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消防法制建設的幾點建議
時間:2022-04-26 11:11:20
導語:當前消防法制建設的幾點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當前消防執法存在的亂象入手,并從法律層面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闡述了當前消防監督執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多年基層執法經驗,對消防法制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消防法;法制建設;建議
近年來,我國的消防行政執法工作進步明顯,在保障地方經濟發展,構建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從執法實踐來看,我國的消防行政執法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難點,有些方面還比較突出。因此,從根本上探索如何健全消防執法制度,深化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樹立和維護公安消防執法的良好形象,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從事消防行政執法的工作經驗和看法,對存在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1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執法中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
2009年5月1日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以下簡稱《消防法》)正式實施,自實施以來,消防部隊在實施消防執法規范化程度、執法質量和水平總體上都有較大進步和提高,但《消防法》的修訂是一個由寬到嚴、由松到緊的過程。在消防法制建設不斷進步的洪流中,不排除存在“人情證”、“關系證”、“利益證”等隱秘的“亂石暗礁”,近幾年發生的群死群傷重特大火災事故中,存在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
1.2消防監督執法干部隊伍不穩定
消防執法人員流動性大,隊伍人員很不穩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違紀違法案件時有發生。目前,從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人員絕大多數是現役干部,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法律知識教育的人員所占比例不多,許多新進入執法領域的執法人員法律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不強,到了單位后只能“抬頭看電線,低頭看煙頭”,到單位檢查只能發現滅火器過期了、電線零亂了、應急燈損壞了等等一些面上的火災隱患,檢查過程中發現不了問題,找不出問題,導致執法不夠規范、到位、嚴謹,隨意性大。一些干部執法觀失衡,導致枉法裁決、不公不廉,“法不正、度不直”的現象依然存在[2]。
1.3派出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亟待加強
《消防法》對派出所消防監督執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各級公安機關和消防部門也制定和下發了不少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的規定、規范和制度,對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的職責、任務、工作標準、監督檢查的內容范圍都有了明確、具體細致的要求,與此同時消防部門對派出所的培訓力度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派出所消防執法主動性不高,消防工作開展的情況差強人意。2015年“5•25”河南平頂山魯山養老院重特大火災事故為例,造成亡38人的康樂園養老院就是派出所管轄單位。
2改進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建議
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消防社會化發展進程,筆者結合消防執法工作經驗,對提高消防監督工作水平提幾點建議。
2.1增設消防行政許可年檢-注銷制度
《消防法》規定消防行政許可是終身追責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了執法人員違法違紀行為,但仍有不少人抱著僥幸心理頂風作案,執法不公,辦人情案、辦關系案、辦金錢案的違法違紀行為屢見不鮮,很多消防腐敗案件也是在造成火災事故后追責過程中暴露在陽光之下,發人深省。除此之外,消防部隊是現役體制,執法干部也是現役軍人,部隊作風養成就是服從命令,“服從”的觀念在執法人員心目中更是根深蒂固,有些領導干部把握不住底線,執法人員把握不了“原則”,最終導致集體貪腐。針對這種消防體制,個人建議取消消防行政許可,尤其是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終身制,改變為年檢-注銷行政許可制度。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2.1.1該制度是形勢需要和社會需求
年檢制度從法律角度將其本身并非一個獨立的行政許可行為。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為,年檢是依職權的行為;行政許可是一種事前監督行為,年檢是一種事中監督行為,是“行政檢查+行政處理”的復合型具體行政行為。出現年檢不合格的現象,可以法定條件的維持和是否存在違法行為雙重標準來審查被許可人的許可資格。筆者分析了當今需要年檢的行政許可類別,一共有104項年檢事項,其中普通許可40項,占38.5%;特種許可12項,占11.5%;資質認可36項,占34.6%;設施、設備核準8項,占7.7%;組織登記6項,占5.8%,從上可見,《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五種類型的行政許可,目前都有相應的年檢存在,其中以普通許可和資質認可中的年檢項目為多,分別占到38.5%和34.6%。雖然國務院于于2013年9月下發了《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目的在于簡政放權,但是針對的是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行政許可項目,而消防安全涉及公共安全,增設年檢勢在必行[3]。
2.1.2該制度是解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的有效途徑
2009年5月1日新消防法頒布實施以來,各級公安機關、消防部門積極推進消防社會化進程,突出社會單位消防主體責任落實,但是仍有很多社會單位消防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消防法制意識淡薄。筆者結合執法經驗,發現社會單位基本都存在重許可、輕監管的現象。體現在辦理行政許可的過程中態度積極,行為配合,但是在日常監管中注重經濟效益,忽視消防安全,消防法制觀念淡薄,對行政處罰不認同。增設年檢后,可使其改變“消防許可是一勞永逸的事情”的錯誤觀念,從很大程度上提高社會單位主體意識,使其由被動變主動,主動開展自查自糾,主動進行教育宣傳,主動開展疏散演練,從而提高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社會消防管理水平。
2.1.3該制度是消除動態隱患的有效方法
行政許可是一種事前監督行為,年檢是一種事中監督行為。因此,年檢制度對社會單位違規改、擴建內部結構,違規新增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等動態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具有有效的發現和治理功能。河南平頂山魯山縣“5•25”重特大火災事故中燒毀的彩鋼板建筑,就屬于取得行政許可后的新建建筑。增設消防年檢制度后,對于存在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已不具備消防行政許可資格的單位,注銷其許可資格,使其變成“黑戶”,生存空間減小,迫使其不得不主動消除火災隱患、停止違法行為。
2.1.4該制度是消防執法規范化的體現
前文提到消防執法人員流動性大,隊伍人員不穩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些給執法腐敗提供了滋養土壤。實行該制度變相分化了執法責任,督促現任執法干部認真落實“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使消防安全責任與執法人員個人利益、政治待遇掛鉤,增強執法人員的責任感。同時,通過注銷行政許可,可以讓“人情證”、“關系證”、“利益證”以及體外循環等非法證無處遁形,從而保護干部,消除隱患。
2.2增加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執法權
據了解,公安派出所執法權力小,項目少。目前河南省消防總隊實施的《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規定》中規定公安派出所只能夠對違法個人實施500元以下處罰,沒有行政許可審批權。但是一個行政執法機關的權力和義務是等同的,權力少、權力小就意味著其整治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的能力受到限制,也就意味著其開展執法檢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嚴重的制約。在此建議增加派出所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權力和行政許可的審批權。
2.3進一步明確單位主體責任
《消防法》第二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和第二十八條等條款對社會單位消防主體責任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同時第六章也對社會單位的法律責任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對造成火災事故的責任追究只有在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一筆帶過。但是消防安全涉及公共安全,一旦發生火災就有可能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損失。筆者認為,對社會單位、個人火災事故的責任追究也應該進行細化。以此次魯山縣重特大火災事故為例,對于改建、擴建、裝修不申報的發生火災造成后果的,對于不認真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造成火災事故的應該如何追責等等。
2.4引進社會化管理機制
2015年“8•12”天津港特大惡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級領導作出指示批示,各級消防部門開展易燃易爆危險品單位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各類大型綜合性企業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特別是易燃易爆危險品儲存、經營單位的復雜性和專業性與現有的消防監督檢查人員的專業水平已經不相適應,要解決這種矛盾可以借鑒安監部門管理經驗,與社會安全評估單位簽訂服務合同,由其組成的專家團對單位進行檢查評估,對檢查出來的火災隱患移交消防部門處理。評估單位對檢查火災隱患負責,一旦發生火災可按照合同要求追究其責任,從而既保證了隱患排查的徹底性,也轉移了消防安全管理責任。
3結束語
法律是由客觀的社會物質條件決定的,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法律也在與時俱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因此,進一步增強消防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同時改進和完善消防執法方式方法,努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是當前和今后的重要課題。綜上所述,是筆者在基層執法實踐中形成的拙見,希望能夠為消防法律法規建設提供裨益,從而,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控制火災事故的發生。
作者:盧曦 劉丹 單位:河南省焦作市新區管委會西新區消防大隊 鄭州市消防支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9][S].
[2]張志強.淺析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5(1).
[3]劉瑩.與行政許可相關的定期檢查(年檢)法律制度研究[J].政府法制研究,2006(3).
- 上一篇:我國行政倫理法制建設論文
- 下一篇:水利設施運營管理的典型帶動與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