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思考

時間:2022-05-24 11:05:20

導語: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思考

[摘要]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階段,與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相比而言,更具優質高產、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著力強化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從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林牧漁結合,讓農業成為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農業保護制度

1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構建技術推廣體系

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是支撐。當前,世界上許多農業發達的國家都較為重視農技的創新研究工作,其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科技貢獻率一般都達到70%以上。就我國而言,隨著國家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的貫徹與實施,促進了農業科技投入的提高,科技推廣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具體提出了“三個注重”:一是注重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二是注重發揮農業科技示范點的建設與引導作用;三是注重加強農產品質量跟蹤管理制度。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堅持把農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大力推廣塑盤旱育拋秧、秸稈全量還田、精確定量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大力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計劃,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引導鼓勵“田間學堂”教學形式,全面提升現代農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持續提高鹽城農業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

2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生產生活條件

實踐表明,設施薄弱的農業基礎,由于抗災能力極低,嚴重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針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現狀,應從五方面加強建設:在農田水利方面,要加大對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力度,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鞏固建設抗旱水源、排灌系統等水利等工程;在土地綜合開發方面,積極探索保障用地需求的新思路,實施大規模土地整治行動,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實現土地管理與經濟發展的和諧發展;在農業生態方面,要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可通過動員全社會力量的方式,全面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防污治污等工作,不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此外,還應加強農村道路和“菜籃子”工程建設。近年來,鹽城市積極實施開放型農業3a行動計劃,集中精力抓好“三建設一突破”。加強載體建設,推進農業利用外資,重點建設好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臺灣農民創業園等一批載體;加強企業建設,鼓勵引導企業申報農產品出口自營資質;加強渠道建設,利用廣交會、農洽會等重大平臺,積極發展農業跨境電子商務。2016年,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突破2億美元,農業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以上。

3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來了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促進了農產品市場日益旺盛和多樣化的需求。這其中發展特色農業是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鹽城市大力推動農業綠色轉型,加快實施“接二連三”工程,讓農業走上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2016年,全市聯耕聯種服務推廣面積達到33.33萬hm2,培育區域公共品牌10個以上,種植業“三品”比重達到40%。

3.1調優種養結構

耕地是農業最寶貴的自然資源,是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希望所在。可在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產能的前提下,做足農田文章,真正讓農業發展的“大潛力”變為現實轉型的“強優勢”。各地要牢固樹立大食物、大農業觀念,從實際出發,按照“調糧壓棉減油擴特經”的思路,打通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的通道,形成糧飼兼顧、農牧結合的新型農業結構。在種植業方面,可重點推廣高效新品種;在養殖業方面,可重點推廣快速高效飼養;在加工服務方面,可重點推廣農副產品深加工[1]。

3.2調好農田結構

要大力推廣聯耕聯種、聯管聯營,促進碎片農業向大田農業轉變,實現土地收益和農民收入“雙提高”,可在穩步發展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基礎上,適度規模經營。可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著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投入產出率以及家庭農場(含專業大戶)經營面積占農戶承包耕地面積的比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搞好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和資金整合,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實現高產農田標準化。

4加快農村工作改革,完善農業保護制度

實踐表明,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破解“三農”難題,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深化改革。應全面貫徹中央和省關于深化農村改革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按照“確權、賦能、搞活”的思路,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的創造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試點先行,積極穩妥有序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創新,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2]。

4.1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激發農村集體經濟活力,保護農民利益的關鍵之舉。一是要認真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強化村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地位,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登記;二是要加快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將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現由“人人共有”向“按份共有”轉變,促進村強帶民富;三是要加快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年內實現縣級產權交易市場全覆蓋;四是要積極開展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權、收益權試點,有條件地開展有償退出權、繼承權試點,穩步開展抵押權、擔保權試點。

4.2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農村各項改革的龍頭。鹽城市在堅守土地公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的前提下,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是扎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通過“確實權、頒鐵證”,賦予農民更加充分且有保障的土地權益。2016年將總體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二是積極開展農村宅基地、房屋統一調查、登記發證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三是引導和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快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權流轉和收益分配制度,穩步推進流轉試點。

總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是小康社會建設中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彭亞玲 單位: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文化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楊紹品.發展現代農業經營組織[J].中國合作經濟,2014(6):10-11.

[2]張志安.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J].北京農業,2015(3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