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探索

時間:2022-03-26 11:30:32

導語:高校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探索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化的創新與升級,各個高校在進行黨建工作時對網絡信息化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據有關會議表明,在各個高校中加強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保證學生相關信息的準確性,還能加速完成我國黨支部安排的基層黨建任務。為了更進一步推動高校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各個高校就應該結合新時代黨的發展要求和學校的黨建實際情況,針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現階段的黨建工作做出進一步的創新和調整。本文通過分析基層黨建實行網絡信息化的意義,總結出現階段黨建信息化的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

根據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為了提升我黨的執政能力和決策能力,我國加強對各個高校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的關注度,并為各個高校完成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和材料支持。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與實施進行了方法創新,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完成度,各大高校對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借助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搜集、資料公示等工作。但是,由于技術限制,該技術與黨建工作的融合度仍然存在部分問題,因此,高校就應該結合新時代網絡技術和黨建工作資料,對兩項內容的融合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基層黨建實行網絡信息化的意義

(一)擴充了黨建資料接收渠道。網絡信息化時代的主要優勢就是方便了人們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在高校基層黨建中加強對網絡信息化的建設可以改變原有的信息接收方式,減少信息接收步驟和時間,從而擴充了黨建資料的接收渠道,方便高校內基層黨建工作者開展相關黨建活動。高校傳統的黨建信息接收方式主要以文件資料接受或會議信息接收為主,這種黨建信息接收方式過于單調,無法保證相關信息的時效性和傳播范圍。而在學校相應的網站中上傳相關黨建資料,學生就可以通過瀏覽網站、交流區溝通等方式獲取最新黨建信息、國際新聞等,更有利于擴大學生的活動區域和交流范圍,保證了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質量。(二)提升了黨建工作完成效率。由于高校內參與黨建工作的學生數量較多,黨建工作者為了方便對學生的管理,常常會搜集學生的相關信息,并建立專項檔案。但是,在過程中常常會因為保管不善等原因出現信息丟失、損毀等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內基層黨建的工作效率,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安全性,高校在完成黨建工作時就可以引入網絡信息化技術,在專用系統中建立資料數據庫,錄入學生黨員的有關信息,并設置查看、更改條件,保證信息的安全。同時,校內黨建工作管理者還可以通過數據庫獲取需要的信息,并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將信息傳送給需要的人員,縮短了信息提取、傳遞的時間,提升了黨建工作的完成效率。(三)增強了黨建活動學生參與度。由于學生日常的課程較多,主要時間和精力都投放在學習當中,對學校組織的黨建活動沒有過多的參與興趣。因此,校內黨建工作管理者就可以在黨建網站上增設黨建活動模塊,讓學生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參與相關黨建活動,同時還可以增設一部分視頻講解的內容,讓學生充分了解到黨員的具體要求和具體任務,從而提升黨員學生的使命感和非黨員學生的入黨積極性[1]。

二、基礎黨建網絡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基層黨建人員網絡信息技術能力弱。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為了方便對學生的黨建信息分享和對黨員學生的管理,一般情況下都會將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工作交由輔導員等非專業人員完成,輔導員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黨章教育,再加上輔導員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掌握度不夠,對黨建工作的完成仍然在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相關黨章知識的學習,還會增加輔導員的工作壓力,不能確保黨建活動的開展具有較強專業性和相關信息的時效性。因此,各大高校在完善黨建工作制度時還應該加強對專業黨建人員的培訓和對網絡信息技術的引進。(2)高校對基層黨建信息接收效率低。由于高校的黨建部門管理者主要的研究方向為黨章內容、黨建思想等,其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了解度不足,因此,管理者在對黨建信息進行接收和傳播時常常會耗用較長時間,同時,在工作過程中還容易出現信息丟失、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問題。此外,由于高校對黨建網絡信息人才和技術培養的關注度不足,高校黨建活動的信息傳遞仍然停留在比較落后的階段,管理者對兩者的融合技術研究不足,不利于日常活動安排、資料共享、信息搜集、思想交流任務的開展,降低了高校對黨員學生的培養效率[2]。(3)高校基層黨建專用網絡技術老舊。受到世界互聯網技術共享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網絡信息技術都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原有的舊版本不利于對最新信息和資料的接收、整理。但是,由于高校黨建工作仍然停留在較為落后的網絡技術階段,管理者無法保證接收到信息的時效性,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完成資料共享任務,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對資料理解的正確程度,還無法實現高校黨建部門的工作意義,不利于激發學生對黨建活動的參與興趣,影響了我國高校對黨員人才的培養進度和效率。

三、基礎黨建網絡信息化有效融合的措施

為了提升黨建工作的工作效率,加速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創新,實現高校黨建部門的工作意義,高校管理者就可以對以下環節進行技術創新:(1)提升網絡技術,增強黨建與網絡信息化的相互融合。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效率,提高對黨員學生的管理能力,高校管理者就應該在保證基層黨建工作者工作能力的基礎上引入最新網絡信息技術,建立高校專項黨建網絡信息系統,并指派具有網絡信息管理能力的專業人員管理,從而增強黨建與網絡信息化的融合滲透[3]。此外,在推動兩者融合的過程中,網絡管理者和黨建管理者還需要將專業知識結合在一起,建立專屬數據庫和高校黨建網站,并對其中的信息進行定期更新,管理者還可以借助網站提出有效的黨章知識學習意見,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對黨員學生的管理效率,還方便了學生對相關黨建資料的自助獲取。(2)擴大資料范圍,提升學生對黨建資料的了解完整性。在完善黨建網站及數據庫的建設后,相關管理人員還需要對網站進行進一步的功能細化,保證學生在獲取資料、學習知識時有充足的信息獲取空間。因此,管理者就可以在網站中增設黨員概述、黨日活動、時政熱點、黨的發展史等模塊,并設置搜索欄,方便學生獲取黨建資料。此外,為了進一步擴大學生對黨建資料的獲取范圍,滿足學生對黨建資料的學習要求,管理員還可以在網站中增設交流專區,并邀請黨建部門的老師定期解答學生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黨建資料。從而提升學生對黨建資料的了解完整性。(3)創新宣傳模式,提高學生對黨建活動的參與積極性。除了完善高校黨建網絡建設外,黨建部門管理者還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博等平臺進行黨建活動的宣傳。同時,還可以在各個平臺組織黨建知識答題比賽、黨建活動策劃比賽等活動,并由專業黨建工作人員對提交的答案進行評估,對成績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4]。為了加深學生的黨建知識學習印象,提高學生對黨建活動的參與積極性,管理者還可以在評論區內隨機抽取學生,邀請被抽中的學生一起籌備黨建活動,讓學生在參與者了解黨建工作的內容和目的。

四、結束語

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引入網絡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范圍內實現黨建信息的高速傳播,還能保證黨建工作時學生有關資料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由于高校對網絡信息技術與基層黨建工作的融合還存在一定的技術欠缺,因此,各個高校就應該及時了解學校的技術缺口,引進專業技術,加強對基層黨建工作者的思想培訓,從而加速二者的融合。目前,高校在實現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的過程中還需要嚴格按照我國黨支部的相關安排,積極接受各個行業的相關信息,創新黨建工作的實行方式,推動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的建設,從而提高人才的培養度。

參考文獻

[1]文亞西.高校黨建工作的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8(33):87.

[2]侯倩娉.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探索與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10):8-9.

[3]林莉,胡玫艷.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4):44-46.

[4]周興華,時偉超,王崇,etal.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探索與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2):74.

作者:覃宗興 單位: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