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分析
時間:2022-11-17 09:15:59
導語: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圖書館是充分利用數字處理技術與存儲技術來進行文獻資源管理的圖書館,它通過不同的載體與數字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加工、存儲、跨境輸送與利用,是集虛擬性、便攜性、大規模、智能化與數字化的多媒體分布式信息系統。[1]近些年,隨著信息的集聚與互聯,越來越多的信用服務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給數字圖書館的變革與創新帶來了新機遇。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利用各項信用指標與共享信息,構建用戶信用體系,有助于提高數字圖書館的信用服務水平,為數字圖書館創造更加智能、互聯的建設環境。同時,用戶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對數字圖書館各個系統與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也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筆者就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體系建設的特點、價值、構建方案以及策略進行研究,對于促進信用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及其特點
1.1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是區別于傳統圖書館針對實體讀者設置相關信用管理,提供線下信用服務的更具智能性的“線上+線下”的數字化信用管理系統。它依據數字化多媒體分布式信息系統獲取、收集、加工與處理用戶各方面信息,主要針對用戶在利用數字化資源過程中出現的違反信用管理條例的行為,諸如上傳虛假信息、規避管理監督、惡意上傳病毒、損壞數據庫、違法傳播數據、侵害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建立管理和監督機制,旨在保障用戶信用活動規范發展與數字圖書館服務協調高效發展。[2]它與地方、行業或國家信用監管部門的信用信息同步,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管理與監督,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信用守信機制與失信懲罰機制于一體的服務管理體系。1.2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的特點。信息互聯技術的更新與應用,改變了數字圖書館服務環境,用戶信用服務體系也在不斷進行內容、形式的創新,呈現出多元化、規范化、平等化、創新性等于一體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①用戶信用體系建設內容更加多元化。數字圖書館引進國外先進信用規范標準,進行了內容的設計,推出芝麻信用免押金服務、異地信用跨區借還服務、信用等級尊享服務等內容。②信用體系建設流程更加規范化。根據相關信用法規確定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流程的規定,實現了信用體系建設的規范化。③用戶信用服務更加平等化。數字圖書館根據用戶的信用記錄與表現,開展各項信用借還與服務工作,能進一步保證用戶服務的平等與公正。④信用體系建設平臺更加智能化。依托當前智能技術與數據共享端口,數字圖書館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
2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的價值
在數字信息共享的大環境下,圖書館各項服務信息朝著公開化與透明化方向發展,加劇了對各項信用指標的需求,需要數字圖書館加強用戶信用體系建設。2.1體現用戶的平等性與公開性。用戶信用體系建設,本質上在于做人的工作,應以用戶的服務體驗為主要出發點與立足點,面對的是圖書館的所有讀者,人是圖書館信用建設的第一因素。[3]目前,很多圖書館通過建立用戶信用數據庫,錄入與導入用戶的信用消費信息,進行信用的評級與管理,加大對于信用的監管力度,展現了用戶信用信息的平等性。其次,用戶信用體系建設,強調的是數字圖書館對于所有用戶在館消費與借閱記錄的管理,借助信用服務體系,圖書館制定相關規則與權限,建立信用懲罰與賠償機制,保護了用戶個人信用的流動與共享,也保障了用戶信用管理的公開性,有利于鞏固用戶對于數字圖書館信用管理的信任與支持。2.2提升數字圖書館服務效率。數字圖書館的信用管理,隨著互聯網數據的更新與共享,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無形中提升了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效率。首先,被用戶信用授權的數字圖書館根據信用信息進行用戶的分級與權限設置,為數字圖書館進行用戶管理提供了劃分依據與標準,簡化了前期準備工作流程;其次,用戶根據自己的信用積分與信用額度享受不同的信用服務,保證了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的良性循環與正常運行,用戶如果違反信用額度規定或違反圖書館相關管理規則,數字圖書館可及時進行網上信用維護與記錄,約束了用戶的行為,降低了數字圖書館資源管理的難度與違章幾率;最后,數字圖書館依托現有的智能人才與技術,不斷進行用戶信用的更新與完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與時間,為開展其他服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升了整體服務效率。2.3緩解國內用戶數字信用危機狀況。當前,我國的數字信用管理與發達國家相比,依舊呈現落后的狀態。發達國家依靠開發智能信用服務管理系統與信用互聯機制,建立了全方位的信用服務網,為相關服務產業營造了全方位、多體系、智能化的運行信用環境,增添了發達國家的信用服務競爭優勢。當前,我國的信用網絡雖然較之前的發展有了較為顯著的改善,但國內的相關信用危機依然存在,信用服務狀況依舊急需改善。數字圖書館開展用戶信用服務體系的構建工作,能夠融合數字圖書館的人才與管理優勢,開發網上信用管理服務平臺,為國內數字信用服務網絡與平臺的構建提供借鑒。[4]同時,構建用戶數字信用體系,能夠約束部分用戶的行為,為其他行業的服務設置提供參考,緩解國內用戶信用危機狀況。
3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方案
在明確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的特征和現實價值的基礎上,科學設計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方案,是促數字圖書館信用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數字圖書館管理和服務質量的必要步驟。3.1明確信用定位,確定基本職能。構建用戶信用體系,首先要明確數字圖書館的信用定位,并根據定位確定自身的基本職能。數字圖書館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員,主要承擔著輔助社會成員進行信用管理、完善相關信用信息的作用。要建設用戶的信用體系,必須認清這一點,充分利用社會信用體系的優勢與資源,建設數字圖書館自身的信用服務體系,明確自身的定位。要根據自身的信用定位,確定與發揮自身的基本職能,積極配合各相關部門的管理工作,減少信用建設過程中的失誤。同時,數字圖書館的基本職能主要包括貯藏職能、流通職能、加工職能、教育職能、服務職能等,建設用戶信用體系,必須分析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定位與價值,確定數字圖書館的首要職能,協調處理好相關職能與首要職能的關系,為構建用戶信用體系做好準備工作。[5]3.2明確發展目標,制定階段細則。要確定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目標,制定階段性細則。一般而言,數字圖書館進行信用體系的構建,總是希望達到以下的目標:一是增強用戶的信用管理意識與守信意識,為圖書館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二是控制與減少館藏資源的損失率,提升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三是豐富用戶服務的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增創圖書館社會效益;四是完善用戶信用信息,輔助國家信用信息資源的管理與建設。[6]根據以上發展目標,制定數字圖書館階段性建設實施細則(如圖1),將信用體系的建設劃分為研究、試用、發展、完善4個階段,并根據具體的階段目標,合理規劃與制定實施細則,做好用戶信用體系的核心工作,創新與完善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3.3健全共享機制,實現信用互聯。數字圖書館要健全信用共享機制,實現用戶的信用互聯。構建信用體系,數字圖書館要注重內部與外部信息與資源的互聯互通與數據的及時更新,培育共享意識,構建共享機制,保障信用資源的共享。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要開展行業信用聯盟,通過積極探索共享模式,增強與公安、教育、法院、檢察院等公信機構的合作與聯系,充分融合公信部門的信用資源優勢,打破圖書館用戶信用信息完善受限與閉塞的處境;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要全面建設聯動協作工作機制,培育館場工作人員的信息共享互聯意識,增強各環節的聯系與溝通,保證信用服務工作的無縫銜接。數字圖書館在明確工作職能與階段性細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信用數據的互聯互通,有利于增強用戶信用體系構建的信心。3.4開發信用平臺,完善信用考評。要通過開發信用平臺,做好用戶信用考評的加工與記錄上傳工作,保證信用體系的權威性與公正性。信用平臺的開發,需要相關的數字技術智能人才進行館場用戶信用的考察與實地巡視,在了解影響相關信用體系構建工作的因素與數據的基礎上,定制針對性的信用平臺運行準則,以此增加數字圖書館信用服務的專業性。同時,用戶的信用考評也關系到實際可享受到的信用服務與資源的查閱權限,完善相關信用考評機制十分重要。數字圖書館要引進與組建信用平臺開發與信用考評協作小組,設置圖書館信用查詢網站與信息展示板塊,借助輿論與大眾監督的力量,提升信用平臺建設與信用考評工作的規范化水平。
4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策略
數字圖書館正處于用戶信用建設的攻艱期,為更好地開展用戶信用體系構建工作,應側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4.1統一信用標準與參考指標。用戶信用體系的構建,必須能夠體現出用戶信用數據的實時性、公開性、權威性與公正性,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數字圖書館必須要統一信用標準與參考指標,保證各環節信用信息的統一與互聯共享。制定統一的信用標準,圖書館需要組建管理部門,參加國家信用標準工作委員會開展的信用標準與指標的制訂和修訂工作,選派權威專家進行實地學習,根據圖書館的自身情況與用戶信用建設特點,進行信用標準的設定。同時,對于信用信息的獲取與加工,必然涉及用戶相關因素,如了解用戶家人和朋友的征信狀況、失信行為的具體原因及彌補措施、信用積分的狀況等,綜合用戶各方面情況,保證信用標準與參考指標的一致性,保障信用體系建設的公正與公平。4.2借鑒先進信用體系建設模式。相較國內信用體系,國外已經具備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運行模式。數字圖書館要借鑒國內外市場成熟的信用體系建設模式,吸收其建設用戶信用體系的先進經驗。國外信用體系建設,一般與發達的教育、金融、就業、出行等關聯,將個人利益與整體社會利益掛鉤,將個人信用的維系建立在全國整體信用維護的基礎上,借此加大對于個人信用的管控與監督作用。數字圖書館要學習這種互聯思維,將各類信用建設與用戶切身利益密切聯系起來,如增加信用積分與受教育權限、與銀行借貸款數額、與出行方式的選擇、與就業范圍等相聯系,完善用戶信用考評機制,激發用戶對于信用維護的自覺性,減少圖書館管理的運營成本,提高信用體系建設的效率。[7]4.3發揮政府牽頭政策監管作用。數字圖書館建設用戶信用體系,學習國家信用建設經驗,也要發揮政府政策監管的作用,政府要為數字圖書館提供政策與制度上的保障。一要提升政府在數字圖書館管理與建設中的地位,建立政府主導的組織、協調與策劃信用建設委員會,為用戶信用建設提供理論支撐與方向引導;二要在信用委員會的指導下,頒布相關管理條例與規章,增強數字圖書館信用監管與數據錄入的合法性與公正性;三是政府要積極進行數字圖書館用戶信用體系建設的宣傳,加大資金投入與建設力度,形成政府與數字圖書館共商共建的合力。4.4完善信用催告與申訴機制。構建用戶信用體系,必須要完善信用催告與申訴機制(如圖2)。數字圖書館要針對用戶的信用受損狀況與失信方式開展信用評估,對于因不可抗力、外界因素、意外等無意識發生的用戶失信行為,給予包容與理解,并開展信用催告服務,如用戶發生失信行為后,可對其進行初次警告,提醒用戶嚴格守約,并對其進行檔案的記錄與信用的降級,以此規范用戶的信用管理行為,展示數字圖書館信用管理的神圣與嚴肅。其次,對于惡意失信的用戶,要嚴肅打擊,除提起必要的法律申訴外,還要根據相關管理規定,進行資金的處罰與道德的譴責,以此引起用戶的重視與關注,避免用戶失信造成的糾紛與爭論,體現信用管理的人性化與制度化。
5結語
構建用戶信用體系,幫助數字圖書館與用戶建立互聯互通、信任支持的關系,對于改善我國的數字信用教育狀況、提高人們誠實守信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數字圖書館在當前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問題,但我們要在充分認識用戶信用體系的基礎上,努力探索信用體系建設的模式與方法,帶動數字圖書館與社會信用體系共同進步。
作者:杜文艷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圖書館
- 上一篇:公共體育服務示范區體系建設研究
- 下一篇:電力工程技術智能電網建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