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資料現場指導工作思考

時間:2022-12-16 08:20:55

導語:建設工程資料現場指導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資料現場指導工作思考

一、理清建設工程的類別性質,做到心中有底

全面了解工程項目的性質,在心中把握好事前控制的尺度。一般而言,常見的建設工程分為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屋建筑工程兩類。其中基礎設施建設以道路與橋梁為主,房屋建筑又以工業廠房與民用建筑為主。作為一名城建檔案管理者,上工地現場前,就必須結合《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范》,熟悉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各自對應的工程資料有哪些,這些資料中的重點又是哪些。只有先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在工地現場指導起來游刃有余。其中,要重點熟悉如下兩方面工作:

(一)理清建設工程資料的形成主體及分類脈絡。根據《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范》要求,建設工程文件歸檔針對不同的形成對象,有其不同的產生文件的單位,建設單位形成的A類文件資料,按從立項至開工前的程序,所應具備的文件,即立項文件、建設用地拆遷文件、勘察設計文件、招投標文件、開工審批文件、工程造價文件及工程建設基本信息文件。監理單位所形成的B類“三控兩管”文件資料,即質量控制、進度控制、造價控制文件、監理日常管理及驗證文件資料。施工單位按技術管理資料與技術保證資料形成C類文件資料及竣工圖D類文件資料;另外,建設單位為主,建設工程各參與單位共同形成工程竣工文件E類文件資料。只有理清上述工程資料形成的大脈絡,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各責任主體的責任有的放矢。

(二)針對工程項目的具體特點,要有針對性地收集好相關的重要工程資料。政府投資的大型工程,其立項文件比較多且復雜,有關立項的會議紀要及相關領導的批示就應作為立項文件的重要一項予以關注,很多項目反反復復開會研究,形成了多次立項意見性文件,這些多次研究形成的會議紀要或意見性文件也得作為該工程立項文件予以保存;工程施工圖經過審圖并出具了審圖報告,如果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了設計變更的,尤其是結構方面進行的變更,按有關規定須送重新審圖的,那么提出變更單位的書面意見、監理單位的簽署意見、審圖單位最后出具的復核或重審報告都必須作為資料予以保存;同樣,在監理資料中對引起重大變更及重要隱蔽的項目,也應形成相應的書面資料予以保存。

二、積極介入技術交底會,做到有的放矢

根據《建設工程監督導則》要求,在工程開工前,必須進行技術與資料交底工作。很多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已把城建檔案部門作為技術與資料交底會議的必須參與方參與此項工作。沒有參與質監部門技術交底會的檔案部門,也應在建設單位辦理報建手續時書面告知建設單位要單獨組織專門的工程資料技術交底會。在工程技術交底會上,城建檔案部門參會人員應做好下工作:

(一)明確建設工程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資料收集的范圍、要點、深度及責任。

(二)下達現場業務指導計劃書。房屋建筑工程的指導計劃書主要以基礎、主體、竣工驗收(以下簡稱“三大驗收”)時間作為現場指導的時間節點(見后附《建設工程(房屋建筑)資料現場務指導計劃書》);市政基礎設施如道路工程,可以以路基、路面、竣工驗收的時間作為現場指導時間節點。房屋建筑工程基礎驗收時,主要對建設單位的立項、報建等相關資料進行查驗;主體驗收時,主要側重對施工單位在各分部工程形成的各種資料進行查驗;竣工驗收主要查驗各方責任主體各自的質量評價(檢查)報告及相關報驗文件。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如道路工程,路基分部驗收時,主要查驗建設單位立項、報建等相關資料;路面分部工程驗收時,主要查驗施工單位各項性能實驗數據文件、原材料進出場記錄文件等;竣工驗收時,主要查驗各方責任主體各自的質量評價(檢查)報告及相關報驗文件。

(三)對聲像資料與要求移交電子資料的工程,需做好進一步的明確要求。聲像資料,必須向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明確拍攝部位及時間要求,尤其是有重大安全隱患或工程項目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必須做好聲像資料同步保存。有電子資料移交要求的,對電子檔案積累形成的格式、標準要向責任單位交待清楚。

三、現場把握關鍵問題關鍵環節,做到規范有序

在現場查驗工程資料時,如何判斷該資料是否完整、真實,筆者覺得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查驗各項資料之間的交串對口情況。建設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不但有施工單位形成資料,監理單位也會同步形成相關的監理記錄,這一點在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中體現得尤為突出,我們就是要從中找出各項資料之間的時間、記錄聯系,核實其交串對口情況。如在現澆砼結構件時,施工單位形成的記錄(資料)有:商口砼的入場記錄、坍落度的測量記錄、混凝土施工記錄、同養及標養試件的留置記錄;監理單位在該部位施工時形成的記錄(資料)有:監理旁站記錄,坍落度的復核記錄及監理日記。也就是說,對該現澆砼結構件的施工,我們可以從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各自形成的資料中可以查驗記錄(資料)是否真實,時間上是否一致等等。

(二)查驗資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各方責任主體之間的工作交流,一般是通過書面的格式文件進行的,且各方責任主體所用的格式文件都是不同的,我們就是要通過各方責任主體之間的書面文函,來查驗資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根據《建設工程監理規范》規定,監理單位使用的是A類表,施工單位使用的是B類表,各方通用C類表。監理單位在對工程項目實施監理的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是對施工單位使用的A類表。監理單位為某個工作內容給施工單位下達了《監理工程師通知單(A.0.3表)》,施工單位收到通知單后,對該通知單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處理后,也應該將處理結果采用《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B.0.9表)》這種格式文函向監理單位進行回復。也就是說,《監理工程師通知單(A.0.3表)》與《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B.0.9表)》是一一對應的,在實際工作是應該是配套存在的,缺一不可。我們就是要通過上述內容和方法,查驗各責任主體之間的資料是否準確、完整。

(三)查驗資料的程序性與法定性。資料的法定性與程序性俗地講就工程資料最后簽署意見的人(單位)合法性與程序性的問題。按《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分部工程驗收的組織是施工單位的技安部門,組織者是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那么對《分部工程驗收記錄》最后應該簽署的是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及蓋施工單位章,而非項目經理及項目部章。同樣,對竣工驗收形成的各類會議紀要、質量評價報告、竣工圖等等資料,最后落款的簽章應該是施工單位章,而非施工單位項目部章。當然,按《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分項與檢驗批的驗收,其組織驗收的是項目部相關技術人員,那最后簽證的是項目部章就行。也就是說,工程資料最后簽章的人或單位要按相關的規定來約定簽署,不能隨便視之,確保工程資料的程序性與法定性。

(四)形成規范的移交清單。工程竣工驗收會議上,城建檔案部門參會人員應該對照、查驗建設單位提交的工程項目移交清單,書面指出漏項、缺項項目,并要求建設單位按《城市建檔案管理規定》(建設部第90號令)的規定,在工程竣工驗收后三個月內,向城建檔案部門移交符合規定的工程檔案。四、加強技能更新,做好一線資料員培訓工作對成片開發及投資較大、工期較長的建設工程項目,城建檔案部門可以定期安排專人,上工地現場對一線資料員開展業務培訓工作。當然,有條件的城建檔案部門,還可以定期集中舉辦一些講座或資料收集觀摩活動,通過查驗已形成的資料,找出存在的問題,以加強對一線資料員的業務素質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資料收集積累水平。工程資料的現場指導工作不但是城建檔案部門的一項業務要求,也在樹立良好對外形象的同時,提高了對今后移交進館的工程資料的質量。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才能為城建檔案事業的發展再創新高。

作者:張麗娟 單位:湖南省常德市城建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