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思考

時間:2022-09-25 10:01:44

導語: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思考

摘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是世界范圍內的先進管理技術,它可以對每一樣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市場進行有效的追蹤監管,可以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安全質量。本文作者認真分析了目前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細致的科學研究,探索了這一管理體系建設開展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對這一管理體系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

食品安全和環境惡化成了目前社會日益敏感的話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規模化生產在帶給我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用品極大的豐富的同時,對環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視,我們的食品安全也越來越令人擔憂,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的建設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它可以讓我們每樣食品都可以做到追根溯源,都可以做到有效的監管,大大的提高了食品的安全質量,解除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顧慮,從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所以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質量追溯對于振興鄉村的重要意義

三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就是振興鄉村戰略,這也是社會主義新時期農村經濟改革的戰略方向。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鄉鎮企業,加強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建設,對于振興農村經濟建設和諧文明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將信息追溯鏈提高到產業利益共享鏈的高度,有助于農業的振興。隨著網絡化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終端的普及,信息流的追溯可以帶動資金流技術流的匯聚,可以樹立農業品牌推進農產品質量,擴充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的供給。同時通過追溯體系的建設,可以極大的提高農產品經營者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范圍,積極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產業進入農業發展領域,從而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進而幫助農民提高生產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其次,追溯過程貫穿綠色發展觀念。有助于保持農村生態環境。隨著農產品產業鏈條的延伸,安全風險因素也在逐漸增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作為對農產品的來龍去脈都有明確的追蹤過程的技術手段,可以更好的促進農產品生產者的質量意識,將綠色安全的發展理念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從而可以帶動綠色農業的建設力度,減少農業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加強農業廢棄物以及包裝物的循環利用建設,帶動農村的綠色養殖業,從而能夠保持農村的綠水青山。再者,構建追溯目錄倡導誠信經營,有助于和諧文明鄉村建設。構建農產品經營者主體名錄是質量追溯體系的重要環節。通過對生產經營主體的注冊和產品名錄的管理,不僅促進了農產品經營者信息檔案的建立,使得農產品的家底明確、來龍去脈清清楚楚。也可以促進農產品的經營者與農產品緊密掛鉤,促使農產品經營者產生強烈的責任意識與質量意識,建立誠信經營的良好環境。同時,通過追溯目錄的建立促使農業生產經營者積極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幫助農民開拓眼界培養創新意識。

二、我國目前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建設概況

1.制度建設2015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在國家層面建立了食品安全質量追溯管理制度。并且國務院下發通知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以及國務院農業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建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協同體制,形成了以責任者與流向管理為追溯管理核心、以條形碼為信息載體、以完整的信息檔案為市場準入門檻,從而實現農業產品從地頭到餐桌的全程管理體系。隨后,農業部又印發了相關的文件,提出了加快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性意見。要求從頂層設計,社會統籌協調,建立健全相關的法規制度以及技術質量標準,并且建立統一的國家信息追溯管理平臺。2.制定標準結合國家農產品安全追溯管理的試點探索經驗,農產品的質量追溯管理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在加快步伐積極推進中。從國家標準層面出發,國務院了一系列關于飼料和食品方面的質量安全標準和行業通用原則,以及冷鏈運輸物流追溯管理的具體要求,而且對農業水產品、蔬菜、茶葉等提出了頒布國家標準的要求;從行業標準層面出發,農業部結合水產品質量追溯安全管理體系以及農產品質量追溯安全管體系的建設,了一系列關于水果、蔬菜、水產品,、畜產品、谷物等的操作規范;商務部也結合肉菜市場流通質量追溯體系建設,了關于肉菜市場流通追溯體系具體編碼規則;在地方標準層面,各地方也相繼制定了相應的行業規范和執行標準。3.部門促進目前,農業部在種植業產品安全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動物識別以及疫病控制追溯管理體系、水產品質量追溯安全管理體系、以及農墾產品安全追溯質量管理體系這幾個行業追溯安全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又啟動建設了合作開放、資源共享的國家農業產品質量追溯安全管理信息平臺,并且印發了相關的通知文件,指導全國在這一平臺上統一開展農產品的質量追溯安全管理。現階段,農業部已經在山東、廣東、四川等地區開展了追溯平臺的運行試驗工作。

三、當前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具體明確的指導針對于目前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受到餐桌安全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得到了提高,但是食品安全卻越來越讓人們擔憂。各地在中央的指導下,雖然根據法律法規在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工作,但是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強有力的指導,使得這一工作的開展收效甚微。在國家層面上,雖然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但是至今也未出臺具體的管理辦法和實施準則,國家的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現在也還在建設和試運營階段,技術細節、對接標準還沒有公布,從中央到地方的信息資源庫還沒有聯網建設,還不能有效的對接和資源共享。各地目前的工作開展都是在摸索中進行,基層地方各自為政,技術標準、運營規范都沒有進行統一。而就目前開展的工作來說,既缺乏政策的明確指導也缺乏技術的有力支持,更缺乏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雖然各個地區都率先進行了試點建設和運營試驗。但都沒有公布相應的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各地自建的質量管理追溯信息平臺因為和地區級的平臺技術標準不一樣而無法互聯互通,從而造成資源浪費。2.沒有良好的應用推廣環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浙提高,但這也就是相對于最近的十幾年而言,在這一較短的時期內由于人們傳統所固有的消費觀念和生產觀念還沒有有效的改變與提高,再加上傳統的低效高耗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嚴重影響了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運行與推廣。目前能夠開展這一體系建設的大多是具有現代化生產經營理念的集團化企業,而這一類型的企業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生產企業局限于思想觀念、管理水平、以及經營狀況,在短期內也不可能開展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而基層的農產品監管人員,對于如何建設追溯管理體系、如何具體開展追溯管理工作、對于管理工作中的重點以及難點等都停留在概念理解的層面上,而地方政府對于追溯管理的理解也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的執行上,還沒有做好具體的規劃與設計,更說不上對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地區經濟發展指標還是領導的指揮棒,價格仍然是決定老百姓的購買意向的重要因素,市場影響倒逼機制建設的格局尚未形成。3.技術研究力度缺乏質量信息追溯管理,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的先進管理理念,它需要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還需要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技術。在全世界來說發展不過20來年,在我國從概念的認識也不過僅僅十幾年。如何讓這一世界先進的管理理念在我們中國各地扎根開花,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試驗,尤其是全程追溯的具體實施環節和如何整合資源是這一先進管理技術的應用瓶頸。農產品安全追溯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需要集成條形碼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和信息網絡這些高精尖的技術形式,而且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更新。再加上我國的農業生產本身就基礎薄弱、鏈條又長、環節又多、信息量又大、技術應用水平相對又較落后,如何將這一世界先進的農業管理技術與中國的農業有機地結合,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整合階段,也需要一個全民改變觀念逐漸適應的階段。

四、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建設策略思考

1.首先要完善制度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的建設首先要從上層建筑著手,要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制度的監督作用。在地區層面上,要根據中央的法律法規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切實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要明確地方政府和企業以及生產者作為追溯體系環節主體的具體職責和義務。要在地區建立各地方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大一統的局面,由省級職能部門具體指導,各地方按計劃按目標分步進行穩步推進。要加快省級追溯信息平臺的建設,要規范對平臺的具體管理,要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與應用細則,要盡快出臺具有指導意義的追溯管理體系配套制度以及管理細則。要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信息數據,盡快實現與國家以及地方的信息平臺的對接,形成網絡化管理結構,切實保證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建設的常態化進行。2.構建激勵機制,擴展應用規模質量追溯體系的核心建設就是信息數據的采集和共享,而信息的采集需要達到一定數量的積累才能達到技術的運用。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倒逼的社會效應,促使生產企業自主自發的開展質量追溯管理體系的建設。國家應設立專項資金,用補助的形式刺激地方企業積極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促使企業增強追溯管理意識,建立健全相應的質量管理追溯制度,加強對生產環節的嚴格管控,建立健全責任明確的生產檔案,實行質量安全管理認證制度,并且在追溯體系推廣過程中,樹立一批追溯管理體系建設的典型企業,把他們打造成可推廣可學習的具體的經驗模式。要從政策和資金傾斜方面培養這些企業發展壯大,從而起到帶動和引領的作用。3.加緊技術研發,加快示范推廣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需要強有力的信息技術的支持,這就需要同互聯網技術研發機構進行深入的合作,加緊追溯信息環節的技術研發,用技術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要努力擴展追溯體系的深度和廣更,更要提高追溯管理的精度。要引進先進的信息生成和信息傳播技術手段,更要不斷的進行更新。要深入研發適用于農業各個領域的信息采集技術,要站在信息科技的前沿,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開放互動功能,對追溯體系進行動態化管理。持續研究如何降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成本以及應用成本。要切實加強試驗工作,用成功的示范帶動這一體系的建設推廣。要認準區域的農業生產發展優勢,先要在特色產品上做文章,從而為其它產業創出新路。五、結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逐漸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重視,特別是食品安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使我們餐桌上的每一樣食品都能做到來龍去脈一清二楚,可以解除我們生活中的后顧之憂,切實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成德.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的實踐與借鑒[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09):65-67.

[2]覃嬋,文良娟,彭飛榮,李玉明.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在分散農戶中的建立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9(27):13264-13266.

[3]王蕾,王鋒.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有效實施的經濟分析:一個概念框架[J].軟科學,2009(07):109-113.

作者:荊會云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