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29 03:22:45
導語: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現代化生產建設速度的加快,使生產結構的復雜化進一步加深,生產建設所面臨的風險與危機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就顯得極為重要。基于此,本文簡要闡述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的基本構建,對現階段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善策略供相關人士交流與參考。
〔關鍵詞〕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為從源頭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最大程度地減少或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穩步推進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的全面建設,就需要通過安全應急體系的建設,打破原有的思維,積極搜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的有效途徑,創新管理的理念、手段與方法,全面提高安全生產的組織協調能力、風險管控能力以及科學管理的能力,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建立并完善安全監管與應急的長效機制。
一、簡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的基本構建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的管理體系,應具備一套完整的安全應急預案,是為怎樣預防事故的發生、規范如何進行事故管理以及如何應急響應,以便降低事故損失而編制的事故應急行動指南。而安全應急預案的編訂,應由相關生產項目的負責人組織進行,需要對生產、經營中所要面臨的風險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辨識,同時需要對組織單位的應急能力進行科學化的評估,并以評估的結果為參照依據,確定相關人員的應急職責與程序,之后進行評定,形成完善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
二、現階段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存在不規范的現象。現階段,各級部門都建立了相應的事故應急處理機構,相關的生產企業也同樣建立了應急預案體系。盡管各生產單位與企業都建立了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但因缺乏專業性的指導,進而使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存在一系列問題,如不符合相關規定中的標準與要求,應急程序過于繁瑣難以操作,體系中的安全要素不全,一些銜接的部位存在漏洞等。此外,還有一部分生產組織、機構以及企業仍沒有構建相應的生產安全事故管理體系。同時,事故管理體系缺少預演,無法獲得相應的檢驗,因此不能及時地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與漏洞,進而無法對管理體系與預案進行及時改進與調整,為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穩定地操作與運行造成影響。(二)基層組織缺乏統一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架構。由于一些生產組織、機構以及企業并沒有對應急組織的權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導致應急組織的權力與職責不明確,面對突發事件時只起到簡單的傳達作用。其在突發事件以及其他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職能與作用并沒有及時、順利的開展,使得應急預案的及時性無法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
三、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進行有效改進應采取的策略
(一)進一步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組織的架構。進一步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的組織架構進行完善,不僅要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還要將應急管理工作吸收到安全生產的領域中,并進行更為全面、深化的改革,從國家層面開展,逐步向市(縣)、街道(鄉鎮)、行政村和社區等基層進行深化與推進,打造能夠貫通上下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體系。同時,各層級單位應建立權責分明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對權責進行更為明確的劃分,并充分發揮監管、引導與協調的作用,確保應急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二)建立科學、合理的應急預警機制。預警的目的是便于對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進行及早的預防與有效控制,并可以對生產事故進行有效的危機管理。因此,在構建預警機制時應遵循及時、全面以及高效等原則,以準確、客觀為基礎,以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為依據,并以實用性、可操作性為基本的出發點,同時兼顧各組織的特性。一個完整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警管理體系是由三部分構成,即外部的環境預警系統、內部的不良預警系統以及預警信息管理系統。(三)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的組織與建設。1.建立一支安全生產應急專家隊伍。應急專家隊伍的建設應遵循“建設、管理與培訓”三者相結合的原則,在突出其專業優勢下參與到日常的應急管理與全程決策工作中,通過對應急救援隊伍進行相關的管理,而深入了解救援隊伍的全面工作,做到“知己知彼”。在開展救援工作時,專家隊伍需要充分發揮參謀與協助的作用,并對應急方案進行及時、有效地調整,使決策指揮與應急處理工作更加專業化、合理化、科學化。2.加強應急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應按照“一專多能”的原則,培養一支門類齊全、素質較高的應急專業救援隊伍。如地震、危險化學品、防汛抗旱、道路搶通與運輸、海上與水上的搜救,以及通信與電力保障等專業化的救援隊伍。3.打造一支科研型的安全生產應急隊伍。拓展應急科研隊伍的專業覆蓋面,對應急管理的風險評估、檢測管理、預警管理、決策指揮,以及救援管理等關鍵環節進行管理與執行,以便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四)完善并優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預案。事故應急預案在應急體系中具有極為關鍵性的作用,其對突發事故發生前、發生過程中以及結束后,誰負責什么、何時做以及策略與資源準備等進行了確認,是應急救援工作可以及時、有效進行的指引。各組織、單位在進行應急預案規劃時應以客觀的態度,并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各方共同參與的形式,對方案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論證。根據科學的編制程序,合理地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確定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預警機制與處置程序,為應急預案的進一步落實以及有效應用打下基礎。各組織、機構以及企業之間的應急方案要進行充分的協調與銜接,并構建動態的預案修訂程序。(五)大力加強基層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將生產一線作為安全生產應急處置能力構建的主要陣地,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應充分調動相關的人員進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演,依照應急預案規定程序與職責,全面地開展訓練活動。通過進行應急演練對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發現與解決,促使預案更加完善,進而提升預案的實用性與操作性。同時,增強生產一線對應急預案的熟練程度,借此提升相關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在生產的過程中所要面對的事故種類更加多樣化,情況也越加復雜,突發性極強,覆蓋面較大,而事故的應急活動又涉及到各個環節與領域,這些因素對日常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與指揮都帶來了諸多困難。為有效解決這類的問題,應建立起更加科學、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并對相關的操作進行規范化的實施。因此,現階段需要提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建設的效率,提高整體應急管理的水平。
作者:李穎 單位:中共遼寧省委黨校
- 上一篇: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研究
- 下一篇:建設工程裝修階段安全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10生產調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