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9-11 09:43:57
導語:黨校學風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推進學風建設的主要作法
(一)通過領導開班動員,開展入學教育、集中學習等形式,強調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引導學員樹立“三風”:刻苦的學風、團結的班風、嚴謹的作風;盡快完成“三個轉變”;做到“六個自覺”:自覺參加黨支部的活動、自覺參加學員論壇等;并嚴格執行“七個不準”:不準用公款相互宴請、互贈禮品等要求。促進學員嚴格遵守校紀校規,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注重發揮班委會、組長的帶頭作用,使其發揮“鯰魚效應”,推動整個團隊樹立良好班風。第三是把握好“法、理、情”三個維度,做到嚴之有法、嚴之有理、嚴之有情。嚴之有法,就是健全制度,有法可依,實施規范化管理。嚴之有理,就是要按照中央對干部培訓的相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嚴之有情,就是實施人本管理,注重自律與他律結合、剛性管理的柔性表達結合,在與學員“三同”:同聽課、同交流、同調研中交心,為學員服好務,用情聚力。
(二)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樹學風。良好學風的核心就是理論聯系實踐,結合點在哪里?就是要解決好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在開班前要求每位參訓學員帶來兩個問題:一個是最希望深化理解的思想理論問題;一個是最能反映本行業或本單位熱點、難點問題,同時要求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深入思考,提出問題。我們把學員帶來和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提出解決途徑。有些問題通過設計相關課程進行講解,答疑解惑;有些問題安排小組專題研討,全班交流,開拓思路;有些問題組織學員通過論壇方式,辯論交鋒,碰撞思想火花;有些問題組織學員深入基層、深入農戶開展調研,向基層干部、向農民群眾尋找答案。同時,在培訓中,通過案例剖析、情景模擬、現場體驗等方式,把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員,突出學員主體作用,貫穿于整個培訓環節,使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知行統一、學用結合的過程。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學習培訓,提高了學員以敏銳眼光和寬廣視野觀察問題、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捕捉問題、以辯證的態度對待問題、以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推動和促成實際問題的解決,增強了綜合素養,提高了工作能力。
(三)量化考核促學風。近兩年來,處級干部任職班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定》有關要求,強化對學員的考核。理論單元學完后,實行百分制閉卷考試,重點考察學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精髓和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能力單元學完后,借鑒領導干部競爭上崗面試的方法,以半結構化面試方式進行考核,劃分優、良、合格三個等次,重點考察學員對所學相關內容的理解認識和掌握程度以及實踐運用思路,讓學員在實戰訓練中提升能力。“三農”單元學完后,聘請部系統3名專家對每位學員深入基層鍛煉撰寫的調研報告進行盲審,也劃分優、良、合格三個等次,重點考核學員對所學理論的應用,對“三農”情況的了解和對問題分析研究情況以及提出對策建議的參考價值。通過構建多維量化考核機制,把學習過程中的各項“軟任務”量化為可供考核的“硬指標”,強化學習效果,解決干部培訓中存在的“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的問題,使學員產生壓力感、緊迫感,形成勤學善思、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然我們在學風建設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學風制度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等問題。一是學員認識需進一步深化。一些學員對學習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缺乏學習熱情,對培訓學習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有的學員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習當成任務、當成負擔,裝裝門面、擺擺樣子,不是自覺地學習,而是被動地學習;有的信奉經驗主義,認為經驗比理論更重要、更管用,對理論和現代科學知識的學習不以為然;有的是學習不刻苦、不鉆研,敷衍了事,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二是學員學習興趣需進一步激發。一些表面現象看來是學員沒興趣,不愛學,其深層次問題在于培訓方式方法難以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雖然某些培訓方法如情景模擬、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在主體班次經過實踐取得一些不錯的成績。但從總體上說,許多培訓方式方法還出與嘗試階段,未能廣泛推廣。一些班次受培訓時間的限制,大部分時間還是傳統的課堂講授形式,“滿堂灌、一刀切”仍然存在。三是教員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總體來說,學院教員教研能力不強。當前部系統黨員干部整體學歷層次理論水平工作能力、社會閱歷等有了明顯提高,這對學院教育質量提出挑戰,為培訓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種種原因,學院教員受行政工作羈絆,知識更新相對緩慢。而且培訓班次大多要求中央黨校等高水平師資,平臺的缺乏導致年青教師上講臺方面的工作較為薄弱。學院還未能形成以教研帶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良性互動局面。四是教員師德、作風有待進一步改進。教員直接面對學員,既是培訓管理流程執行者,又是學員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監督者,教員工作態度是否端正、工作方式方法是否得當,是學風建設能否落實的重要保證。在培訓過程中,教員經常會遇到某些學員在部里擔任領導職務,擁有一定權力,如果教員不敢管理、不愿管理,就會影響培訓的嚴肅性,進而影響培訓的成效。其深層次問題還是教員缺乏工作責任心和嚴謹的治學品德,其職業道德、工作作風需要改進。五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需要進一步發揚。學院培訓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空對空”、“兩張皮”現象。一些外聘教員從理論到理論,照本宣科進行授課;一些學院教員不研究現實問題,找不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點”進行引導;一些學員知行不一,不深入理論核心要義,更不會用科學理論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六是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健全。學院在培訓班次教學管理流程方面建立一整套較為規范的管理程序,但還未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學員管理制度,把學員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都通過制度加以規范,并將各項制度有機銜接,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制度體系。七是干部培訓考核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當前學院在對培訓學員的考核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一些考核內容籠統一刀切,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性受到嚴重影響,難以全面反映黨員干部培訓真實情況;如存在一些培訓班次將培訓評估過程當做培訓執行后的例行程序,缺乏有效的評估策略,有時甚至只是在培訓后使用問卷簡單調查下學員的反映,缺乏培訓事中評估難以對培訓進程進行修正;缺乏培訓事后調研,沒有跟蹤掌握學員的培訓效果。
三、加強學風建設制度化的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依法治國,加強作風建設總體要求,我們要把學風建設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常抓不懈。
(一)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引導學員把對學風建設的政治認同與心理認同相結合,把學風建設相關規章制度的外在約束與注重觸動和激發學員學習的內生動力相結合,讓學員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在學習中夯實理論基礎,堅定理想信念;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學習中提升思想境界,汲取精神滋養。
(二)在把握黨校教學規律上下功夫。根據黨校班教學目標要求和學員學習特點,深入研究如何實現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讓學員從馬克思主義中尋到“根”,從思想中學到“魂”,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把到“脈”,形成解決“三農”現實問題的理論支撐和指導方法。
(三)在制度形成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學風建設的激勵機制,要把學風好壞作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完善學風建設的考核機制,對學員在培訓期間的表現和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
作者:白鴻濤 單位: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