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風險防范管理機制建設思路

時間:2022-03-10 04:13:23

導語:安全風險防范管理機制建設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風險防范管理機制建設思路

摘要:貫徹2019年“兩會”報告精神,要堅決防控“四大安全風險”,確保安全生產穩定局面,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筑牢安全基礎。本文聚焦國網某省電力公司內部安全管理現狀,研究安全防范工作機制,化解安全風險管控難題,以推動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安全風險;全程管理;防范對策

一、背景及意義

在2019年1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提出,要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大局穩定。當前,國網某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正值改革發展關鍵期,安全生產面臨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舊的風險防控到位,新的風險又如影隨形,人身、電網、設備和網絡安全四大風險居高不下,公司系統內外人身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因此,研究安全防范工作機制,化解安全風險管控難題,是實現企業縱深防御、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有效手段,是實現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糾正、自我提高的預防事故發生的根本途徑。1.研究內容及目標。結合公司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部署,由公司安監部牽頭,某市公司安監部協助,開展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機制的研究工作,并選擇某市公司作為試點單位。本研究內容主要有四點:一是全面梳理公司各專業存在的人身、電網、設備和網絡安全風險;二是調查研究各單位針對各類安全風險的管控流程;三是深入分析各類安全風險管控流程、措施的不足;四是研究提出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健全完善措施。本研究目標主要有四點:一是實時掌握各專業、各領域存在的人身、電網、設備和網絡風險;二是實現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健全、流程清晰;三是確保各類安全風險管控防范責任到單位、到個人,實現已知風險有措施,未知風險可防范;四是實現跨單位、跨專業安全風險管控防范聯動機制更加順暢。2.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依據風險管理理論和系統論,提出基于風險預控的全方位立體式風險防范工作機制建設路徑研究。首先,管理需求的提出。立足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開展安全生產業務管理現狀診斷,明確公司全方位立體式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機制建設思路。其次,管理方案的形成。結合公司現有的安全風險管控流程及做法,以安全風險識別為基礎,構建安全風險管控延伸工作機制,健全配套立體式保障體系,實現安全風險全面在控、可控、能控。最后,選擇某市公司作為試點主體,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得出本研究成果及后續展望。

二、安全風險防范管理業務現狀診斷

1.安全風險防范管理理論分析。(1)風險內涵及管理研究框架解讀風險是風險管理理論的基石。1992年,Yates和Stone提出了風險結構的三要素模型:一是潛在的損失;二是損失的大?。蝗菨撛趽p失發生的不確定性,從而透徹分析了風險內涵。目前,風險研究領域文獻眾多、內容廣泛,可以如下“風險管理研究框架”反映當前風險研究的現狀及趨勢。垂向反映風險研究的層次演進。風險管理從最初靜態的、純粹的風險向波動性、差異性轉變,向整體的、系統的轉變。橫向反映風險研究的管理技術。技術導向型風險管理側重于對實質性安全技術的管理;財務導向型風險管理注重風險對財務的沖擊與原因分析;人文導向型風險管理則關注于人民對風險的認知、態度與行為分析。縱向反映風險研究的管理觀點。主觀構建觀是以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為基礎,認為風險是特定的社會、文化因素所構成,隨著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客觀實體觀視作風險為客觀存在的實體。(2)風險分析模型及理論方法英國國家標準Bs8444(BSI,1996)中對風險管理過程進行了闡述,整個風險管理過程是一個循環系統,保持風險管理過程的動態性,就能達到風險管理的預期目的。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就是在辨識風險的基礎上,建立解決問題的系統模型,對風險因素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各種風險的發生概率及其可能導致的損失大小,聚焦關鍵風險,制定解決措施,為風險防控提供科學依據。2.公司安全風險防范業務現狀。近年來,公司大力開展安全管理“祛病除疾”、提質增效工作,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實現某省電網安全運行30周年。以2018年為例,公司未發生人身和六級以上電網、設備事件,實現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城網、農網供電可靠率分別為99.9509%和99.7941%,同比提升0.0015和0.027個百分點。隨著國家安全生產監管、應急管理體系的不斷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法制環境更加嚴格。公司正處于改革發展關鍵期,大電網的穩定風險、現場作業人身風險、網絡安全風險并存,生產建設、改革發展等矛盾相互交織疊加,安全生產承受著較大壓力。

三、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思路設計

1.立足現狀,提出需求。基于對公司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現狀與差距的診斷分析,提出公司全方位立體式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建設需求,一是安全風險源的全面辨識、狀況實時可控;二是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健全、風險可控在控;三是安全風險防范責任明確、專業聯動協同。為清晰找到改進方向,課題組導入精益管理工具-問題與需求映射圖,明晰改進機會及驅動因素,如下圖1所示。2.緊貼需求,明確原則。深入領會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文件內涵,總結梳理風險防范原則,為全方位立體式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機制建設提供指引。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安全風險防范工作在于人的管理與責任的落實,人身安全也是風險防范工作的重點。所以“以人為本”是開展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的根本任務與防范核心,需綜合考慮人的風險與風險防范的綜合體,將人的安全責任與意識貫穿整個機制建設中。二是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守安全紅線,切實把源頭治理挺在風險前,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全面增強安全防范能力。三是堅持全過程控制原則。導入系統觀,樹立系統防控安全風險的觀念,實現全方位、全流程、全業務覆蓋,努力把每一個安全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四是堅持持續改進的原則。需強調全員參與,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企業員工主體地位,實現安全風險的立體式防范。五是堅持“全-勤-快-深-實”安全防范工作原則?!叭敝溉轿伙L險排查;“勤”指將風險辨識與問題排查例行安全生產工作充分結合;“快”指針對風險或問題需快速作出響應;“深”指開展深度專項排查治理,查找深層次原因;“實”指嚴格考核,責任到人。3.圍繞目標,設計路線。(1)打通安全風險防范的內在邏輯打通安全風險防范的內在邏輯是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機制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課題組根據“風險→事故”的事故發展特點,以精益思想與“本質安全”理念為導向,開展風險點的全面辨識評估,通過構筑風險實時監控,切實把源頭治理挺在風險前,把風險防范漏洞和失效環節治理挺在事故前。(2)構建風險防范的管理框架模型風險防范管理框架模型的核心在于依托專業協同,深化運用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健全安全風險評估及管控機制,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和可量化的風險等級與預警管控保障標準,從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等各個環節,開展風險評估與量化分級,實現安全風險全方位立體式的識別、預警、控制全過程管理。

參考文獻

[1]崔孝東.連云港市對外勞務人員安全風險防范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9.

[2]趙佳紅.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管理機制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8.

[3]李美娟.基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與人員管理的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6):230.

作者:周靜龍 楊鵬云 孫亞軍 何軍 單位: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