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07-31 03:40:59
導語: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海綿城市的建設是解決我國城市水生態系統惡化的有效路徑之一,本文以武漢海綿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了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加大海綿體建設的路徑,有效利用城市郊區空間的具體對策,希望對武漢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海綿城市;海綿體;武漢
一、武漢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現狀
海綿城市指的是將城市比喻為海綿一般,具有良好的“彈性”,以很好的應對自然災害與適應環境的變化,可以實現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環。武漢市在長期的城鎮化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硬質鋪裝,改變了城鎮化區域原有的自然生態本底和水文特征。由于武漢市城鎮化之前的土地具有較高的入滲系數,大量的降雨可以滲入地下,而城市建設形成的屋面、路面、廣場地面等則基本不透水,使城區僅有很少量雨水能滲入地下,絕大部分形成地表徑流需要排出城區。但是,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城市擴張使城市原來設計的排水能力被大大超越,導致城區“逢雨必澇”;雨水被排出城區后,地面快速變干,缺少可供蒸發的水分,導致城區“雨后即旱”。城市建設引起的這種水文過程變化,又會導致城區水生態惡化、水資源緊缺等許多生態問題。武漢市在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不同的行業領域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政府在其中始終扮演著城市的決策者的角色,起著主導作用,充分發揮著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作用,科學的協調規劃、國土、道路、交通、園林等部門,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低影響、可控制的科學建設目標,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作為指導,將建設任務落到實處。各從業人員認真學習和嚴格落實各政府部門在建設規劃中確定的低影響開發控制的目標、指標和技術要求。
(一)城市“綠色海綿體”稀缺。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是導致海綿體逐漸減少的主要原因。城市建設用地的不斷擴大,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謀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無節制的開發土地。各種商業建筑越來越多,城市綠地不斷減少。在城市能夠吸收雨水的海綿體非常欠缺。房地產開發的速度太快,房價不斷上漲,許多人熱衷于房地產事業,城市水泥地面不斷增多。同時,政府方面也沒有注意到城市綠色海綿體缺失的問題,缺少相關的環境保護政策。所以,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追逐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一些解決不當的問題,勢必會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二)城市生態水系統不完善。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道路、廣場的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建設、城市自然水生態系統修復,雨水的收集、蓄存、凈化、利用、排放設施建設。這些建設內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海綿城市建設相當于一個龐大的城市水生態系統,首要問題就是如何通過這個系統把城市分散各板塊的水資源整合、利用起來。根據武漢市政府的目標,武漢市城市綠地在接下來幾年里需要突破37%,地下水供給量從326×104m3達到647×104m3,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持久的努力。因此,如何整合水生態水資源并將其形成功能性劃分明確的系統管理將是武漢建設海綿城市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三)城市用地緊缺。海綿體的建設必不可少的需要犧牲部分城市建設用地。因為海綿體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還原城市綠地的面積,通過自然生態系統再次利用雨水、存蓄、回收的功能。但是城市用地也是十分寶貴的,目前存在的交通堵塞、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都是城市建設用地不斷減少的原因。所以海綿體建設的另一個挑戰就是城市建設用地的減少帶來的相關沖突。武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人們旅游的熱點城市之一。旅游事業的發展也是武漢市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武漢市政府在保護風景名勝的過程中,也做出了許多努力。比如限制開發生態用地。武漢市在建設大橋和隧道時,遇到了很多阻力。城市的東部和西部的城市建設用地也十分緊張,存在著許多的人地矛盾。綜上所述,在海綿體建設的過程中,土地資源的爭奪也是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武漢市發展海綿城市的對策
(一)加大海綿體建設。海綿城市的建設,關鍵在于不斷提高“海綿體”的規模和質量。為了確保海綿體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功能,增加海綿體規模的方法主要有:將城市建筑用地的表面改成可以滲入的物質,增加城市綠色景觀,增加公園、植被等面積。恢復城市的綠地面積,還要充分的保護城市原有的生態系統平衡。對于受到損害的海綿體還要進行保護。提高人們保護海綿體的意識,認識到建設海綿體對武漢城市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二)整合生態水系統。城市整個生態水系統規劃,是將城市的雨水、污水、再生水以及所有水系統整合起來,形成致力于雨水蓄存管理、水資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環境改善,構建成一個有效、安全、無污染的生態水系統。生態水系統的構建主要圍繞水資源的節能減排、水污染控制解決、水環境生態改善展開進行,通過水循環再利用、控制污染源、改善生態等手段,使生態水系統得到良好的整合,從而達到建設海綿城市的最初目的。(三)合理利用城郊空間。在雨季,海綿體能夠充分吸收地表無法吸收的多余水分。在旱季,海綿體能夠蒸發水分,降低城市的溫度,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城市地區,而應該結合城市周邊地區的環境也進行海綿體的建設。武漢的地理環境周圍有大范圍的濕地等天然的海綿體。我們可以將城市周邊的山谷、濕地、山林綜合起來規劃。充分利用周邊的地理環境來舒緩城市用地的壓力。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方法來建設武漢地區的海綿體。此外,可以將山谷和山林地區沿著等高線建設水壩,在高處將雨水攔下,匯入地下徑流以這種方法來補充地下水。這種方法還提高了城市周邊地區水資源的積蓄功能。此外還可以充分的保護城郊地區的山體,儲備更多的水資源促進城郊植被的快速生長,減少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
四、結論
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城市地區,而應該結合城市周邊地區的環境也進行海綿城市建設。還可以修建蓄水池,將雨水通過綠地或植被將雨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位。因為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還原城市綠地的面積,通過自然生態系統再次利用雨水、存蓄、回收的功能。利用海綿體的形式多種多樣,對于受到損害的海綿體還要進行保護。提高人們海綿城市建設的意識,認識到發展海綿城市對武漢城市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謝菲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法商學院
參考文獻:
[1]周建國.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6.
[2]傅翔宇,李亞峰,王群.國內外海綿城市建設及應用現狀[J].建筑與預算,2016,(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