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研究
時間:2022-06-29 11:12:53
導語: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仍然是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短板。為貫徹落實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適應“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建設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做強滇中、搞活沿邊、聯動廊帶、多點支撐、雙向開放”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1]。為適應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加快構建云南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云南省正在大力發展高速公路,發揮高速公路交通的支撐引導作用。同時,云南省又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關鍵地區之一,是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敏感脆弱。高速公路的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如何協調高速公路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設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1云南省高速公路規劃建設概述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道網規劃修編(2016-2030年)的通知》,“十三五”期間,云南省開工建設國家高速公路15個1946km、省高速公路67個5240km,建成6000km?!笆濉蹦┢?,云南省通車里程將達到10000km,實現16個州市、125個縣市區通高速公路,“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聯”中的“兩縱兩橫”全線貫通、“兩環”全面建成,建成21條出省、5條出境通道。2021—2030年,加密提升,云南省高速公路全面成網,“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聯”高速公路網全部建成,通車里程達到1.45萬km[1]。云南省地形地貌復雜,山區占國土面積的96%,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遺產地、國家公園、重要濕地、飲用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數量多、面積大、分布廣,生態環境敏感脆弱。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設將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有必要重點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對云南省高速公路線路布局的制約,加強前期研究,結合現行國土空間管制的相關要求,探討高速公路建設中應注意的環境保護問題,確保線路布局順利實施。這也是云南省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中需要統籌考慮的現實問題。
2高速公路建設運行的主要環境影響
高速公路建設運行的主要環境影響是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高速公路建設可能占用或穿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典型珍稀瀕危動物棲息地、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等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區域,使穿越區域的生境破碎,減少區域生物數量,此外高速公路建設將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侵蝕等不利影響,誘發部分地質災害。其次,高速公路建設運營將產生交通噪聲影響、汽車尾氣影響、占用耕地資源的影響等。需要在規劃、建設和運營階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減少對生態環境和耕地資源的破壞,實現高速公路建設運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
3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的環境限制性因素及敏感問題
(1)環境敏感區問題。云南省環境敏感區眾多,由于“十三五”期間,云南省16個州市、125個縣市區通高速公路,中遠期還將加密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設無法回避大量不同類型的環境敏感區域以及物種遷徙通道,對高速公路網布局形成一定制約。例如在云南省部分高速公路環評審批過程中,出現了涉及環境敏感區及物種遷徙通道影響審批進度或臨時調整路線的問題。(2)生態影響問題。一般高速公路里程越長,穿越的生態系統越復雜、植被覆蓋率越高,其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就會越大。云南省的生態系統復雜多樣,高速公路建設占地直接破壞生態系統,改變生態系統內部空間分布的均勻程度和連通狀況,從而使整個生態系統背景體系的功能發生變化。高速公路穿越動物的自然生境時,建成后可能會對棲息地進行分割,阻礙大型動物的基因交流及生存繁衍,將加劇珍稀瀕危物種的減少甚至滅絕,例如西雙版納州、普洱市、紅河州部分區域高速公路建設對亞洲象物種交流可能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楚雄州、普洱市部分區域高速公路建設對綠孔雀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3)土地資源問題。由于云南省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日益緊張,而高速公路建設將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導致耕地資源的減少。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應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精神,在公路建設中進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引導集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云南省道網建設與土地資源協調發展。(4)地質災害問題。鑒于云南省地質災害強活動區較多,滑坡、泥石流、地震地質災害分布較廣的特點,公路建設項目無法避讓地質災害區。高速公路建設容易引發或加劇土壤侵蝕、泥石流、滑坡等環境地質問題。特別是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設中,高填深挖路段較多,由于土石方的大量開挖,破壞了巖土體的穩定性,以及公路兩側植被的分布,再加上陡峭的路塹坡度、不良的排水結構、以及水流方向的改變等因素,很容易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5)環境風險問題。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突發環境風險主要為交通事故導致的火災、爆炸和泄漏所引發的各類突發環境事件;運輸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車輛因交通事故引發的次生、衍生的突發環境事件以及服務區加油站油料發生泄漏,并由此進一步引發的火災或爆炸等惡性事故。這些環境風險對區域空氣、地表水和人口密集區或環境敏感區可能產生不利影響,需要在高速公路運營過程中建立環境應急預案。
4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對策建議
(1)建議云南省高速公路在規劃建設中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生態優先,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2]。規劃期,充分考慮云南地形地貌的復雜性和生態環境的敏感性,前期工作充分考慮高速公路環評工作,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的環境問題,運營期充分考慮環境風險,使規劃、前期、建設、運營密切銜接。(2)鑒于高速公路規劃的實施會對周邊的環境敏感區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建議對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高速公路進行線位調整、避讓與優化,避免或減輕對環境敏感區的不利影響。對于經過深入論證后無法避讓敏感區的,應提前開展環境影響調查,充分調查所涉及敏感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并制定替代方案或嚴格的防護措施,特別是高速公路對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區的影響還需要進行專項調查論證,就其野生動植物的生境和路網關系做詳細調查,明確路網建設是否占用野生動植物生境??刹扇≌{整開發時序、增加橋隧比、優化技術指標等方式切實降低對敏感區的影響。(3)高速公路項目設計階段,合理設計穿越森林和濕地地帶線路,應盡量避繞天然林特別是原始林分布區。設計及施工中,重視對雨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的保護,盡量避免大面積占用上述重要生態系統,盡量減少對主體生態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減少對重要生態系統的破壞。(4)在有野生保護動物特別是瀕危滅絕的珍稀野生動物活動的地區,可修建動物通道保護動物的棲息環境。由于設置動物通道所需的費用較高,所以使用這種措施的場合應先論證所保護動物種群的重要性和通過的需要性。為使動物通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通道兩側及上跨式通道的橋面上要實施適當的綠化,以增加隱蔽性。(5)土地資源已成為影響高速公路網規劃實施的重要因素,規劃實施過程中,建議采取充分利用既有線路、升級改造、根據實際需求確定高速公路的技術指標等方式做好優化,盡可能減少高速公路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占用指標,并與各縣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或下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6)充分考慮地質危害影響。涉及地質災害強活動區的高速公路,應開展受地質災害威脅較嚴重的區域的地質環境調查,加強選線時對地質災害區的識別,盡可能地避繞滑坡、崩塌、凍融、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突發型地質災害嚴重的區域[2]。建設階段應加強對沿線地質災害的監測和綜合治理,對沿線的地質災害進行治理,有效減緩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影響。建設運營期,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預警工作,對公路網沿線已有重要災害點和災害隱患點進行監測,適時監控其發生、發展狀況,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控制到最低程度;及時發現、及時治理可能誘發的地質災害。(7)嚴格按照《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云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文件的相關要求編制高速公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環境應急預案應確定工程全線環境保護目標,識別高速公路主要環境風險源,分析風險源事故環境影響,建立預警機制,確定組織機構、人員配置、應急原則和應急措施[2],為應急處置提供依據和準備。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應急措施應緊密結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實施,使規劃高速公路突發環境事件時能夠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處置,減少事故對環境安全的影響,降低事故風險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危害。(8)建議高速公路規劃單位適時組織開展高速公路規劃實施的環境影響跟蹤評價,針對存在的重大環境影響問題,采取補救措施,減緩規劃路網形成后的整體環境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道網規劃修編(2016—2030年)的通知[Z].2017.
[2]云南省環境保護廳.云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云南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布局規劃(2016-2030年)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Z].2017.
作者:楊通 邵捷 李增加 單位:云南省生態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 上一篇:急性黃疸型肝炎護理效果探討
- 下一篇:城市建筑規劃問題及對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