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思考

時間:2022-09-09 09:16:15

導語: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思考

一、加強法制型政府建設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作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下設機構,代表政府對工程質量行為主體和實體進行監督,必須做到嚴格執法、依法辦事。

1.提高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高度重視依法行政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由監督部門的領導干部帶頭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組織共同學習國家、部委及地方關于建設行政執法的文件和國家強制性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條文,牢固樹立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質量問題和矛盾的能力。

2.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真正實現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執法是為民執法,為民服務,執法過程中既要體現執法的嚴格、嚴肅、公正、規范,又要不失文明。由于建設工程的特殊性,參建單位文化底蘊的不統一性,給執法帶來一定的難度,為了不起沖突、不出現矛盾,就要求我們在文明的氛圍下執法。同時,由于質量監督執法過程中會損害一些利益方,這也要求我們在執法時,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就是說,質量監督人員不得與參建各方形成利益鏈,以免執法不公正或亂執法。對此,我們對發現的個人將按照相關文件嚴肅處理,違法的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3.依法執法,全程監督。當前,我國的工程質量不斷提高,但仍存在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倒塌事故及工程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工程質量問題的發生,與我們的質量意識淡薄有很大關系。因此,必須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5號部令)要求,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工程實體質量和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質量檢測等單位的工程質量行為實施監督。監督模式由以前的定點部位驗收改為抽查、抽測和竣工驗收監督。在日常監督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不得參與對工程的評級、定位,不得充當“老大”、“質檢員”、“監督員”。工作嚴格按照5號令執行,做到依法執法。

4.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自覺接受監督。由于建設工程是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我們應拓寬群眾監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監督政府的權利。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對群眾舉報投訴、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調查核實,及時依法作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加強單位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及時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嚴肅追究違法違紀人員的責任,促進行廉政勤政建設。嚴格行政問責。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違法行政等行為,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直至行政首長的責任,督促和約束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5.促進公平,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充分發揮在化解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完善行政調解制度,對于出現的關于質量問題上訪的情況要科學界定調解范圍,規范調解程序,在國家賦予的權限內,力爭和平在調解層面解決,不走司法程序。既體現執法公正,又能體現執法的靈活性和親民性。

二、堅持群眾教育路線,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開展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一方面是維護建筑市場健康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打造服務型政府、保障用戶利益的具體體現。

1.首先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為人民服務,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作為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管理和服務上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和統一性。首先是監督即是管理,而監督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協調與服務,監督員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同時監督和服務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共同抓好工程質量,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2.加強業務培訓,提高上崗執法與服務的水平。工程質量監督是一項集法律、技術、經濟和行政于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屬行政和技術的監督執法。因此,監督隊伍素質的高低,執法能力的強弱是搞好工程質量監督的基礎。監督機構是工程質量認證的專門部門,它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新的形勢下,培養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建立監督機構的內部考核機制,充分發揮監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們提高整個建筑業質量意識,解決處理質量問題的關鍵所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需要體現出監督人員一定的執法水平,同時也要求執法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作為新時代的質量監督人員及領導人員,應該同時具備上述三個素質。

3.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在作出重大決策前,要廣泛聽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合理地保證工程質量,在合法的前提下堅決給予支持并堅決執行。對于違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條文的參建方堅決給予處理。

4.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法制型服務政府的同時也要求執法公正文明,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的同時要著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執法文明高效。對于工程質量事故,堅決要求整改,在對參建主體進行執法處理過程中要張弛有度,不得出現矛盾,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程序意識,嚴格按程序執法,堅持文明執法,不得粗暴對待當事人,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

5.推行政務公開,做到公開透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認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進辦事公開。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好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網絡平臺,方便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辦事。為了規范工作程序,加強執法透明度,我們將辦事程序在網站進行公開,方便辦事人員調閱,按統一規范辦事,體現了執法的統一性、規范性。同時將建設工程違章操作、質量事故等處理意見和通報上網,加強了執法的力度和嚴肅性。多年來,我單位把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的程序和所用表格張掛在網上,方便各方直接下載使用,規范辦公統一化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制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因此,必須增強責任意識,把推進法制型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以為人民服務為已任,把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作者:任黨輝 單位:鄭州市工程質量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