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師微課制作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7-28 03:48:38

導語:高校體育教師微課制作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教師微課制作現狀與對策

摘要:對高校體育教師微課制作現狀進行調查,發現高校體育教師對微課的開發及應用整體水平偏低,難以滿足微課與網上教學.當前高校體育教師對微課應用還存在認知偏差,微課教學模式還處于起步階段,拍攝手法單一、微課制作思路模糊,影響了微課與體育課程的深度融合.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促進高校體育微課建設.

關鍵詞:高校體育;微課制作;完善對策

近年來,信息化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微課教學提供了平臺,微課是將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重難點或部分教學環節以視頻的方式呈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有一種碎片化、突出重點、交互性強且可重復利用的教學模式[1],微課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基于課程標準與教學實踐要求,對某些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便于學生根據所需自主學習,彌補了單純課堂教學的不足,也更受廣大師生的青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微課的應用還存在思路不清晰、微課模式不成體系,微課設計過于簡單、微素材相對單一等問題.其一方面與高校體育教育環境有關,體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微課設計對體育教師而言存在較大的跨專業難度.為此,著重就當前高校體育教師微課應用的現狀進行梳理,并提出改進對策.

1高校體育教師微課應用現狀

微課作為新生事物,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微課本身通過音視頻素材等資源,將體育知識點融入其中并進行精彩、動態、直觀地講授,特別是在體育學習難點、疑點、重點知識領域,可以隨時隨地、反復不斷地觀看,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但對于高校體育教師,其在微課設計與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1.1高校體育教師認知度不足.高校體育教師對微課的認知度不足,缺乏整體設計思路.微課雖然有助于輔助課堂教學,但對于高校體育教師,很多教師對微課的性質、含義、制作方法不了解,而真正參與制作體育微課的體育教師人數占比更低.說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傳統教學與微課教學對高校體育教師更熟練,對新的微課體育教學方法方式關注度偏低,嘗試新方式教學的積極性不足.1.2制作設計方式單一.在高校體育教師調研中,一部分參與微課制作的教師,主要以錄像機、手機等終端進行視頻拍攝,簡單制作編輯而成,并未深刻把握微課設計規范與要求,使得微課制作方式單一,可看性及推廣價值受限.如針對健美操、武術、網球、足球等課程,以單純性視頻觀看為主,缺失微課的交互性設計.1.3缺乏制作專業素養.高校體育教師對微課制作感到難度大.在高校體育教師訪談中發現,很多教師認為微課制作技術性太強,難度大.如視頻的拍攝、剪輯、音效、畫面、交互、字幕等內容無法快速靈活駕馭.還有部分教師認為,缺乏專業的攝像機、專業拍攝、制作團隊,讓體育教師做微課很難勝任.1.4缺乏創新性.高校體育課時少,理論課時更少,大部分高校均為每周2課時體育課,課堂練習時間少,對肌肉及大腦皮層刺激不夠,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掌握效果較差[2].另外在微課制作技術方面,很多教師不熟悉相關軟硬件設備,對微課錄制、后期缺乏實質性、創新性設計.

2制約高校體育教師微課教學的成因

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3].微課熱的來襲對高校體育教學也帶來沖擊.不過,高校體育教師在微課設計與開發上,水平有待提升,其原因歸結如下.(1)當前高校體育課程大環境下,微課教學與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并未成立專門的微課資源共享學習平臺,制約了微課的推廣.同時,高校體育教師習慣于面對學生進行授課,對于微課的學習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對微課的教學成效也大打折扣.(2)現階段微課視頻質量不高,是影響微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之中應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高校體育教師對微課設計、制作技術操控水平有限.很多體育教師信息化制作技術不高,對相關拍攝、制作、后期等軟硬件使用能力偏低,微課制作要從精、細上下功夫,體育教師多難完成.再者,微課的制作與設計,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系統性,對于很多技術細節問題,多是體育教師的“軟肋”.(3)體育教師對微課應用理念認知不到位.微課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格局,突出教學知識點、呈現方式、師生互動、作業回饋與評價等諸多內容,一些體育教師還難以適應微課教學,需要通過培訓等方式來提升信息素養.

3微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3.1強化教與學.突破體育學科“模板化”教學,增進師生、學生間多向交流.在高校體育課上引入微課,課堂不再是教學主陣地,對體育技能、動作、方法的講授,可以融入到微課中,以生動、直觀、反復播送方式,便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進行練習、遷移應用,提高教學成效.事實上,微課教學強化了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能的自主化學習.3.2融合線上線下教學.關注學生情感、價值維度的多元體驗,促進學生合作、創新品質形成.以微課為手段的體育教學,教師可以充分銜接“線上”與“線下”課程內容,對課程進行課前、課中、課后合理分割,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為學生創設多環節親身、自主體驗學習.如借助于組件PK活動、競技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能進行多樣化練習和展示,從體育經驗、學習、分享中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3.3創新教學評價體系.革新教學評價,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微課教學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革新,同樣,微課教學不僅改變了教學流程,也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評價.微課教學,更加突出師生、學生之間交流與互動、互助學習,強調學生評價的過程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結合自主實際,改進和創新學習模式,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評價.以“引體向上”微課教學為例,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完成動作,反映出學生上肢、肩背部力量較差.為了強化學生對“引體向上”動作要領的全面了解,讓學生能夠結合自我實際,把握“引體向上”的學習方法,我們專門制作微課,借助于攝像機、支架,從多個視角、方位對“引體向上”動作的銜接要點進行了拍攝,并制作剪輯形成課件.整個微課結構如下:第1節,引出問題,分析“引體向上”常見的動作錯誤及不達標原因;第2節,概述“引體向上”基本動作要領及內容;第3節,動作分解與分析,包括準備姿勢、動作過程、呼吸方法、注意事項;第4節,練習方法,針對“引體向上”,對手的抓握力、靜止懸垂時的力量、上肢肌肉、杠上練習方法等進行展示;第5節,互動教學,梳理主要誤區,并進行總結.該微課的制作與應用,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借助于移動終端進行播放、觀看,充分利用課下瑣碎的學習時間.同時,在微課教學內容上,針對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通過專門性講解、示范,讓學生可以從學習中加深對“引體向上”動作的理解、體驗,提高學習成效.

4完善高校體育微課教學的對策

微課本身短小精悍,跨越時空,借助于移動終端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更受到學生的歡迎.但在高校體育微課教學及應用中,還要立足現狀,積極探索改進措施,促進微課技術的高效應用.4.1加強體育教師微課理論學習,提高信息素養.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其特點在于滿足學生碎片化學習需求,為深化體育課改提供了導向.微課程不是單純性音視頻結合觀看方式,微課程設計與應用,還要從微課基礎知識、微課理論等方面,通過具體的專業化培訓,讓廣大體育教師了解微課,認識微課,應用微課.如微課程知識點濃縮性強,時間短,多針對某一知識點展開探析與講解,便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運動興趣選擇性學習.在體育課堂上應用微課,還要突出與傳統課堂的融合,不能將微課與體育課堂割裂開來,要發揮微課的補充與拓展作用,實現線上與線下課程整合.如在學習“排球”時,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引入微課,以動畫、視頻方式來介紹排球的規則和教學要點,讓學生從直觀、生動、形象的解說中記住這些規則,提高學習有效性.教師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后,可以根據講解排序某方面的需要,如對排球技術、戰術的講解,可以配合融入微課程方式,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深入了解某一學習要點.4.2轉變體育課堂教學理念,正確對待微課教學.從微課的形式來看,具有多樣性,不同形式的微課,其應用時機也不同.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微課教學的便捷性、直觀性、有效性,要結合教學需要合理選擇微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如借助于微課實現翻轉課堂,摒棄傳統課堂教學不足,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將一些教學內容的探究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圍繞問題展開合作學習.如在學習“舞蹈”等知識時可以結合舞蹈主題制作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并學習,了解舞蹈的一般知識、動作要領及學習方法,并鼓勵學生進行舞蹈探究與演練.最后,對學生的舞蹈表演進行評價,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舞蹈學習,提高教學效率.同樣,高校體育教師在微課設計上,要把握微課的結構與基本特點,要強調主題的針對性,能夠圍繞知識點進行有效延伸.如可以針對體育中的難點、重點進行講解,可以對體育訓練中的易錯點進行集中呈現,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幫助.微課的時間要調控好,約在10分鐘左右,避免微課時間過長,影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4.3加強教師微課技術學習,組建體育微課團隊.在微課設計、開發、應用中,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是實現微課教學的前提.通常,教師的教育理念、素質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課改成效.計算機技術又影響在高校體育教育之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的最主要制約因素之一[5].很多體育教師缺乏相應的知識、技術,對微視頻錄制、音頻剪輯、后期制作等不擅長,不熟悉,制約了體育微課教學效能.因此,要從微課制作選題、知識點、相關軟硬件的學習、使用等方面,加強教師專業化知識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時,高校要結合體育學科特點,整合和組建專業化的微課制作團隊,立足體育學科微課教學需要,將網絡上的體育素材、自主拍攝的體育課程進行制作,打造獨具特色的體育微課程資源,促進微課教學的應用.另外,建議搭建體育學科微信公眾平臺,將與體育相關聯的各類微課程資源進行集中整合和推送,便于學生能夠根據自主需求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同時,能將許多優秀的教學資源凝結在一起,形成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智慧的結晶,而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分享,相互交流溝通[6].

5結束語

微課是微時代的產物,為高校體育課改注入了活力.結合高校體育微課應用現狀,應積極突破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微課的教學優勢,揚長避短,為高校體育創新教學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鑫.湖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普修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3):126-129.

[2]任儉.高校體育課堂微課教學模式應用探析[J].武術研究,2018,3(9):136-138.

[3]王冬.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3):21.

[4]朱施成.湖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體操普修課教學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4.

[5]許薈蓉.微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SWOT分析及路徑選擇[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7(5):109-110.

[6]王英英.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9,9(18):149.

作者:林挺 單位:廣東培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