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探討

時間:2022-06-22 10:59:01

導語: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探討

[摘要]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團隊建設的重要平臺,是促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有效載體。文章以輔導員工作室內涵為切入點,分析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必要性,從合理設置輔導員工作室、科學管理輔導員工作室和創建輔導員精品工作室等方面,提出利用工作室建設輔導員團隊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室;輔導員團隊;高職院校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教育要求不斷提升,教育對象不斷變化,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和自身發展都面臨著新挑戰。傳統的“單打獨斗”的工作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形勢,以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為主要方向的輔導員團隊建設更顯迫切。輔導員工作室作為輔導員團隊建設的平臺應運而生,輔導員工作室能充分發揮團隊作戰優勢,創新學生工作模式,促進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

一、輔導員工作室的內涵

輔導員工作室是把不同院系、不同年齡、不同專業背景但具有共同職業興趣和職業發展愿景的輔導員整合起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為落腳點,以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為導向,通過團隊內的資源共享、團結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促進輔導員專業化成長的團隊組織[1]。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能為輔導員搭建良好的學習、交流和科研平臺,促進輔導員的成長與發展,從而打造優秀的輔導員團隊,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

二、高職院校加強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1.有助于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教育與指導。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涵蓋大學生的思想、學業、心理、就業等諸多方面,被戲稱為“萬金油”,博而不精,很難給予學生專業化和系統化的指導和輔導。輔導員工作室則以某一專題方向為切入點,在不同的領域方向上求“專”和“深”,如大學生心理健康、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新生適應成長、黨團建設等,輔導員可以選擇某一領域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進行實踐探索和科學研究,將自己打造成此領域的“專家”,為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教育與指導,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茁壯成才。2.有助于為學生提供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內容瑣碎,工作邊界不清,整天疲于處理各種事務,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難以為學生提供深入細致的服務和管理。輔導員工作室根據輔導員的特長和優勢進行合理分工,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發揮輔導員的特長。這樣輔導員工作室可以細化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讓輔導員各司其職,力耕一方田,為大學生提供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解決大學生日常的困惑與問題,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2]。(二)有利于輔導員成長發展。1.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優質培訓和理論學習,通過專題講座、業務培訓、理論學習等方式,使輔導員在專業素養、知識體系、職業能力等方面獲取發展;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經驗分享和交流機會,通過“傳—幫—帶”促進輔導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使輔導員的知識和能力不斷提升,促進輔導員個人成長與發展。2.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研究和思考的平臺輔。導員工作室根據輔導員的興趣特長對其進行合理分工,引導輔導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提升自己在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逐步成長為這一領域的“專家能手”。同時,輔導員工作室積極營造“勤思考、愛鉆研”的良好氛圍,引導輔導員積極思考學生工作中的問題,并以學生工作中的問題為切入點,將問題轉變為課題,開展研究,探索規律,形成科研成果指導工作,不斷提升輔導員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水平。3.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展示和實踐的平臺。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展示自我風采和實踐育人理念的平臺。一是輔導員工作室根據輔導員的特長興趣分工,不斷強化他們的優勢特長,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展示他們的能力和才華;二是輔導員工作室通過工作室網頁、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大力宣傳和展示輔導員取得的各項成果,增強輔導員的工作成就感;三是輔導員依靠工作室資源和團隊力量開展工作和研究,形成個人特色的育人理念和科研成果,并將育人理念和科研成果運用到實踐工作中,指導工作,提高工作水平[3]。(三)有利于輔導員隊伍穩定。1.有助于增加輔導員的職業歸屬感。輔導員人事上歸院系管理,同時又受各職能部門的領導,這種交叉管理體制使輔導員處于多人用、少人管的狀態,使輔導員缺少歸屬感,進而導致部分輔導員人心浮動,把“輔導員崗位”當作跳板,找機會流轉到其他工作崗位,導致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輔導員工作室通過輔導員之間的交流溝通、經驗分享等,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有問題一起去面對,一起想辦法,不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讓他們感受到團隊的強大和溫暖,獲得情感和心靈上的歸屬感。輔導員工作室通過合理分工和專業培訓等,使輔導員的職業潛能得以挖掘和展示,職業能力得以發揮和發展,引導輔導員以專家型輔導員為職業目標,增強輔導員的職業歸屬感,從而形成一支穩定而有活力的輔導員隊伍。2.有助于增加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輔導員工作繁雜瑣碎、工作成果難以體現、社會認同度偏低等,使輔導員對自身職業價值認識不夠,喪失職業信心,不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想方設法地轉換到其他崗位,造成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學習、交流、科研、職業發展等創造條件,幫助輔導員確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使輔導員在工作中不斷實現職業價值,增強職業認同感。同時,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風采展示的窗口,展示輔導員的才華和成就,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增強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信心,愿意將輔導員工作作為奮斗終身的職業,從而增強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4]。

三、利用輔導員工作室推進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的對策

(一)合理設置輔導員工作室,打造專業化的輔導員團隊。高職院校要加強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做好輔導員工作室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合理設置輔導員工作室,將輔導員工作室作為打造專業化輔導員團隊的陣地。1.根據輔導員工作職責設置工作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將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分為九大類別,高職院校可根據輔導員九大工作職責設置輔導員工作室,如設置思政教育工作室、學業指導工作室、職業規劃指導工作室等。輔導員工作室圍繞特定的工作專題開展研究和工作,形成專門研究領域和工作特色。輔導員結合自身的專業、興趣、特長等確定研究方向,并選擇相應的輔導員工作室,以工作室為平臺深入鉆研職業領域,逐步成長為此領域的專家型輔導員。根據輔導員工作職責設置工作室有利于輔導員朝著專業化、專家化的方向發展,進而打造專業化的輔導員團隊。2.根據輔導員興趣特長設置工作室。高職院校根據輔導員的興趣特長設置不同研究領域和專業特色的工作室。輔導員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有的擅長處理危機事件,有的擅長處理日常事務;有的擅長心理疏導,有的擅長創業指導;有的熱愛教學,有的熱愛科研等。對此,輔導員工作室的設置要結合輔導員的興趣特長和工作需要,如設置教學創新工作室、理論研究工作室等。輔導員可根據個人的專業特長、職業興趣及職業目標選擇意向工作室,以工作室為載體開展工作和研究,不斷提升專業特長和能力,充分發揮并不斷強化專業優勢,向專業化方向發展[5]。(二)科學管理輔導員工作室,打造規范化的輔導員團隊。科學管理是促進輔導員工作室有序工作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科學管理既要有剛性的制度管理又要有柔性的文化管理。高職院校對輔導員工作室實現制度與文化雙管、剛性約束與柔性導向的互補,打造規范化的輔導員團隊。1.健全制度,強化管理。(1)制定日常管理制度。為確保輔導員工作室能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高職院校應健全輔導員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對工作室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包括工作室成員的準入和退出制度、工作室成員的工作職責、工作要求等。(2)制定考核制度。輔導員工作室考核制度要全面、科學,主要涵蓋工作室運行情況、工作室目標完成情況、工作室成果等。同時,要根據輔導員工作室的考核制度,制定工作室成員的考核制度,對工作室成員的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評獎評優相結合。(3)制定獎懲制度。為確保輔導員工作室有活力、有動力,激發工作室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高職院校要制定公平公正的輔導員工作室獎懲制度,表現優秀的工作室予以獎勵,表現較差的工作室予以懲罰,獎懲分明。同時,要根據輔導員工作室的獎懲制度,制定工作室成員的獎懲制度,表現優秀的成員給予獎勵,表現較差的成員給予懲罰。(4)制定運行保障制度。高職院校要制定輔導員工作室運行保障制度,包括經費撥款、場地提供、人員配備、監督指導等,為工作室的建設和良性運轉提供必要的政策、經費和人力支持,更好地發揮工作室的職能[6]。2.實施文化引領,促進管理提升。(1)用文化導向力促進團隊和諧。輔導員工作室要培養團結協作、樂于奉獻、勇于創新、敢于進取的團隊精神。發揮文化的導向力作用,將團隊精神植入工作室成員腦中,融入工作室成員心中,形成和諧奮進、密切配合、共同奮斗的良好氛圍,促進團隊和諧發展。同時,輔導員工作室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發揮工作室成員的能動性,激發工作室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用文化凝聚力增進團隊情感。輔導員工作室要制定建立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上、可逐步實現的共同愿景,引領工作室成員以共同愿景為奮斗目標,使工作室成員思想達成共識,目標達成一致,形成團隊向心力;工作室要注重加強人文關懷,促進工作室成員情感交流,化解工作室成員之間矛盾,增強工作室成員的歸屬感和集體感,使工作室成員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形成團隊的凝聚力。(3)用文化輻射力增加團隊活力。輔導員工作室要鼓勵工作室成員相互競爭、相互切磋,形成“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促進工作室成員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同時,輔導員工作室要注重選樹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輻射作用,鼓勵工作室成員學習先進、爭當先進,激發工作室成員的斗志與動力,激發團隊的活力[7]。(三)創建輔導員精品工作室,打造品牌化的輔導員團隊。高職院校通過創建輔導員工作室品牌和培養輔導員名師等措施重點建設輔導員精品工作室,推動輔導員工作室不斷創新,激發輔導員創先爭優意識,進而打造品牌化的輔導員團隊。1.創建工作室品牌。輔導員工作室品牌是工作室成員在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輔導員工作室要樹立品牌意識,利用工作室成員專業優勢和學校相關資源,通過團隊協作和優勢互補,圍繞學生工作中的某一特定領域進行深耕細作,開展學術研究及實踐探索,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學生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凝練特色,形成具有獨特性、創新性及專業特色的工作品牌,打造工作室的“名片”,提升工作室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團隊向著專業化、品牌化發展。2.打造輔導員名師。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名師孕育的搖籃,高職院校要緊密圍繞“名師”內涵做好文章,著力從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科學研究三個方面培養和打造輔導員名師。第一,引導輔導員術業有專攻,通過業務培訓、理論學習等,讓輔導員在系統掌握職業知識的基礎上,聚焦九大工作職責中的某一專業方向,深入鉆研該專業方向,不斷提升自己在該專業方向的知識,形成學術專長。第二,通過專題培訓、觀摩交流等,使輔導員掌握豐富的工作技巧,能夠嫻熟地處理各種學生事務,并在其基礎上深耕專業領域,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水平,將自己打造成該領域的“專家能手”。第三,鼓勵輔導員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依靠團隊力量,以工作室為平臺進行科學研究,并形成具有個人特色、有較高知名度和認可度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逐步成長為工作室的名師[8]。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成長與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是建設輔導員團隊的有效載體。高職院校要整合校內外資源,合理設置輔導員工作室并著力打造精品工作室,通過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理論指導和專業培訓,開展實踐探索和科學研究,有效提升輔導員的研究水平和工作水平,強化輔導員的核心競爭力,促進輔導員向專業化、專家化發展,打造專業化、規范化、品牌化的輔導員團隊,推動學生工作內涵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莫媛,張瑞,沈菲菲.專家化發展方向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培育與建設路徑探析———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7):26-27.

[2]張依寧,許濤,李余飛.輔導員工作室推動高校創新型學生工作實踐路徑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39):85-86.

[3]方晶.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構筑高校輔導員成長共同體[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6):241-242.

[4]藺旭鵬.高校輔導員自我職業認同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5):14-16.

[5]陸俊雄.輔導員工作室———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有效載體[J].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3(2):66-67.

[6]覃柳云.輔導員工作室: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的新動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8(45):17-18.

[7]陳東龔,葉凌飛,肖春珍,等.用文化管理引領和諧團隊[J].辦公室業務,2019(10):59-60.

[8]馮一秦,李建偉,宋志軍.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的內涵與培育策略研究[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18(3):100-101.

作者:花良鳳 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