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絡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4-27 04:01:17
導語:校園網絡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網絡化的生活方式已全面展開,涉及人們生活及生產的方方面面,比如:網絡化管理、網絡化辦公、網絡化制造、網絡化學習、網絡化閱讀、網絡化人際交往、網絡化娛樂與網絡化購物,等等?;ヂ摼W,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現在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部分。這一方面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巨大的幫助,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陣地和領域,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政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給高校傳統思政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一是信息技術雙刃劍特性使網絡環境極為復雜,網絡逐漸成為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強有力工具。二是網絡的開放性、隱蔽性和虛擬性對當代大學生的行為模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及政治取向產生了沖擊。網絡的“去社會化”腐蝕了部分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淡化了理想信念。
1完善網絡監管機制
1.1完善網絡管理制度
高校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完善網絡管理制度,進而加強網絡輿情的監管工作。根據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特點,建立完善的教育監管機制。高??赏ㄟ^網絡實名制度、制定信息規范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等方式完善網絡管理制度。
1.2加強網絡管理體系建設
網絡管理體系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依靠硬件和技術手段加強對互聯網的控制力和對各種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如建立入侵監控系統,及時發現并封堵黑客、病毒的入侵,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研發能過濾政治誹謗和色情暴力等反動、有害信息的軟件和監控系統。構筑網上防線,保證網絡的安全運行。二是組建一支由網絡專業管理人員牽頭,部分班主任、輔導員、學生骨干參與的校園網管隊伍,形成良好的網絡互動監管機制,保障網絡的通暢運行。
1.3強化用戶身份認證和管理
用戶身份認證和管理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施。一是實行網絡使用實名制。利用實時監控系統通過賬號來監控學生的網絡學習和生活,有效發現學生的網上非正常行為,并及時采取積極措施。對網絡犯罪進行嚴厲打擊,對失范行為人的責任給予及時追查。二是采取網絡開放與學生學習同步的措施,有效管控并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
2加強網絡思想引導
2.1提高學工隊伍的信息素質
建立一支符合網絡信息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高素質的學工隊伍,是網絡時代高校學生管理的組織保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增強現代化教育意識,掌握現代化教育管理手段,在工作中增強網絡意識,積極學習網絡知識,把握網絡運用規律,成為駕馭網絡的行家能手;要積極引導高校學生遵守信息規則,幫助學生正確分析、理解和利用網絡信息。只有不斷提高師生媒介素養,才能適應現代化網絡教育的需求。
2.2重視網絡互動交流
高校應及時掌握校園網絡輿情動態,加強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及時做好學生思想引導、困惑解答以及問題解決工作。一是要搭建網絡互動交流平臺,及時掌控、疏通網絡輿情,積極聽取學生對教育管理、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學校發展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收集學生所反映的實際問題,并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二是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與問題,高校只有以學生為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積極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才能正確引導網絡輿情。
2.3搭建思想教育網絡平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利用校園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指導和引導,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當前,各高校都建立了官方網站,利用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教育與管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學校黨校、團委、學生處等組織,較好地發揮了其紅色窗口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應注意到,傳統的單一形式的網站已無法吸引大學生的眼球。如何提升紅色網站的吸引力與針對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的問題。這就需要對紅色網站進行內容上的豐富、形式上的創新、交流上的互動,從而增加紅色網站的吸引力,占領網絡主陣地,搭建思想教育網絡平臺。
3運用新媒體互動交流平臺
高校學工隊伍應主動占領以QQ群、微信、博客等為代表的校園新媒體領地,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新媒體,以互動式、體驗式、引導式、滲透式的方法來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增強校園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新媒體可以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新平臺。一是主體的社會平等性。新媒體作為一種移動社交手段,其首要特點是社會性。同時,這種真實的社會交流、交往是平等的,吸引著用戶們積極參與其中。無論其是教師,還是學生,主體之間的平等性,無疑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傳播,搭建了一座橋梁。二是信息的私密互動性。師生之間對對方主體地位的尊重,使教育信息或思想的順暢交流成為可能。傳播方式的私密互動,無疑為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三是時效的即時同步性。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有效的時間內開展工作,防患于未然,是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作者:湛霞英 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何明華.中青網評:打好網絡清朗持久戰[EB/OL].
- 上一篇: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多運營商合作在學生公寓網絡建設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