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1-04 09:59:59

導語: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

摘要:高等學校的國有資產占有量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而不斷加大,與之相應的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平臺卻存在不足,為了保障高等學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避免國有資產流失,需要運用會計的工具、方法,從實務角度來實現國有資產管理目標。

關鍵詞:高等學校;國有資產;資產管理

隨著高等學校辦學規模的持續擴大,國家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長,高等學校的國有資產占有量也不斷加大,這就使得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成為高等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高等學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情況也成為高校主管部門以及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財政部不久前組織了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的國有資產全面清查工作,以真實反映高等學校的資產及財務狀況,并保障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對于現階段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探討如何充分運用會計的工具、方法來提高資產的管理水平,解決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分析

高等學校的國有資產包括了實際占有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全部經濟資源,不僅僅局限于固定資產,還涵蓋了貨幣資金、存貨、往來賬款、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對外投資等資產范圍。對于貨幣類資產的管理職能基本集中于高等學校的財務部門,而對于實物資產的管理則往往涉及到多個職能部門,并且由高等學校的各級部門占有使用。具體來說,高等學校國有資產中的固定資產部分主要由資產管理部門作為統一的歸口部門,其主要職能是負責全校的資產登記管理,再由各級使用部門下設的兼職資產管理員對各部門實際占有使用的資產實施包干管理,財務部門負責對資產的購置、報廢、報損、捐贈、調撥等進行賬務處理。定期進行資產管理部門的資產分類管理明細賬與財務部門賬表之間的對賬,以及資產管理部門與資產實際使用部門之間的資產實物盤點對賬,以達到價值賬與實物賬相符、實物賬與資產實物相符的管理效果。另外,對于高等學校普遍涉及的尚處于建設期的資產管理工作,則又要涉及到高等學校的基建管理部門。簡而言之,高等學校目前的國有資產管理涉及的部門多、人員繁雜、管理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高等學校在管理理念上往往更關注對于資金的管理,注重會計核算的管理,而相對忽視資產管理其他環節的問題,存在重價值賬而輕實物賬的情況。[1]

二、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的不完善

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的不完善體現在資產管理部門與資產使用部門之間溝通不暢,兼職資產管理員實際工作中存在脫節,資產的實際管理無法真正落實到人等方面。由于資產管理系統構建的不完善而存在技術性問題,造成了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資產管理部門所采用的《江蘇省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部門現行的財務系統無法直接對接,且兩套系統中資產的設置類別并不一一對應,存在資產分類口徑大小的差別,增加了日常管理工作的難度,對賬工作繁瑣,并且因為資產分類存在的差異,以及調賬溝通不及時形成的時間差,從而出現國有資產的核算差異,使得國有資產的信息報告失真。

(二)國有資產管理中的不當行為

1.國有資產使用與處置環節的隨意性

高等學校頻繁的部門調整及人員流動,致使國有資產的歸口管理難度陡增,兼職資產管理人員缺少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缺乏對資產管理工作的責任心,導致對資產的使用狀態、歸屬情況等不能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進行及時的變更,以至不能真實反映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無法靈活配置存量資產,隨之而來的是資產的重復購置,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嚴重。而對于金額不小的待報廢資產,雖然報廢時間較早,但因為實際管理中存在報廢銷賬意識淡薄的情況,而未及時辦理相應的國有資產報廢手續,以致出現廢舊資產長期掛賬的現象,從而嚴重影響高等學校國有資產數據的真實性。[2]

2.國有資產對外投資疏于管理

對外投資已經成為高等學校的重要經濟活動之一,但是高等學校“對外長期投資”賬面反映的金額往往與被投資單位的“實收資本”賬面金額不符,在會計核算上不及時反映投資收益,對投資損失也沒有足夠的關注,以“對外長期投資”的初始投資額長期掛賬,這就造成高等學校的會計信息失真,無法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高等學校國有資產對外投資的真實情況。原因是高等學校對外投資存在“只投不管、一投了之”的現象,部分高等學校疏于管理,對被投資單位的經營管理情況缺乏應有的跟蹤監管,缺少后續的監督和跟蹤制度,不能及時了解被投資企業的情況,無法正確核算對外投資的經濟事項,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難以保證。尤其是對于國有資產參股而沒有實際控制權的被投資企業,高等學校對其監管不力,沒有明確的對外投資的保值增值目標,因此對于投資收益未能及時催收催繳,導致投資長期得不到收益,而造成了國有資產流失。[3]

3.新校區建設未及時辦理資產入賬

高等學校存在新校區建設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項目,因審計等原因,而尚未辦理工程竣工決算報告的情況,以至于未作為固定資產入賬,從而成為賬外資產。造成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的信息嚴重失真。高等學校的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基建管理部門都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各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協調,信息不對稱,基建工程項目的建設、驗收、交付、使用、入賬等環節缺乏多部門監管,嚴重影響了國有資產管理的正常有序進行,大大降低了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

(三)國有資產管理缺乏內控制度

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的管理缺乏內控制度的制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實際工作中側重于對國有資產的登記管理,而沒有對國有資產的購置環節充分監管,對于各部門購置的資產是否遵照《招投標法》《政府采購法》等要求進行,對資產采購的流程缺乏控制。因為信息溝通的不暢,對于資產購置是否符合預算管理的要求,也不甚明了。另外,因為人員流動頻繁,加之部門機構調整,伴隨的資產登記管理卻不能實時變更,因此出現大量有賬無物的資產,由于對閑置存量資產的配置不當,直接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以上種種都是國有資產管理各個環節因缺乏相應的內控制度而出現的管理漏洞。

三、國有資產管理現有問題的對策

(一)充分運用信息網絡技術

搭建網絡技術平臺,全面實現對國有資產的購置、驗收、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控制,及時將國有資產占用、使用情況及增減變動信息錄入系統,以對國有資產實行動態管理。同時與財務系統進行銜接,實現與財務預算管理、資產政府采購系統等的關聯,從而全面又及時準確地反映出資產的分類、價值、增減變化等情況。建立健全適合動態管理要求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以實時查詢高等學校的國有資產狀況,保證信息完整、真實。

(二)迅速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國有資產的管理不是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涉及所有占有使用資產的部門,需要多部門通力協作,才能把資產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這依賴于一套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明確部門與個人的管理職責,增強資產管理的意識,才能有效地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其中尤其需要完善國有資產的實物管理的相應制度,在資產的日常管理中必須嚴格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和盤點實物資產,確保賬實相符。財務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以及資產的實際使用部門之間應當充分及時地溝通,首先減少賬賬差異,其次要按照制度規定定期對賬盤點,發現不符的情況,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并按照相關規定處理,確保國有資產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另外要全面規范國有資產的處置環節,即對國有資產的報廢報損要嚴格遵從統一的管理標準,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的處置工作流程。

(三)內控制度與績效評價結合

國有資產的管理需要資產管理部門、采購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及各資產實際占有使用部門之間相互制約,協調共管。充分遵循內控制度,既保證資產管理工作效率與效果,又同時防范資產流失的風險,同時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減少資產閑置造成的損失。為了實現資產效益的最大化,必須引入績效評價機制,尤其對于對外投資的管理。如何保證資產的安全增值,必須理順投資關系,建立健全對外投資的核算體系。加強對投資項目的追蹤管理,及時、全面、準確地記錄對外投資的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情況。定期對投資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加強審計監督,確保高校國有資產的投資安全。[4]綜上所述,針對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需要積極地探索解決的方法。應該充分發揮管理會計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等職能,實現財務和業務的真正融合,從更高的角度審視制度和流程,利用會計的工具和方法實現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為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作者:陶珺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

參考文獻:

[1]劉莉,樊慶文,徐明.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J].財務與金融,2013(1):61-63.

[2]趙莉.高等學校國有資產體制完善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3):36-37.

[3]劉海龍,劉志林,趙晨光.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6.

[4]周亞君,劉禮明.高校財務管理案例剖析[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4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