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企文化建設綜述

時間:2022-12-14 04:16:58

導語:我國煤企文化建設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煤企文化建設綜述

本文作者:陳建華工作單位:山西中新上深澗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煤炭企業作為一種獨有經濟文化模式,可將其文化特征歸結為:1.煤炭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力資源是比其他各種物資資源更為重要的資源之一。培養、獲得、保留并有效地開發利用優秀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綜合競爭實力最重要的體現。更加重視人的價值,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表現。而企業文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過整合企業員工,充分發掘企業員工的潛能和創造精神,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未來的企業文化必將更具有人本精神,更加尊重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潛能的有效發揮。2.煤炭企業文化應該具有合作意識。在這里所說的合作具有特殊的含義:一是由于社會知識化和信息速度的加快,對企業的創新和反應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內部的合作將變得更加重要,對員工的團隊精神與協調意識將有更高的要求;二是企業要縮短響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速度,必須盡可能減少市場交易次數,縮短市場交易時間;三是隨著市場運行越來越透明化,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供應商,可選擇的范圍都大大擴展了,做出市場選擇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企業在努力獲得更高的市場回報率的同時,必須更多地考慮各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以更加合作的姿態面對社會,以實現“雙贏”甚至“多贏”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宗旨和目標,力爭達到顧客滿意、員工滿意、社會滿意。3.企業文化將更加強調組織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學習本來是文化發生作用的基本方式,建立起更加有效地學習機制,不斷培養和增強企業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將是企業文化發展的重要趨勢。

1.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實現國有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隨著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在產品上的差異不斷縮小,衡量煤炭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主要在于煤炭企業的文化管理。由于煤炭行業屬于高危行業,技術水平總體不高,透水、瓦斯隨時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在這些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因素和條件的制約下,保證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針對煤炭行業的特殊條件,建立針對性的管理要求,其中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就是其中之一,必須始終貫穿于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使企業可以合理配置和充分調動內部所有的人力資源,不斷地提高管理效能。2.完善和豐富煤炭企業文化理論研究。通過對企業文化本質與特征的深入探討,構建煤炭企業文化研究框架,完善和突出煤炭企業文化的研究范圍與深度;通過煤炭企業文化環境和因素分析,對煤炭企業文化管理目標做出定位,確定煤炭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為有效進行煤炭企業文化管理和明確了煤炭企業文化管理提供了理論基礎。3.建立煤炭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我國所面對的企業管理問題已經非常復雜,包括企業所處的社會經濟背景、企業的管理環境以及人性的表現形式,如何使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配置和使用更為有效等。企業文化成果取決于現階段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須建立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揭示企業文化定位的規律,為企業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提供明確的方向,為實現企業管理最高境界奠定堅實的基礎。

1.觀念更新貫穿大型煤炭企業文化管理的始終。觀念的更新始終是企業發展的戰略、經營管理模式及技術路線變革的先導。企業管理者應將觀念更新看成是搞好其他一切工作的條件,通過各種形式反復強調,并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將新的思想觀念貫徹到企業實際運行之中,使其成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其他員工自覺地認識。2.培育現代企業理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現代企業理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國有企業文化管理的一項歷史性的特殊任務,在思想上要實現由小農經濟向大規模產業生產的轉變,在作風上要實現由自由散漫向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轉變,在技術上要實現由簡單勞動向高度機械化、現代化的大生產轉變,解決先進的體制與較為落后的管理水平之間的矛盾,現代化的技術裝備與較低的員工素質之間的矛盾。實施人才培育計劃,造就大量的德才兼備的領導人才,培養專業技術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培養精通經營策略的營銷人才。3.不斷調整戰略,建立共同的企業愿景。優秀的企業文化應當能夠將員工個人的職業期望與企業發展的需要整合在一起,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個人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是高度一致的,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和忠誠度。這就需要通過制定宏偉的、切實可行的戰略和人力資源規劃特別是職業生涯規劃,在員工與企業之間建立起共同的遠景。根據企業需要和客觀可能性,進行戰略調整,每一次調整就意味著公司實力和潛力的增強,意味著公司對未來發展信心的增強,也意味著公司具有了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時企業的戰略的調整對員工有激勵意義,這將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4.構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新型用人機制。制度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更是企業內部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企業文化培育的內容。企業在用人方面必須根據工作需要和員工個人的實際能力自主用人,建立起競爭性的用人機制;分配制度充分體現效率原則,根據員工個人對企業貢獻的大小決定報酬,否則企業只能是行政事業型的經濟單位,不能真正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從狹義的“企業文化”上來看,對企業制度進行的改革就是對企業文化的變革,制度改革所涉及的內容,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所要達到的目標,歸根結底就是企業與員工應堅持怎樣的價值觀念、遵循怎樣的行為規范,什么才是企業與員工所應當共同擁有的,是企業與員工共同的利益所在。因此,如果制度改革所要解決的問題得到最終解決,所要達到的目標不能實現,企業文化就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企業化”的文化,企業員工也不是真正“企業化”的員工。5.創新學習型企業文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在于引進先進技術裝備的同時,結合公司具體的生產條件和管理狀況進行技術集成創新和管理集成創新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習能力,包括感知企業內外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并把握世界管理與技術發展趨勢的能力,消化吸收外來知識和技術為我所有的能力。因為,創新學習型組織是保持競爭優勢和持續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