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青少年的個人品德建設
時間:2022-03-29 04:25:27
導語:淺析青少年的個人品德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實行“三位一體“的協(xié)調機制上,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2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方向。《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而學校要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在實際教學中,要想把思想品德課落到實處,就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二)發(fā)揮道德模范的引導作用,形成健康的社會風尚一個人怎樣才能把做一個有品德修養(yǎng)的人作為一種理想來實現(xiàn),最佳的途徑就是模仿道德榜樣,因為模仿無疑是每個人所固有的最深刻的人性。長期以來,我們大部分的人的觀點都認為,只有那些發(fā)展全面、全身煥發(fā)英雄本色的先進典型,才具有榜樣模范的教育效果,但是這種道德典范已經超脫于現(xiàn)實的生活,徘徊于青少年現(xiàn)實生活世界與精神世界之外,使青少年難以真正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認同這些榜樣。因此,那些生活在青少年現(xiàn)實生活之中,其思想言行能夠體現(xiàn)當代青少年的價值觀,能符合我國社會發(fā)展并對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起到影響的人,應當成為當下生活中的青少年的榜樣。(三)注重個人品德修養(yǎng),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能力所謂道德修養(yǎng),主要是指個人在道德品質上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以及由此達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是道德活動形式之一,是個人自覺地將一定社會的道德要求和規(guī)范轉變?yōu)閭€人內在道德品質的過程,是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道德實踐。
1、青少年在獲取道德知識之后還要善于思考,“學而不思則周”,思考能幫助個體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斷,也是強化道德認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2、養(yǎng)成道德習慣人們常說,“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人要保持自己的道德良心,保護自己的道德良心不被日常瑣碎的生活所磨滅,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有利于體現(xiàn)它的行為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因此,青少年要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著眼,從最基本的文明習慣的培養(yǎng)做起,要把道德常識融入日常生活中,同時,青少年要樹立一個道德標桿,對事物和現(xiàn)象有明確是非觀念的能力,能夠真正的區(qū)分美丑善惡,不隨波逐流。3、付諸道德實踐道德與實踐是一體的,品德是生活中的品德,它來自生活的實踐,要學會在生活中發(fā)展品德。因此,我們要積極主動參加學校或社會上舉行的五講四美教育等活動,對鍛煉健康的心理、愉悅的情感的形成將產生良好的影響;多觀看愛國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閱讀愛國主義內容的書籍,唱愛國主義歌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能動作用,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在道德實踐中強化自己的品德信念。
本文作者:丁貝貝工作單位:鄭州大學
- 上一篇:農村空心化下的社區(qū)建設探究
- 下一篇:石化企業(yè)在基層建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