稱“資產管理處”),按現代職業教育要求,對高職院校的國有資產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購置、統一調配的;并明確要求各職能部門正職領導作為本部門資產的直接責任人,配備專職或相對專職的資產管理員,培訓其網上系統使用技能。資產管理部門必須全程參與院校資產立項審批、招投標過程、購置、調劑、遷移或報廢等環節的管理,具體如下。1.以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管理高職院校資產。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是一種大教育理念,要求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資產管理必須切合專業、專業群和課程的實際需求,實現教學資源、資產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目前亟須解決的就是針對各個二級院系的專業群和課程,對應建設接近真實生產工作環境的實訓實驗課室。2.建立一級管理機制統管國有資產。實施國有資產購置審批制度,一般消耗品(教學、辦公)的購置實行各使用部門總體預算、經費打包、節約有獎的制度;對達到一定價值的資產的購置,必須嚴格審批,實行多部門定期溝通協商、論證評價后再審批的制度,嚴格按學校預算配置學校國有資產。具體操作上應以部門為單位以編制預算,對全年資產管理工作通盤考慮,列清明細,部分資產如消耗品可實行有償使用原則,有償使用的費用在預算中打包列支。3.建立“守土有責”的資產使用機制。對高職院校的資產使用部門要落實資產管理責任人制度,一般來說,正職領導為把關責任人,將資產的保養率列入資產責任人的業績和晉升的考核范圍。同時,建設培養好兼職資產管理員隊伍,不另設專職人員,劃撥專門的管理經費和管理補貼,同樣將資產的保養率列入資產責任人的業績和晉升的考核范圍,使兼職資產管理員隊伍從“精簡”向“精干”發展。4.嚴格對涉外校產的管理。專門針對涉外的國有資產建立管理制度,總體上須把握三個大原則:一是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二是有利于教學;三是盤活資產,寧缺勿濫,保值增值,適當創收。對于校企合作涉及到需要學校提供設備、設施到企業的,必須與企業簽署協議,就資產的管理和維護達成一致意見,明確維護責任和維護費用,并定期巡查。對閑置的學生宿舍、課室樓、實驗樓、實訓樓等資產要核查評估,制訂發包方案,向社會招租,但必須不對校區秩序造成干擾。
作者:張曉云 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對策研究
- 下一篇:高校資產管理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