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貸的狀況與戰略

時間:2022-01-07 02:59:00

導語:消費信貸的狀況與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信貸的狀況與戰略

一、我國消費信貸的現狀

中國金融機構開展個人消費信貸較晚,從1999年開始較大規模地開展個人住房貸款,此后其他個人消費貸款也逐漸開展起來。到目前為止,各金融機構開辦的個人消費貸款業務主要包括:個人住房貸款、汽車貸款、教育助學貸款、醫療貸款、大件耐用消費品貸款等。在各項貸款中,中長期個人消費貸款占絕大部分。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消費信貸品種逐漸呈多元化發展

我國基本上建立了相對成熟的個人消費信貸產品體系。各商業銀行為適應市場變化和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努力開發、創新個人消費信貸系列產品,業務品種日趨豐富和完備。消費信貸品種除住房貸款之外,還有汽車貸款、助學貸款、大件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信用卡透支和其他貸款等,基本上涵蓋了不同客戶群體的消費需求。

(二)消費信貸在我國尚屬起步階段,進展比較緩慢

我國經濟運行特征發生了重要變化,從過去以商品普遍短缺、供不應求為主的賣方市場過渡到了絕大多數商品供求平衡或供過于求的買方市場。在相對過剩的經濟背景下,由于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來實現商品價值進而實現社會再生產的循環,才逐步嘗試消費信貸這一新的消費方式。

(三)住房貸款已成為我國消費信貸的主要形式

雖然我國全面開辦消費信貸的時間不長,但個人住房貸款在消費信貸中的重要性已顯而易見。住房信貸一直居于主導地位,其比重基本在60%到75%之間。隨著助學貸款、汽車貸款等消費信貸的迅速發展,今后幾年個人住房貸款在我國消費信貸總額中的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但個人住房貸款在消費信貸中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

(四)各地區消費信貸發展不平衡

從全國情況看,由于剛剛起步,消費信貸在我國的發展還不盡如人意,各地進展也不平衡。從地域上看,廣東、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進展比較順利。這主要是由于東部地區居民收入水平較高,消費能力較強,東部地區消費信貸市場擴張迅速。而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消費信貸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多數省份個人消費貸款在人民幣貸款中的比重不到10%。

二、我國現階段制約消費信貸發展的主要障礙

雖然消費信貸在我國尚屬起步階段,發展尚不充分,但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和矛盾。初步分析,其中的制約我國消費信貸發展的因素和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居民收入有限,經濟承受能力較弱

居民收入有限,經濟承受能力較弱,是制約消費信貸發展的主要障礙。根據國外消費信貸發展的經驗,居民家庭是否具有負債消費的經濟承受能力,主要取決于其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對消費信貸的經濟承受能力越大,消費信貸所能發揮的擴大需求的作用越明顯。我國居民收入特別是持久性收入增長緩慢以及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可以說是開展消費信貸的主要障礙。

(二)銀行缺乏消費信貸風險的防范機制

銀行缺乏消費信貸風險的防范機制,是制約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目前我國消費信貸的運行情況來看,銀行及各金融機構缺乏消費信貸風險的防范機制。我國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貨幣化,收入來源不清晰,銀行不好掌握消費者信用程度。在啟動消費信貸的過程中,個人信用難以把握。消費信貸操作的規范性不夠,影響了消費信貸業務的正常開展。消費信貸資金來源有較大的局限性,不能保證消費信貸資金的循環暢通。目前各種消費信貸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在自有資金不足和信貸資金成本較高的壓力下,商業企業開展分期付款的能力和積極性也是十分有限的。

(三)社會消費環境有待改善

社會消費環境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信貸的發展。我國目前缺乏必要的消費信貸擔保制度。我國現有的擔保法規沒有針對消費信貸的相關規定,消費者在申請消費信貸時很難選擇有效的擔保形式。同時,我國供求結構存在很大矛盾,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政策不合理,這些都將制約消費信貸業務的開展。

三、發展我國消費信貸的建議

(一)調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壯大消費信貸的主體階層

從根本上說,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支撐市場的主體就是中等收入階層。針對當前高收入階層消費活躍和低收入階層消費潛力不大的現實,消費信貸的主體和對象的重點要抓住中等收入階層。消費信貸從某種意義上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高收入階層不需要消費信貸,只有中等收入階層恰恰是使用消費信貸的市場主體。因此,在中國要發展消費信貸必須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培養中等收入階層。同時,要強化消費者的消費信貸觀念,切實提高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完善消費信貸的品種方式和業務規程,推廣普及信用卡

目前消費信貸手續繁雜、品種方式單一,制約了業務的發展。不同的信貸品種所面向的消費群體大不相同,在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不同居民的消費需求特點和承貸能力,根據不同顧客群體推出相應信貸品種,并具體確定首付款、利率、還款方式、還款期限、擔保方式等,才能真正抓住顧客,才有利于信貸業務的正常進行。政府應通過制定有關財務政策,積極鼓勵個人收支款項通過信用卡辦理,推廣普及信用卡。這樣既可以避免信貸部門重復調查客戶資信情況和重復審批每筆貸款,提高辦事效率,又可以發揮信用卡的資信積累作用,促進個人信用制度建設。

(三)加快建立個人消費信用制度

我國消費信貸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缺乏消費者資信制度。目前我國還尚未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個人信用制度,即缺少對居民身份證明、個人賬戶、收入來源、個人可支配用于抵押的資產以及過去的信用狀況記錄和評定制度安排。我國應該建立個人賬戶,改進目前的個人銀行存單憑證和收入現金化特點,實行個人信用實碼制,建立對個人信用調查與評價的專業性中介機構。對這類專業性機構的注冊資格、法律形式和責任與業務的規范,應制定相應的制度,以促其健康發展。

(四)完善法律法規政策

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消費信貸的法律法規,對消費信貸的主體、對象、程序、方式等做出規定,并配套出臺適于實際操作的實施細則,保護消費者和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為銀行資金安全、開展社會信用調查及維護個人隱私提供司法保障,使消費信貸走向法制化軌道。同時要建立和完善消費信貸擔保和保險機制。政府部門可成立專門的政策性機構,對消費者特別是對中低收入階層及特困戶等特殊消費群體提供必要的擔保和信用保險支持。建議政府部門在建立完善消費信貸信用保險機構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公司與商業保險相互配合的社會化的消費信貸保險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