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18 09:19:34
導語: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校企合作在網絡工程專業課程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學校針對網絡工程專業特點,結合校企合作,改革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建設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次五模塊三平臺”的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開展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網絡工程專業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技能為主要任務。由于學校教學及資源的局限性,網絡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就業市場的期望有一定差距。為此,我們對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了反復論證,對網絡工程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進行了大量細致的調研。以校企合作為背景,為了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我們對網絡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新的探索。
一、校企合作在網絡工程專業課程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
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將面向市場的新技術和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引入學校,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出科學的課程體系,使課程設置更加符合企業的職業需求。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優化課程設置,更新學校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補充教學資源,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通過校企合作,學生能夠實現與企業的近距離接觸,更早融入企業實際工作,獲得工作前的職業積累和項目經驗,了解更先進網絡工程專業技術,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得以提高,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校企合作的多種形式
我院積極探索了多種多樣的校企合作方式,目前開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一)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由我院進行市場調研,選擇合作企業,結合市場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并引入先進的、契合市場的課程體系。(二)校企合作班。由學校統一管理,在全校新生中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選拔,在我院招收校企合作班,如我院的“IBM校企合作班”。(三)教學過程參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結合市場需求和網絡新技術發展參與到我院的實驗實訓課程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過程中。(四)師資培訓。為了提高任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項目工程經驗,學校每年派幾位教師外出企業學習,使教師有更多參與工程的機會,學習到更新的網絡技術。(五)實驗室共建。按照“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由我校與企業合作建設、共同管理和使用實驗室。實驗室既可以建在校內,也可以建在企業中。(六)就業培訓指導。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定向培養和崗前職業訓練和用人單位推薦,這方面企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學生能夠獲得優質的就業崗位和較強的專業技能。
三、網絡工程專業實踐體系的建設思路
近年來,我院在學?!叭灰惑w”人才培養模式的框架下,對企業人才需求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吸取了其他高校校企合作的成功經驗[1-5],在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實踐,形成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網絡工程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從企業和市場的需求、成功案例、畢業生的反饋、企業的課程體系等方面來考慮。其中實踐教學引入案例式、項目驅動式、工作組協同等創新教育新模式,由雙師型教師和企業一線教學人員參與教學。實踐教學主要內容有:學科基礎實踐,課外開放性實驗,企業參與的實踐教學,學科競賽推動、創新創業推動、認證考試推動、教師工作室推動的相關實踐。在校企共同培養的模式下,根據網絡工程專業的特點,我們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工程設計和工程實踐能力,強化動手能力,突出企業培養的優勢。為此,我院采取了“3+1”人才培養模式,即3年在學校學習和1年在企業學習。在校的3年中,企業全線參與教學和實踐。大一,企業參與新生的專業介紹,對新生進行專業引導;第2學期學生到企業進行專業認知與實踐,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在校外實習基地指導學生完成第一個簡單的真實項目。大二、大三,學校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專業課程設計、實踐類課程置換,指導創新創業項目,指導學科競賽,安排專業見習,在企業實習基地讓學生了解網絡工程項目的整體設計和施工過程,更好地與專業學習相結合,進一步深入專業實踐。大四,全年整體進入企業進行專業實訓和專業實習,以及崗前職業能力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引入“雙導師制”,把企業實際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和內容。
四、網絡工程專業實踐體系的建設內容
網絡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是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未來職業能力的重要環節。我院經過多年探索,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三層次五模塊三平臺”(簡稱“3-5-3”模式)的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一)實踐教學體系三個層次。在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我們把實踐課程體系分為基礎課程實踐技能、專業實踐技能、專業綜合能力三個層次,每個層次包含若干個實踐環節,從專業能力培養提升至創新能力培養。網絡工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二)實踐教學體系五大模塊。針對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特點,高校要與企業融合,在體系上將專業實踐課程劃分為企業參與的課程設計、實訓實習、專業認證培訓、綜合訓練和以專業教師為主的課內實驗五大模塊。而見習、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創新實驗企業要深度參與。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五大模塊的具體內容如圖2所示。在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企業參與合作。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專業職業能力,我們把認知實習、專業實習、企業實踐、職前訓練和畢業設計幾個環節安排在企業中進行,企業教師進駐學校共同參與課程設計,引入企業項目開發案例,讓學生在不同層面和企業進行直接接觸,主要有以下幾個企業參與實踐環節。1.專業引導與見習。在新生開學時,學院邀請職業導師或企業老師,為學生做專業引導,從企業的角度介紹專業及方向。第2學期,學生用一周的時間進入企業實習基地,讓學生親手做一個簡單的真實網絡項目,并由此了解網絡工程項目的設計與施工過程。通過參觀、實際講解、動手操作和現場參與工程項目的形式使學生對網絡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其對專業學習的興趣,逐步樹立其工程化的思想,為后續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2.企業實習。在第7學期的后半學期開始和第8學期,我院會選擇性地安排學生進行至少10周的企業實踐。以企業實習基地為主,考慮學生專業方向與實習單位進行雙向選擇。在企業參與網絡應用系統開發和真實網絡工程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真正接觸網絡工程的每一個階段以及完整過程,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已具備一定的實際工程項目的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維護能力。通過與企業工程人員共同參與,讓學生真正做到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解決工程項目中的具體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獲得一定的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為就業打下良好基礎。3.課程設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課程設計就是企業技術人員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參與課程設計的教學和指導,指導過程按企業要求,時間通常為期1周左右,課程設計的題目一般為企業的實際項目。流程包。括基礎測試、課題選擇、企業式培訓、現場指導、項目驗收、成績評定,最后邀請項目經理為學生做設計總結、技術交流、專業方向引導。這種基于項目基于場景的課程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將理論知識進一步內化為能力。4.畢業設計。在畢業設計中,學生可引入企業實際工程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題目,或者使用之前在企業實習參與的課題直接作為畢業設計??紤]到對畢業設計過程的有效監控,我院推出“雙導師制”,每位學生由兩位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即企業方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這樣學生可以獲得更新、更接近市場的技術,更適應市場的職業能力。5.專業認證教育。目前很多企業很看重專業認證,專業認證相當于企業的崗前培訓,用人單位可以省略此環節,直接作為實踐能力的參考,所以企業對具有專業認證證書的學生通常給予優先錄用。為了提高就業率,為了讓學生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職業需求,即上崗就能迅速適應企業工作,我們與企業合作,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參加網絡工程專業認證培訓,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職業能力,同時其還能通過獲取資格認證證書,為將來就業提供機會。我院網絡工程專業已開展了CCNA、CCNP、RCNA、RC⁃NP、HCNA、HCNP、網絡工程師、網絡規劃設計師(國家軟考)等相關認證教育,通過認證教育拓寬了學生的就業面,提高了他們的就業層次。(三)實踐教學體系三個平臺。實踐平臺是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實踐教學體系以基本技能訓練平臺、綜合能力訓練平臺、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三個平臺(如圖3所示)作為支撐,其中基本技能訓練平臺由基礎實驗室、專業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三個實驗室10個實驗分室構成,主要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程的實驗實訓提供平臺;綜合能力訓練平臺主要由校內網絡中心實習基地與校外8家企業實習基地及校企合作實訓中心構成,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平臺;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主要由校內的6個校企聯合創新實驗室、ACM中心、教師工作室,以及相關的研究基地構成。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院先后創建了多個創新性實踐基地,如“軟件項目實訓中心”“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中心”“大學生ACM程序設計能力培養基地”“千鋒創客基地”“渥瑞達VR創新基地”“粵嵌眾創空間”“雪芽”創新團隊等校內創新研究基地。
五、網絡工程專業實踐體系的實施與保障
(一)實踐平臺建設。通過與多個企業在多個培養層面進行合作培養和管理,在校內建設創新實驗平臺,使得企業均能夠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在校外建立以工程項目為主導的實訓實習基地,讓企業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工程項目實踐的機會,既有利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又有利于降低學校辦學成本。我院通過建設多個聯合培養基地、數個專項實驗室以及校內創新實驗室構建校企合作創新實驗平臺。近年來,我院從專業和地域考慮建立了19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其中本專業校內實習基地3個,校內校企合作創新實驗室7個,校外實習基地有藍盾、眾元網絡、粵嵌、千鋒教育、藍狐網絡、中軟教育、中信教育、尚觀、渥瑞達等9個。(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由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師工程經驗不足、項目能力缺乏等問題。為了提升我院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我院每年派1~3名教師去企業進行工程訓練,參與企業項目的開發與實施,鼓勵教師通過企業學習將先進的技術和工程經驗帶入課堂,從而適應市場對網絡工程專業教育的新需求,把握人才培養方面的市場方向。另外我院直接從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中聘請兼職教師,擴充了師資隊伍,通過交流與融合,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升了教師的工程項目能力,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專業師資隊伍結構與專業建設結構之間的矛盾。
六、結束語
近年來,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我院在校企合作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模式與運行機制的探索性方面也上了一個新臺階,進行了企業參與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開展了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施,以及各種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新探索,形成了“三層次五模塊三平臺”的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在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胡德斌 彭小寧 張 文 單位: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上一篇:中小型企業網絡安全建設論文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小城鎮規劃與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