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探討

時間:2022-09-07 08:41:01

導語: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探討

摘要: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主張人應是有效合同的施工承包人,權利主張的標的應為承包人施工所完成部分,屬于發包人所有的適宜折價、拍賣的建筑成果,權利主張的范圍僅限于承包人工作人員報酬、材料款等實際支出的費用。其實現程序應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六個月內,并且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工程價款的前提下,于訴訟或案件執行過程中明確提出。

關鍵詞:建設工程;工程價款;優先受償

在建設工程實踐中,工程款不能及時給付已成為行業常態,這在造成建筑企業經營困難的同時,也導致農民工工資的拖欠而影響社會穩定。為解決工程款拖欠,已成為整個建筑行業棘手問題。為此,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就成為有力解決工程款拖欠問題的法律措施。

1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法律依據

優先權有一般優先權和特別優先權,而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作為特別優先權,是指法律所規定的承包人就承包人施工所完成的,屬于發包人所有的建筑成果優先受償的擔保物權,其實現無需通過發包人的給付行為,并且不僅可以對抗發包人,還可以對抗除商品房買受人以外的第三人。目前德國、法國、日本、瑞士等大陸法系國家法律對此均有規定。比如,《法國民法典》第2013條第4項就規定工程承包人等不動產特別優先權,此優先權是基于承包人修建并為發包人所有的不動產上,但僅限于承包人修建該不動產增加的價值尚存的部分。《德國民法典》第648條規定:建筑工程或建筑工程一部分的承攬人,以其因合同所產生的債權,可以要求定作人讓與建筑用地的擔保抵押權。工作尚未完成的,承攬人可以為了自己已提供的相應部分的報酬以及未包括在報酬之內的墊資,要求讓與擔保抵押權。我國《合同法》第268條規定:“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2002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及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裝飾裝修工程款是否享有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八條規定的優先受償權的函復》等對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的實現給予了進一步的明確。但由于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也是導致工程款拖欠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一個主要因素。

2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法律性質

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法律性質,在法律界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留置權說、優先權說和法定抵押權說。在工程建設中,在發包人未按約定支付工程款時,承包人對其所承建的建設工程具有一定控制權,如不申請竣工驗收;不交付建設工程,甚至占用建筑物。這種控制行為實際上是對建設工程這不動產行使特殊的留置權。建設工程合同屬于特殊的加工承攬合同,承包人享有留置權而優先受償。但是我國擔保法中規定的留置權標的物僅限于債務人的動產,可以對抗已消費的第三人。雖然將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解釋為留置權不無道理,但與現行法律規定及民法理論不符。如果將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界定為法定抵押權,但我國現行法律并無法定抵押權的規定,抵押權屬于擔保物權,法定抵押權也違背了物權法定原則。另外,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僅限于工作人員報酬、材料款等實際支出的費用,這與擔保法中抵押擔保的范圍很不一致。認為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性質就是優先權,如同船舶優先權、航空器優先權一樣。這種觀點與合同法及法釋【2002】16號文的表述一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概念之爭,也符合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

3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行使

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行使主體應是施工合同的承包人,不包括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雖然廣義的施工合同包括勘察設計合同,但是其勞動成并未直接物化為能折價、拍賣的建筑物或構筑物,而其技術成果的特定性也難以折價或拍賣。所以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的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實現條件難以滿足。對于轉包或非法分包的施工合同承包人或實際施工人是否享有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目前在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比如江蘇高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案件審理指南》中明確建設工程合同無效,人民法院不應支持;浙江高院和安徽高院司法實踐主要看是否完成合同約定且工程質量合格,在承包人或轉包人怠于行使此優先權時,就其承建的工程在發包人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可以主張工程價款優先權。其實工程合同是否有效是此優先權行使的前提,現行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并未明確賦予實際施工人工程價款優先受償的權利,雖然最高人民法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賦予了實際施工人直接向發包人主張工程價款的權利,發包人只在欠付工程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合同無效,發包人承擔的是返還財產和根據過錯原則賠償損失的責任,而非賦予實際施工人工程價款優先受償的權利。根據《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及《關于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行使此優先受償權之前,應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工程價款,行使此優先受償權時,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權利期限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六個月內。所以該工程應適宜折價、拍賣,承包人應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六個月內,在訴訟或案件執行過程中明確提出。同時在合同簽訂時,應明確催告的合理期限。

4結語

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主張人應是有效合同的施工承包人,權利主張的標的應為承包人施工所完成,屬于發包人所有的適宜折價、拍賣的建筑成果,權利主張的范圍僅限于承包人工作人員報酬、材料款等實際支出的費用。其實現程序應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六個月內,并且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工程價款的前提下,于訴訟或案件執行過程中明確提出。

參考文獻:

[1]寇學軍.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買受人的權利與商品房擔保貸款擔保權人的權利沖突與平衡問題研究[J].經濟師,2007(5):66-67.

[2]何紅鋒,張璐,馬俊達.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放棄的效力探討[J].建筑經濟,2005(6):61-63.

[3]宿輝,何佰洲.建設項目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轉讓問題的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0(1):52-54.

[4]劉亞晶.承包商優先受償權對外效力的理解與實務[J].建筑經濟,2013(5):48-51.

作者:朱紹奇 單位:宿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