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法制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09 03:43:43

導語:道路運輸法制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路運輸法制建設論文

一、有法可依是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近幾年來,國家及各地出臺了很多道路運輸法律法規。2004年7月《道路運輸條例》頒布實施,緊接著交通部又出臺了一系列與《道路運輸條例》相配套的管理規章,為道路運輸管理提供了基本法規依據,是道路運輸法制建設的一大成果。由于我國道路運輸業正處在快速發展的新舊體制交替時期,道路運輸市場法制滯后客觀存在,道路運輸市場管理還有許多法律盲區。比如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及這幾年新出現的汽車租賃業,都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道路運輸條例》針對以上行業的條文也很籠統,缺乏量化、細化,執法人員不易操作。隨著中央大部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綜合運輸方興未艾,建立綜合運輸體系勢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國還沒有綜合運輸管理的法律法規,各部門分別依照本部門的法律法規制定發展規劃,實施行業管理,不利于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無縫對接。只有加快立法步伐,盡快建立統一、完善、合理的運輸行業法規體系,才能消除地域和部門封鎖,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均衡發展、密切合作,有效打擊非法經營,保護合法經營者及消費者的權益,為運輸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法制教育是重點

“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實施,也就成了一紙空文。道路運輸法律法規是靠各級運管機構的執法人員來實施的,執法人員能否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依法治運能否順利實行的關鍵所在。因此,加強對運政執法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和執法水平,建立一支思想好、業務精、能力強、紀律嚴的運管隊伍,是實施以法治運的可靠保證。運管部門要把法制教育作為運管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采取以會代訓、集中辦培訓班、崗位訓練、函授學習、業余自學等多種形式,對執法人員進行多批次、多層次的法制教育培訓。河南省新蔡縣運管局堅持新進人員必訓、新法出臺必訓、換崗移位必訓、出現執法人員過錯必訓、提拔任用必訓等“五必訓”,有效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法制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其經驗可以借鑒。要實施依法治運,還要增強道路運輸從業人員以及全體公民的法制意識。要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新聞媒體,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出動宣傳車、印發宣傳資料、設立咨詢臺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道路運輸法律法規知識,弘揚法制理念,彰顯法治精神。同時,也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高法制宣傳效果。比如舉辦道路運輸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法制建設演講比賽、執法比武活動、法制宣傳征文、法制文藝演出等,讓執法人員自覺做到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讓運輸業戶自覺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營造良好的依法治運氛圍。

三、執法理念要轉變

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歷史使命和奮斗目標。作為道路運輸行業的管理部門,要把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穩定和諧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變“官本主義”為民本主義,堅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積極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辦實事、辦好事,融管理于服務之中。在執法過程中,堅決克服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官老爺”作風,堅持規范執法、文明執法、人性化執法。要尊重執法相對人的人格,理解執法相對人的難處,耐心聽取執法相對人的陳述和申辯,積極為執法相對人出主意想辦法,反復宣傳有關法律法規,講明利害關系,使執法相對人明白執法人員是在維護國家和多數人的利益,最終取得執法相對人的理解和配合。堅持源頭管理為主,路檢路查為輔。在實施路檢路查之前進行調查摸底,準確掌握非法經營車輛的數量、車型、車牌號、活動規律等信息,開展有針對性的稽查,避免逢車必查,減少攔車次數。增加運政執法的科技含量,實施網上稽查、利用掌上電腦稽查,傾力打造數字化、信息化運管,減少運政執法人員與運輸業戶正面沖突。推行陽光稽查,查前告知、處理公開、查后回訪,認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建議,反復審查案件每個細節,發現執法有誤立即糾正,讓違章業戶心服口服。實行查處分離,避免徇私舞弊。開展聯合執法,防止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嘗試溫情執法,實行首次不罰,對首次違章經營者只批評教育,講明政策,不予處罰,促其自覺改正、守法經營。

四、監督機制要完善

運政執法人員能否堅持依法行政,是實行依法治運的關鍵。對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不能單靠執法人員的自我約束能力來約束,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建立健全內外約束機制,確保執法人員能夠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一方面,運政執法部門要有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監督執法人員的執法全過程,要建立執法過錯追究制度、預防職務犯罪規定、廉政建設規定、治理公路“三亂”措施等一系列執法監督機制,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情代法、以權壓法、放任自流、隨意執法及瀆職失職等行為,給予嚴肅查處,對造成重特大事故、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另一方面,在加強內部監督的同時,加大社會監督力度,聘請一些文化素質高、法制觀念強、有責任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知名人士以及運輸業戶代表任社會監督員,定期不定期地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認真聽取社會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要實行政務公開,通過開通運政熱線、設立舉報箱、發放意見表等多種形式,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社會監督員及群眾的舉報,做到有報必查、有查必果;對社會監督員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從而有效遏制執法人員吃拿卡要、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等違紀違法現象,確保各項道路運輸法律法規在實踐中得到落實,營造一個文明、規范、法制的道路運輸環境。

作者:龔紫單位:河南省新蔡縣道路運輸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