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探討
時間:2022-08-02 11:06:16
導語: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綜合開發是我國對現有農業資源進行全面開發與利用的綜合性活動,同時也是我國制定的為促進農業發展的戰略性措施。鑒于現階段我國對農業經濟結構進行的調整,以及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發展現狀,就如何通過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來提升我國農業綜合開發應對挑戰的能力進行深入探討,以提升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項目管理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產業的基礎支撐,尤其是在當前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做好農業這一基礎產業尤為重要,水利工程是農業種植活動的配套設施,必須注重農田水利建設的質量管理,才能更好地提升農業收益。
1農業綜合開發概述
農業綜合開發主要是指國家政府為保護支持農業發展、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優化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提高工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益而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對農業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活動。這種活動的主要任務在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與生態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1]。
2農業綜合開發中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
與傳統農業建設項目相比,農業綜合開發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特點,其中最為主要的內容是相關基礎設施項目立項開發及項目管理,其主要表現在項目實施區域范圍、開發任務、項目建設內容、建設時間、具體項目收益、資金分配等方面。只有對相關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工作范圍、預算、進度計劃及質量標準等進行一定明確,才能最大限度上實現人力、財力、物力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而實現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目標。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項目內容,隨著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增多以及國家政府對農業相關配套設施資金投入力度加大,我國農業綜合開發也加大了對相應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的管理與監督。
3加強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重要意義
農業作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產業的基礎支撐,搞好農產業對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水利工程是農業種植生產活動的配套設施,加快這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必不可少。我國水利工程設施在運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總是存在設施總量不足、維修力度不夠以及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和制約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的健康發展[2]。對此,加強農業綜合開發中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對提高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的運用效率與質量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
3.1是推動農業基礎設施健康發展的重要路徑
長期以來,水利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是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農業綜合開發能夠通過對勞動手段及勞動對象的合理配置實現對相關項目生產條件的有效改造,進而促進地區農業社會經濟綜合發展?,F階段,我國農業產業經濟發展與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之間存在較大的供求矛盾,且在多個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很難適應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需要。上述這些發展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現代化農業及農業產業的優化轉型[3]。而通過加強對現有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業基礎設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綜合發展。
3.2是提升項目管理水平、設施服務水平的有效舉措
從根本上來看,農業綜合開發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加強水利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更重要的是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優勢以推動地區規?;?、地域化、專業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4]。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因項目管理頂層設計不合理、責任不清、重復建設而出現的諸多問題,以及因缺乏科學有效的項目管理造成的管理效率底下、監理不規范等問題,嚴重影響整個農業的綜合開發管理水平。對此,通過加強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能夠在為農業高效生產發展提供保障的同時推動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4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現狀
水利工程作為保障農業生產發展、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隨著近年來國家政府對其關注力度、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國農業綜合開發中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現狀及管理水平有所改善,但從整體上來說,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效率及質量有待進一步加強與完善。
4.1體制機制建設有待完善
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組織管理模式多以垂直管理為主,且在管理主體上以政府部門為主。在這種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影響下,我國水利工程基礎設施未能實現其自身的良性發展,甚至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設施運行效果不佳、效率不高的現象頻繁發生。與此同時,鑒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單一化與體制機制的不完善,部分水利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缺乏專業科學的資產經營管理,尤其是對工程設施設備的管理。
4.2項目運行及組織管理效率與水平有待提高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是農業綜合開發中的重要內容,一般情況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按照批復標準建設完成并達到可正常運行狀態后,通過工程項目的管理者、建設者與受益者形成聯合驗收組對已完成的工程進行驗收調試,在達到運行標準并驗收合格后正式履行移交手續并明確產權以及落實項目管護責任制,這也是農業綜合開發中所謂的工程移交管理。然而,在現實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由于工程移交管理的相關程序較為復雜、涉及到的部分、對象較多,這使得部分地區的農業綜合開發管理很難實現高效率運轉。尤其在多部門協調組織管理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協調管理成本較高,出現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難度大以及影響水利工程設施建設進度的情況。
4.3管理隊伍及管理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水利工程作為保障農業生產經營的一項基本設施,其大多位于農業發達或者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地方,而這些大多有基層鄉鎮部門進行管理與維護。受政績思想等因素的影響,基層鄉鎮部門領導易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出現錯誤認知,這在某種程度使得水利工程日常管理維護存在不到位的情況。在這種因素影響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隊伍建設方面也存在較大欠缺,尤其是對管理技術人才的日常培養、引進較為忽視[5]。
5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有效對策
5.1建立并完善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機制與制度建設
要想保障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健康持續發展,必然要從國家政府角度加強對相關管理制度與機制的建設,努力建立并完善農業綜合開發中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制度體系,能夠在日常工程管理中做到依法管理,真正推動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與科學化。農業綜合項目開發特別是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必須要有足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這要求項目相關方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關于實行建設項目法人制的暫行規定》《工程建設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針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多個過程進行嚴格的制度管理。例如,針對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申報事項,可以建立完善相應的項目篩選機制與擇優立項競爭招標機制,從制度機制建設保障建設項目的公開化與透明化。
5.2發展并創新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作為保障農業正常生產發展的基礎設施,在日常開發管理過程中要堅持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在對水利工程日常建設管理中要加大科學技術的應用,借助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實現對工程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要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或民間組織,開放水利工程監管渠道,加大社會公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等公共設施建設的積極性與力度,實現全員參與、全員監督、全員管理的新模式。
5.3加大并完善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作為農業綜合開發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大多數人的思想理念中,認為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僅僅是一項簡單的管理任務。然而,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涉及項目招標管理、資金管理、建設施工管理以及后期管理維護等多個方面,這意味著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需要方方面面的專業人才。對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要加強對相關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尤其是在工程施工隊伍的選擇建設上,要嚴格落實招標投標機制。
6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當前加強新農村建設及發展現代化農業目標指引下,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發展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要在采取多項措施強化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與質量的過程中推動我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萍.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60-61.
[2]柴愛霞.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139.
[3]李志.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有機結合[J].水電科技,2020(2):69-71.
[4]李輝.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管理探討[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9(2):79-80.
[5]谷海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路徑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13):124.
作者:何玉 單位:開原市水利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