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機制探討

時間:2022-11-15 10:53:14

導語:網絡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機制探討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世界正在逐步邁入一個萬物互相的全新時期。當下的高校大學生正是在這樣互聯互通的網絡時代成長起來。學生在使用網絡便利的同時也深受網絡的影響。它既能給學生帶來學習與生活上的便利,也能成為部分學生命運轉折的起點。因此,互聯網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高校學風建設帶來了許多難題。如何利用好網絡,發揮互聯網便利避免其對學生的不良影響,是當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主要從高校管理者和學生入手,探索在網絡環境高校學風建設的針對性措施。

一、網絡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突出問題

(一)網絡成癮?;膹U學業5G時代,通過移動網絡終端可以讓人們用最快的速度了解到所有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各種層出不窮的信息、新聞、事件讓學生沉迷其中。在高校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見學生拿著手機低頭玩耍。智能手機與快速的移動網絡給學生構建起了一個宏大而新奇的網絡世界,學生每天在其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僅如此,美輪美奐的游戲世界成為不少學生理想的天堂,沒有了來自學校和父母的壓力后,學生往往會沉迷游戲世界,在游戲中尋找成就。(二)社會風氣。金錢至上互聯網時代給所有人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網絡直播讓形形色色的人一夜暴富,讀書無用再一次甚囂塵上,“學海無涯苦作舟”儼然已成為過去,少數學生在學校迷失了自己,不知該干什么,除了吃喝玩樂沒有別的事可做。打游戲能賺錢,當主播能賺錢,這些行業的興起使得學生對大學專業的學習產生了否定。不僅如此,網絡環境人與人之間在線上的距離拉短了,線下的距離反而無限延長了。許多大學生寧愿相信網絡上散播的似是而非的道理也不愿意相信老師和家長的諄諄教誨。海量的網絡學習資源使得學生在利用網絡的同時也對課堂的學習不屑一顧,這就進一步使得學生脫離現實埋頭于網絡世界之中。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新思路

(一)思想引導為先。高校管理者可通過年級大會、班會等,宣傳學校辦學指導思想,解讀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引導學生樹立遠大抱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展與國家經濟發展、國防建設息息相關,增強學生勇于擔當的使命感,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根據每年畢業生發展狀況結合時展不斷完善新生入學教育方案,以專業教育及職業生涯教育為抓手,讓學生理性認識自我,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幫助學生描繪自己美好的理想藍圖。(二)強化學生管理制度。制度設計為學風建設重要環節,高??刹捎梅诸愔笇Ш腿梯o導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到畢業生文明離校,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學習特點,進行分類指導,開展分年級的主題教育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與學業指導,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不斷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和階段學習目標,使學生學有方向,學有動力。健全完善學生課堂考勤、晚自習、家校聯系、輔導員進公寓、輔導員班主任跟班聽課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嚴格執行年級輔導員負責制。組織開展《學生手冊》學習與考核,使學生從入學伊始就認識到優良學風的重要性,為從嚴管理、抓好學風提供有力保障。嚴格按照學?!秾W生手冊》等相關規定,發現和查實無故曠課、遲到、早退及晚自習缺勤等各類違規違紀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和通報,加強違紀違規學生的跟蹤教育與管理。通過年級大會、班會等形式,明確學生畢業要求。(三)打造靈活“第二課堂”。積極探索具有學科特色的素質培養模式,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實施分層次培養的具體措施,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實踐活動、競賽活動,引領學生拓展第二課堂,培養多元化、應用型人才。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引導學生建立專業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自覺性,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以“導師引領,項目驅動,梯隊構建”為核心,讓“學生有項目、隊伍有梯隊、研究有傳承”,建立大一年級興趣小組,大二年級科研立項,大三年級學科競賽的分級培養機制。依托科技競賽活動,開展導師制的創新團隊與項目的培育。(四)學生黨員先鋒模范。積極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強化黨支部在基層的影響力和引導力,學生黨員本身是一群學習成績優異,思想意識先進的優秀學子,通過黨員一對一幫扶,鞏固和提升黨支部的基層影響力,全面帶動學風建設深入落實。讓學生黨員與學業困難學生進行結對幫扶,要求學生黨員帶動幫扶對象上課坐前排,避免使用手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復習迎考中進行指導答疑,并將黨員幫扶效果作為黨員考核的重要依據。(五)優秀朋輩引領發展。通過價值引導、人格塑造與目標激勵,使學生由外在的要我進步變成內在的我要進步,將個人發展主動內化為自身的行為,培養其自主發展、自主選擇、自主評價、自我約束的自立能力,激發其內在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習慣,變“他律”為“自律”。表彰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優秀學生骨干和青年校友在學風建設上的榜樣示范作用。積極開展“國家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十大優秀學生標兵”“三好學生標兵”“十大校園之星”等榮譽獎項的評選和表彰工作,樹立一批勤學好思、追求卓越的學生典型。編纂優秀學子事跡,制作成宣傳海報進行張貼,通過身邊榜樣,讓學生找到前行方向和力量。(六)運用新媒體宣傳。充分運用微信、QQ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打造全媒體宣傳矩陣。利用媒體平臺,做好學風建設相關數據推送、活動報道及事跡宣傳工作。利用班主任工作群,公布班級課堂考勤及晚自習數據;利用微信平臺,推送報道;開展學霸優秀事跡宣傳,學霸巡講安排;推送學??战淌野才?,便于學生自習。

三、總結

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學風建設是一項全面而系統的工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學風建設應當具有延續性,建立長效機制,從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規律出發。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統籌考慮,對于大學生群體,應立足于整個大學生涯階段,從大一到大四,對不同的年級特點開展針對性活動,互相銜接,逐步推進。加強在項目聯動、課題聯動、人員聯動、評價聯動等方面的研究。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讓其學習的情緒更飽滿,學習的態度更認真,學習的毅力更頑強,學習的能力更全面,這既要靠滴水穿石的功夫,也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狠抓落實、共同努力才能有所實效。

【參考文獻】

[1]蔣瑩瑩.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6):125-127.

[2]李佳璐.“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學風建設[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0):223-224.

[3]鄭祥江,李明昊.新形勢下高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6(3):53-56.

[4]王學昭,段國云.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2015(10):179-181.

[5]周廣林,陳嬌,錢兵羽.加強學風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8):43-46.

[6]梁玉珍.網絡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4):81-82.

[7]李英林,高群.轉型期不良社會風氣對大學生學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1(5):3-4.

[8]楊毅.當前大學生學風建設影響因素分析及其對策探析[J].新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2):188-189.

作者:朱力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