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防裂的養護研究

時間:2022-05-22 10:18:43

導語:商品混凝土防裂的養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品混凝土防裂的養護研究

商品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分析

1.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為了保證流動性,塌落度都較大,因此水灰比也較大。而混凝土中參與水化反應的水量約為游離水的25%,大部分游離水僅僅為了滿足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當大部分游離水被蒸發后留下大量毛細孔,加劇了混凝土的收縮。2.粗骨料用量及粒徑減小為了維持商品混凝土的可泵性,一般趨向選擇減少粗骨料用量或降低粗骨料粒徑。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著骨架橋梁的作用,粗骨料的弱化使得混凝土的穩定性下降,同時也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3.施工原因造成裂縫施工不當是造成混凝土產生早期裂縫的最主要原因。混凝土的設計強度不夠、配筋不夠、鋼筋保護層不合格、混凝土厚度不足、養護不到位等都會產生早期裂縫。本文主要針對施工原因中的早期養護不到位,探討早期裂縫的防治措施。

早期裂縫防治措施

1.因此,我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混凝土的起始養護時間是澆筑后12h內。但對大量摻用減水劑、緩凝劑的商品混凝土,經相關試驗證明,初凝后8h內的收縮急劇增加。因此,掌握好初始養護時間是控制商品混凝土早期開裂的關鍵。如果在澆筑后等12h再進行灑水養護,就失去了控制早期開裂的最佳時間。養護時間越早對混凝土的防裂越有利。2.早期灑水養護早期養護不當是施工原因造成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因素。混凝土表面不及時覆蓋、澆水養護,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快速流失,極易出現裂縫。特別是氣溫高、相對濕度低、風速大的時節,干縮更容易出現。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適宜的溫濕條件。混凝土的保溫措施常常也有保濕的效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掌握及時養護有一定難度,需要根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氣候等情況來確定。在充分養護前首先應對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進行處理,以保證養護的效果。所謂充分養護,也就是全濕養護,主要是保證在整個規定的有效養護期間混凝土都不出現失水狀況。養護越充分,則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規范要求普通混凝土要全濕養護7d,商品混凝土由于使用了外加劑,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相關數據表明,商品混凝土的7d強度約為28d強度的60%,14d強度約為28d強度的80%,因此規范要求濕養護14d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14d都不失水。根據經驗,在這14d中,時間越靠前,混凝土越容易失水,越容易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重要。3d強度約為28d強度的50%,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非常重要。而第一天尤為關鍵,如果第一天失水過多,所造成的缺陷可能以后都很難彌補。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單位難以做到,往往第一天上午澆筑,對混凝土的養護大都在第二天上午進行,每天灑水次數不定,既不及時也不充分,從而導致裂縫的出現。3.二次振搗和抹壓商品混凝土由于外加劑的原因,一般初凝時間在12h左右。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水分蒸發很快,表面形成幾毫米凝固的殼,外觀上貌似已經凝結,但實際上混凝土內部遠沒有初凝。這時候若不進行二次振搗和二次抹壓的話,表面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裂縫,并且裂縫會逐步擴展,直至形成貫穿性裂縫。混凝土澆筑后振搗工作的目的是密實混凝土,排除混凝土中大量的空氣,增加混凝土強度、耐久性,減少蜂窩麻面等缺陷。商品混凝土較大的水灰比,注定在大量水分蒸發后留下大量的毛細管通道,而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不但不會對結構造成損壞,還可以彌補這些空隙,改善骨料界面結構,提高混凝土強度。混凝土澆筑振搗密實后,須一次抹平,即用木抹子將表面抹平。一次抹平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必須至少再抹一次,這次不單單是抹平,還要“壓”,將混凝土表面抹壓密實,稱為“二次抹壓”。二次抹壓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混凝土表面缺陷及早期塑形裂縫,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實度。從一次抹平到二次抹壓,是混凝土初凝的過程,在這段時間,如果不進行充分濕養護,混凝土就會失水,形成缺陷,進而形成有害裂縫,因此二次抹壓工藝是對早期養護不利的必要補充。二次抹壓最好采用圓盤式抹光機,抹壓結束后,必須立即對混凝土進行充分的濕養護,以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和耐久性。

商品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是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特性使得它比普通混凝土更易出現裂縫。本文主要提出早期養護環節商品混凝土開裂防治措施,在施工管理可控的范圍內將裂縫產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保障混凝土工程的內部質量和外觀質量。

本文作者:王俊李應軍工作單位:江蘇省淮沭新河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