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1 11:31:13
導語: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設先進的國防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增強國家文化實力的重要保證。作為構成社會系統基本單位的城鄉基層社區在國防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防文化建設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凝聚、培育、整合的功能。現實中由于對社區國防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足、保障機制缺位和城鄉發展不均衡等,造成了其發展的困境。新時代的社區國防文化建設應體現時代內涵,積極拓展新領域,充實新內容,開拓新思路。
[關鍵詞]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思考
一、重視國防文化建設在我國城鄉基層社區治理中的功能
社區是社會群體、社會組織聚集的區域。每一個社區都有自身的特質,每一個社區與其他社區存在共性,它們構成了社會有機體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群體存在形式。從某種角度來看,正是城鄉基層社區構成了我們所身處的宏大社會系統的基本單位。社區的各種關系和文化互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面貌。國防文化建設在我國城鄉基層社區治理中發揮著凝聚人心、培育精神、整合資源等綜合功能。對這些功能的重視和提升不僅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我國國民素質和社會發展到新歷史階段的必然趨勢。(一)發揮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凝聚功能。隨著市場化與城鎮化的推進,各種類型的城市社區與鄉村社區已經成為我國社會治理的基本單位,單位中國向社區中國的轉型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客觀事實。在社區國防文化建設中,既要重視通過內部力量來不斷豐富完善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內涵,同時也要積極向外部借力,利用社區內外的各種力量與資源來提升治理效果。盤活社區內部資源、激發社區內生力量,是推動社區居民成為國防文化建設主體,發揮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凝聚力的關鍵。社區加強同社區外部因素的有效銜接與溝通,能夠作用服務于更廣泛的人群。在城鄉基層社區治理的過程中,發揮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凝聚功能,構建和營造積極的文化態勢和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提升歸屬感,增強社區內廣大居民對國防的關切和以家國情懷為主要表現的責任意識,成為國防文化意義上的共同體,而且能有效提升社區人群在社區治理中的主動性和參與度。(二)加強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培育功能。在當前以政府為主導,市場與社會共同參與的文化建設互動模式中,社區文化建設對于推進社會治理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作為社會系統中的基本組成單位,城鄉基層社區在對所轄人群的特點和需求的把握和了解上具有天然的距離優勢和信息優勢。如社區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能全面掌握社區全體居民的性別、年齡、階層結構等基本信息。根據社區治理實際需要,通過調研和走訪,能精準定位居民的文化訴求,了解民心、民意,實時追蹤民眾的思想動態。另一方面,社區還可以發揮自身在社會治理結構中的獨特地位和社會網絡紐帶作用,利用行業文化與社區文化的結構式互補,走出去、引進來,與相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社會組織、區域內的部隊等實現優勢互補,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國防文化資源的優化、流動與共享,國防文化建設經驗的互通互鑒,從而提升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發揮自身的國防文化建設的社會培育功能。(三)提升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整合功能。城鄉社區國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是主流文化形態在社會基本單元的一種投射和體現,其本身不僅貫徹國家意志和主流價值導向,而且也承載著社會需求,體現著時代特點。社區文化也因其與群眾關系密切的特性,兼具了大眾文化、群眾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功能和特征,涉及和滲透到所轄區域人群的社會生活各領域,成為影響大多數成員的一種文化樣式。在當前的社區國防文化建設中,要在理念上對主流文化與亞文化、國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內在關聯和邏輯關系有客觀而全面的認識。正如2018年8月21日,習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積極提升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整合功能,建立符合社區特點的文化輸送渠道、文化互動模式、文化建設平臺,使以主流文化為導向的不同文化相融合,面向社區群體,基于可接受性將多元的文化介質與大眾的文化訴求有機整合,共同發揮作用。
二、我國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國防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足。由于當前對社區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足,使得包含于其中的城鄉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存在先天的缺陷。一些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行動浮于表面,社區工作常常依賴上級文件,自主性不高,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缺乏將文件精神與城鄉社區現實情況相結合的意識與能力,不能真正與國防文化建設與發展的實際需求對接,缺乏自身的特色和影響力,未能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基層社區在人員管理、資源配置、職能劃分等方面也存在無法匹配國防文化建設的各種需求的情況,如缺乏相關資源、缺乏專業力量、缺乏整合能力、工作效能低下、無法有效組織活動等。這些原因直接或間接地導致社區組織在國防文化建設活動中的主觀作為少、缺乏作為能力或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二)社區國防文化建設保障機制缺位。對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在思想上、認識上的重視程度不足和認識不到位,必然導致行動上務虛不務實。政策不到位、人員不到位、設施不到位、經費不到位情況比較普遍,保障機制缺位問題嚴重。社區國防文化建設不是簡單的拉拉橫幅、喊喊口號、發發傳單,舉辦幾次作秀式的活動。當前,一些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措施及其實施具有顯著的階段性、臨時性的特征,只為完成任務,應付檢查,不僅缺乏長遠的規劃,更缺乏科學的規劃與專業的管理。如果不能把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真正納入社區文化治理及其評估的范疇,就會缺乏實際的約束機制和全面的考評機制,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停滯不前是必然的。基層社區作為國防文化建設的組織者、推進者、參與者,應承擔主要的角色,但其實際作用的發揮卻因為缺乏積極響應的社會支持系統而受到限制,難以有效整合周邊的國防文化建設配套資源及覆蓋更多的人群。一些在各類國防文化建設活動中比較有想法、有特色、有作為的典型社區要么處于“孤軍奮戰”“孤立無援”的困境,要么陷入“唱獨角戲”“叫好不叫座”的窘境,無法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有利局面,對于進一步發展“心有余而力不足”。(三)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城鄉發展不均衡。從各種相關數據來看,一方面,我國城鄉基層社區在國防文化建設水平、可用資源等方面差距較大,城市社區整體狀況明顯優于農村社區,東部沿海地區優于西部不發達地區,發展的不均衡性顯著,地區差異大。這既是由長期以來城鄉基層社區治理的整體狀況決定的,也是由國防文化建設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另一方面,這種差距正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與實施,以非常快的速度縮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實施意見》的要求,2020年我國將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要達到98%以上。在設施建設和資源配套上,鄉村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完全可以將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作為依托,將自身的發展有機整合于其中,實現資源配置的共享與優化,提升基層社區基礎文化設施的利用率,從而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更好地滿足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
三、把握新時代我國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趨勢
(一)重視新時代社區國防文化建設新領域。1.強國強軍文化。重視國防文化建設,意味著需要不斷充實豐富國防文化內涵,使國防文化不僅表現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更應體現于國防活動中的個體與群體的外在行為文化和內在心態文化上。在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中,要緊扣時代脈搏,將強國強軍文化納入其中。圍繞強軍目標,創設積極向上的全民國防文化氛圍,發揮社區在文化建設中的強大凝聚與引領作用。在社區日常服務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的發展與完善作為國防文化培育的邏輯起點和線索,貫穿對公民愛國之心、衛國之志、報國之情的弘揚與肯定,使社區居民的愛國主義行為表現、國防責任意識表現成為社會生活中的常態與日常習慣。以發展建設社區國防文化為紐帶,使以愛國強國、愛軍強軍、擁軍參軍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文化、強軍文化更好地融入我國城鄉基層社區的建設與治理之中。2.國家安全文化。國家安全是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2014年,習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黨的報告中也多次強調國家安全。新形勢下的安全態勢和現實需求使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內外形勢日益復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大大增強。國家安全無小事,維護和保障國家安全是每一個國家公民應盡的職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國家安全文化有機融入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刻不容緩。社區國家安全文化的培育也應成為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重點領域。通過擴展社區國防文化建設的覆蓋范圍與作用人群,推進社區國家安全文化氛圍的營造,改變當前民眾國家安全意識的普遍缺失與麻痹,提升與促進基層老百姓的國家安全意識,幫助與引導社區居民牢固樹立“國家安全事關個人安危,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增強其對身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識別判斷和防范能力。3.軍民融合文化。信息化戰爭時代的來臨,使軍民融合在世界范圍內成為大勢所趨。世界主要國家越來越注重通過利用國家資源和社會力量提升自身的國防實力。習指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在當前的國防建設中和在未來的戰爭中都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二)開辟城鄉社區國防文化建設新思路。城鄉社區是參與社會治理的基層組織,承載著在基層繼承、傳播、發展文化的重大使命。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在社區落戶,離退休人員、待業人員、外地務工人員大量進入社區,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社區作為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對轄區居民進行組織、教育、管理的功能不斷完善,逐步成為轄區居民生活、學習、就業、娛樂的主要依托。社區在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與此同時,傳統的社區文化也正在面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介的挑戰。研究表明,城鄉基層社區國防文化建設需要恰當的與群眾聯系密切的載體。這個載體必須是具體的、鮮活的,是貼近日常生活的,而不是宏大、抽象和空洞的。在這個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國防文化建設的載體和傳播方式必須與時代要求相契合,既懂得依靠傳統方式,也勇于嘗試對新型媒介渠道的探索和利用,特別是積極發揮信息化技術條件下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借助于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海量、迅速、實時性的傳播形態為社區文化建設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平臺。通過引入社區紅色文化微信公眾號、國防文化APP、國防文化宣傳教育社區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形態,社區國防文化的傳播和表達方式將日益呈現出個性化、豐富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國防文化活動日益親民,其互動性必然大大增強,社區民眾對此的接受度也將顯著上升。
參考文獻
[1]王倩.城市社區文化營造:理論機理、現實困境與路徑創新———以上海市兩個社區為例[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7(6):53-59.
[2]遼寧省國防教育辦公室.加強社區國防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國防,2006(5):52-53.
[3]胡惠林.中國國家文化安全報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R].2000-11-3.
作者:李瑾 昝金生 單位:蘇州大學軍事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