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科學與生產力的聯系

時間:2022-12-27 11:11:05

導語:當代科學與生產力的聯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科學與生產力的聯系

本文作者:姚嶸工作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一)科學技術與勞動對象的關系科學技術與勞動對象的關系就是與自然界的關系。自然界分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天然自然”是人們未曾能動地對它進行改造的自然。“人化自然”是被人們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和相應的生產工具進行勞動改造過的自然。人與“人化自然”的關系密切,并生活在“人化自然”之中。“天然自然”之所以會形成“人化自然”,毫無疑問,是通過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實現了“物盡其用”。而科學技術對實現“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轉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系列新興工業,如高分子合成工業、原子能工業、電子計算機工業、半導體工業、宇航工業、激光工業等都是建立在新興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2]84。科學技術與生產工具的關系馬克思指出:“勞動者置于自己和勞動對象之間,用來把自己的活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綜合體。”[3]203這就告訴我們:生產工具在生產要素中是媒介。生產工具是從勞動對象中轉化而來的。從一定意義上講,生產工具是存在于人腦中的觀念形態的科學技術的結晶、物化。因為生產工具的產生,離不開人腦的預測,更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事實已經證明,任何一種生產工具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從遠古至今,歷史上相繼出現的石器、青銅器、鐵器、兵器、機器、智能機器等,都是相應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大家知道,生產工具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質標志,是人類發明、探索、創新的直接意義所在。因為只有生產工具不斷改進、更新,并及時地運用于生產過程,才能把“人巧不如家什妙”的歷史佳話變成現實,從而推動整個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道理很簡單,生產工具是對各種生產力水平的“測量器”,同時也是不同社會形態的“指示燈”。而科學技術與生產工具的“測量器”、“指示燈”密切相關。經驗證明,科學技術與生產工具是同步發展的正比例關系。如以下公式示意:科學技術→生產工具→生產力→社會進步→新的科學技術。這個公式顯示了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這一因果相聯的邏輯關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才對“任何領域的每個科學成就,不管它是否已經實際應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悅”[4]372。

科學技術與勞動者的關系曾指出:“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寶貴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生產力要素中也不例外,人居于主體地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與科學技術的關系是決定與被決定、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沒有人,便沒有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產生、發展,達到的目的都是為了人,離開人的需要,科學技術的產生、發展,達到的目的也是毫無意義的。離開人,科學技術對于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的推動作用更無從談起。當然,作為生產力要素的人,他總是和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聯系的具體的人,“歷史上的勞動力,也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勞動者只有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豐富的生產經驗,先進的勞動技能,才能在現代化的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85形勢在發展,實踐在步步高升,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不掌握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人就不能與一定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就不能從事現代化生產,因而在現代化生產力的要素中,就不能實現“人盡其才”。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如果把話說回來的話,在人和科學技術的關系中,雖然人具有決定和支配作用的一面,但科學技術對人并非完全消極被動的,它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其標志是:第一,科學技術的發展,增強了人的腦力、體力和免疫力,提高了人的素質。使人由原來“必然王國”里的奴隸轉變為“自由王國”的主人。回顧歷史,在遠古時代是人口生產力階段,原始生產,人體是動力,占有人就占有生產力,因此產生了奴隸社會。當時的科學技術不發達,人就不能支配自然,相反被自然所支配,人是自然的奴隸。隨著勞動經驗的積累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鐵器發明以后,可以大量開墾土地種植,形成了土地生產力階段,由此產生了封建社會。從17世紀開始,不變資本成為重要因素,標志著進入資本主義生產力階段,由此產生資本主義社會。這時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不斷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使人們的思想不斷科學化,人類碰到的許多歷史之謎在科學技術面前迎刃而解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可以說,科學技術的重要特征是探索性、創造性。它不崇拜偶像,也不迷信權威,這是科學精神升華,此時掌握了科學技術的勞動者與昔日的經濟勞動者有了質的不同。現在腦力勞動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電子計算機、微機的使用,人腦的勞動也在為電腦所代替。勞動者無論是在體力上還是在腦力上,客觀上爭得了相當的自由和解放,并成為自然的占有者、支配者。第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益深入人心,促使了人們思維的科學化,激發了人們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當前人們尊重知識,尊重實踐,相信科學,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的精神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僅從自然方面獲得解放,成為自然的主人,這是不夠的;人只有從社會方面也獲得解放,成為社會的主人,才能激發人的全面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但是,在階級對抗的人剝削人的社會里,勞動者征服自然之日,便是他成為社會奴隸之時。這種情況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得以應驗。依據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發展總趨勢,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人類總是要提出并能夠獲得社會方面的徹底解放。人類的社會方面解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必要條件。人的社會方面的解放使“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己與社會結合的主人了”[5]323。人的社會方面的解放的根本內容是消滅剝削制度,使廣大勞動人民群眾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很顯然,這就是我們將來要實現的共產主義社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