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項目資金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6 10:04:54
導語:涉農項目資金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按照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把各項涉農資金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把黨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見諸成效,把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引導好,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二是克服涉農項目資金發放弊端的迫切需要。改革和創新涉農專項補助資金發放模式,建立科學規范的涉農專項補助資金管理和監督機制,能夠有效減少中間環節,克服發放弊端,進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反腐倡廉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建立懲治腐敗體系,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其基本思路就是要通過體制機制制度的創新,用改革的辦法,切實形成不想、不易、不能、不敢腐敗的廉潔之風,進而鏟除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改革涉農專項補助資金的管理和監督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正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懲治腐敗的一項重大舉措。
二、目前涉農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涉農項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廣且繁雜,撥付渠道多,參與管理部門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較科學、完善的制度。資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監督等各個環節都存在著一些問題,使資金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使用效益。
(一)資金安排缺乏全局統籌協調,有限的資金不能形成合力
目前,我縣對涉農項目資金實行分塊管理,主管部門之間溝通不足,整體協調不夠,使資金分配在使用方向、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重復和交叉,導致一些項目多頭申報,重復撥款;另外,還造成資金分散使用,不能形成合力。
(二)項目審批不科學,造成資金安排不合理有的農業部門、企業申報的項目所需資金數額都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當年全縣財政全部用于支農還遠遠不夠,但其中不合理成份所占比重也是很高的,加上主管部門在組織評審中,存在著較普遍的走過場現象,致使一些項目立項草率,缺乏科學性和效益性。一些企業還受利益驅使,積極跑項目,爭資金,更使項目立項中出現“人情項目”,個別項目重復立項,造成資金安排不合理。
(三)資金使用監督不力
縣有關職能部門對涉農項目資金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蹤監督,致使支農資金被移用、截留,使用效益不佳,有些項目效益明顯不好,照樣通過驗收,補助資金一分不少。
(四)資金撥付過慢,影響使用效率
資金在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流轉,影響了資金的時效性,而縣財政在資金安排時間上又較晚,一般都在四、五月份下達文件,往往撥付到項目建設單位或個人時,都已是下半年,甚至是第二年,這就影響了相關工程項目建設進度,降低了涉農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也增加了資金管理難度。
三、規范財政涉農項目管理機制的建議
(一)完善農業項目管理制度,建立規范的財政涉農項目管理機制
第一,健全制度,理順涉農項目資金管理體制。在深化體制改革中,要逐步理順政府各部門的職責,解決宏觀經濟管理、資金管理、行業管理等部門之間職責權限和范圍劃分不清,管理職能交叉重疊等問題,重新配置資源,實現職責到位,從根本上杜絕政府各有關管理部門既是項目的管理者,又是項目的實施者、監督者,但同時各部門之間應加強合作,避免出•工作研究現一些項目資金未見業務部門驗收手續,財政便一步撥付到位。這樣業務部門對項目建設質量的監督便淪為空談,甚至于項目建設資料都不能完善。第二,合理安排,完善涉農資金分配機制。企業實施的涉農項目,其資金應由有關部門的聯席會議審定,避免多頭申報,重復撥款。要明確各部門在支農資金使用、管理中的分工,做到權責分明,責任到人。要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實現全縣一盤棋,縣政府要在不斷完善全縣城鄉發展規劃的同時,科學、合理地編制好涉農項目建設規劃。每年財政安排涉農資金要以規劃為依據,突出重點,統籌協調,減少盲目性,增強科學性,提高實效性,做到上年底報計劃,當年初下指標并及時向社會公示。對農業建設項目的財政支持,要避免資金分散,避免部門之間、企業之間各自為政,自行建設,重復投資。在項目審定的基礎上,相對集中投入,分年分批實施,支持一個落實一個,生效一個。
(二)強化項目的管理,從源頭上把握財政支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財政、發改委等部門應認真審核項目申報和立項篩選,將經過嚴格程序審核好的項目納入項目庫管理,然后再根據當年的財力狀況、項目的輕重緩急來合理安排項目,由預算部門按照《預算法》和專項資金的相關管理辦法來進行預算安排。第二,完善項目管理運行機制。一是要加強項目招投標監督。農業項目審批后,項目主管單位應向社會公開招標,加強對招投標過程的監督;二是要加強項目質量監督。實行工程質量終身保障制和工程監理專業化,項目主管部門可直接聘用專業監理公司參與項目工程監督;三是積極推行農業專項資金分配和使用獎懲機制,杜絕各種轉移、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違規現象;四是實行項目規范化管理,項目實施程序依法合規,項目質量達到規定要求,項目實施完畢進行審計、驗收、并建立健全項目檔案,能有效地控制專項資金的“跑、冒、漏、滴”現象的發生,使涉農資金發揮較好的使用效益第三,完善資金使用管理機制。一是要加強資金運行監督。要簡化資金撥付環節,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對農業專項資金應設“專戶、專賬、專人”管理,封閉運行;對資金的管理,應由財政部門及涉農主管部門建立健全系統的管理制度,規范資金使用。要為不同項目建立不同專戶,做到專款專用。所有項目資金從分配到使用都要發文明確,做到資金、項目、文號對應,要抄送相關部門單位,歸檔備查,以明確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防止管理混亂及移用、挪用、截留現象的發生。第四,實行公開及備案制度。各涉農部門要在項目資金安排后15日內,將資金的名稱、來源、數量和項目安排,作為政務公開內容,在項目區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接受群眾監督;建立登記備案制度,要求各涉農部門要把涉農專項資金的名稱、來源、數量、項目安排去向、實施單位等情況,在項目安排后的15日內報同級紀檢監察機關備案。
作者:王蕊愛 單位:平遙縣畜牧中心
- 上一篇:鎮委員活動小組工作要點
- 下一篇:鎮黨委中心組學習計劃
精品范文
9涉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