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群眾文化品牌建設

時間:2022-11-13 03:57:07

導語:淺析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群眾文化品牌建設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政治的飛速發展,社會更加注重建設群眾文化品牌,并強化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此,相關部門應該注重全面帶動群眾文化的進步,建設群眾文化品牌。本研究以如何強化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為出發點,并在研究中了解到,目前我國在此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為大眾對群眾文化品牌認識不足、品牌定位模糊、群眾參與度不夠等。這就需要在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同時,充分利用并發揮現有資源的現實作用,切實調動群眾參與興趣與積極性,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宣傳力度。此為本研究提出了全方位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方案

從廣義角度出發,群眾文化為在社會發展歷程中,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從狹義角度分析,則群眾文化為有助于形成特定社會意識形態的組織機構與社會制度等。進入21世紀之后,群眾文化發展成為可以滿足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其主體為人民活動,形式多樣。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與管理下,群眾文化還包含文化交流、文化傳播等各種活動,這就表明,在社會發展領域,群眾文化所占地位十分關鍵,其不僅能夠宣傳教化、調節精神,還可以為凝聚文化、普及文化奠定重要的基礎。因此,建設群眾文化品牌就是保證群眾文化擁有更為特定的文化地位,使其成為代表城市文化發展水平的標志。

1強化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問題分析

1.1大眾認知不足。現階段,真正理解群眾文化內涵、熟悉群眾文化品牌的人數極少。另外,大部分群眾未能準確定位群眾文化品牌的意義,缺乏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觀念,并僅將文化作為發展經濟的附屬產品,忽視了群眾文化占據的重要地位。受此影響,我國部分地區的政府部門未將發展文化市場作為城市化建設規劃的關鍵內容,即未能充分體現出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對發展經濟所發揮的作用。因此,我國文化單位無法獲得健康發展的機遇,嚴重阻礙了其正常開展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工作。1.2品牌定位模糊。正是因為群眾文化品牌在社會、經濟、政治中的地位十分模糊,造成廣大群眾并不能高度認可現有的群眾文化品牌。例如,我國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傾向于采用表演節目的方式組織文化活動,進而銷售一些與節目內容相關的文化紀念品,便將其稱為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方式。然而,此種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方式并未能明確群眾文化品牌的定位,而大多僅是通過“新瓶裝舊酒”,迫使群眾接受文化品牌,不利于群眾文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1.3群眾參與性弱。為了達到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目的,部分地區所開展的文化活動忽視了群眾參與的重要性,而此類群眾參與低多的文化活動,極易造成群眾無法積極參與、關注、主動了解群眾文化品牌的含義。同時,如果群眾文化品牌缺乏群眾基礎與群眾支撐,無法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接受,則群眾將不能切實參與到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活動中。另外,文化部門與政府部門過分突出其在文化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導致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工作處于停滯狀態,或面臨夭折的尷尬局面。

2強化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對策

2.1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資源。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資源,需要政府部門、文化單位等堅持因地制宜的政策,注重提升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方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彰顯文化資源的優勢與特點。調查結果顯示,各地區將群眾文化品牌發展路徑與本土現有文化資源相結合,能夠提升群眾文化發展規劃的全面性。例如,云南的風土民情,越來越吸引外地游客,受此啟發,云南當地文化單位打造了歌舞劇《云南映像》,該作品憑借云南當地的旅游等文化資源,成功構建了具有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再如,代表廣西桂林特色的文化品牌為《印象•劉三姐》,此作品透徹地展示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并在發揮群眾文化品牌效果的同時,帶動了廣西桂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鑒于我國悠久的歷史,各個地區均擁有獨特的文化坐標,如名人故居、展覽館、博物館等。對此,當地政府部門可以利用現有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建設群眾文化品牌,記載挖掘歷史魅力與文化底蘊的過程中,樹立良好的群眾文化品牌形象,并提升當地在國內外的文化影響力。群眾文化的發展,為凝聚人心、推動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因此將文化品牌與當地文化的發展情況相結合,有助于實現文化、經濟的共同繁榮。2.2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人民群眾為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只有引導群眾參與文化活動,調動群眾的參與興趣與積極性,才可以真正發揮文化活動的意義與作用。由此可知,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亦離不開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因為將群眾視為文化活動的主體,可以保證文化活動內容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進而實現傳播文化的作用,且傳播與弘揚群眾文化為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目標之一。對此,我國部分地區開展了“百姓大劇場”“鄉村舞臺”等文化活動,從而提升文化活動的親民性,帶動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成為文化活動的主體。另外,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各地文化單位還可組織“紅歌會”“猜燈謎”等特色活動,此類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弘揚傳統特色文化,還能夠為傳統文化賦予新內涵。以文化活動創新模式與生活狀態為出發點,革新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與內容,可以保證文化活動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因此,在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注入群眾文化品牌的形象與本質特征,有利于確保群眾文化擁有力量的支撐。2.3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宣傳力度。在建設群眾文化品牌的過程中,軟環境的完善可以為群眾文化品牌提供良好、健康的輿論氛圍。對此,政府部門與文化單位需要加強群眾文化品牌的宣傳力度,保證更多的群眾、組織團體等感受群眾文化品牌的意義。例如,在組織文化活動期間,邀請知名學者、知名劇團等加入活動中,提高群眾文化品牌的影響力與知名度,為建設群眾文化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文化活動組織單位還可以充分利用報紙、電視、互聯網的新型媒體,大力宣傳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作用,堅持“走出去”的發展原則,加大與外界文化交流的力度,積極吸取其他地區文化的優勢,將之與自身群眾文化背景相結合,促使群眾文化品牌得到發揚與傳播。此外,政府部門還應在偏遠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品牌建設活動,其目標為在交通閉塞、生活質量差、精神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地區注入文化建設力量,通過群眾文化品牌宣傳,使得此類地區的群眾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與意義。

3結語

強化群眾文化品牌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文化資源,為全方位、科學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其亦為推動文化、社會、經濟綜合發展的重要任務。同時,為推動群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政府部門、文化單位等需要重視文化軟實力的作用,科學認識群眾的文化品牌建設過程的系統性,做到全面思考,調動群眾參與興趣與積極性,加強群眾文化品牌宣傳力度,以便引導群眾文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作者:郭亞玲 單位:甘肅省文化館

參考文獻:

[1]張樂.加強當前村級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對策思索[J].藝術百家,2013(S1):20-21.

[2]王殿宏,張平.檢察文化品牌建設與發展[J].人民檢察,2013(8):52-54.

[3]楊維紅.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策劃要點[J].社會科學,2015(9):00168.

[4]熊花.陶瓷文化資源整合視角下景德鎮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研究[J].陶瓷學報,2013,34(4):505-510.

[5]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把文化從城市“高地”流向農村“洼地”[J].求是,2014(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