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學專業案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16 03:47:11
導語:非法學專業案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選取案例應把握的特點
(一)典型性
典型性即代表性,是指案例所蘊含的法律原理能夠突出地體現法律規則、原則以及法律關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案例選取時要圍繞所授的知識點,精心挑選案例,所選取的案例能夠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如對于貪污賄賂罪的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劉青山、張子善案,及上世紀末成克杰、胡長清受賄案。這幾起案件均有案情相對單一、涉案人員身居高位、涉案金額特別巨大、國內國際影響深遠的特點,是貪污罪、受賄罪案例中的典型。基于非法學專業課時限制,若選取案例相對復雜,要根據所授內容進行必要的加工,把與所授內容關聯不大的案件情節適當刪減。
(二)新穎性
新穎性要求案例緊貼社會實際,反映時代特點,在形式或內容上新穎,給學生以新鮮感,激發其學習興趣。這對案情特點和案發時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盡可能地選取新類型案件或者疑難案。在案情特點上,選取案例要與傳統老舊案件相區別,如在講授《刑法》分則危害公共安全罪時,運用孫偉銘酒后駕駛造成四死一重傷的案例。我國刑法對酒后駕車的定罪有了時代性變化,通過孫偉銘案可以使學生清楚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在案發時間上,要盡可能選取近幾年發生的案件。這就要求授課老師要關注平時發生的一些具有新穎性的案例,并及時修改完善教案。
(三)啟發性
啟發性要求利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通過學生的分析和判斷,啟發學生產生新的聯想,新的觀點,新的思考路徑,給學生留下充裕的思考空間。如在侵犯財產罪的教學中運用許霆案。許霆案在法學界引發廣泛爭議,對學生認識財產犯罪的復雜性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許霆案中所涉及的問題包含了“惡意取款”行為的定性、盜竊罪“秘密”竊取手段的理解、信用卡詐騙罪中“機器”能否被騙及自動取款機的性質等問題。對其行為性質的認定具有一定的疑難性,疑難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思考研究的興趣和動力。是民事的惡意占有、還是刑事上的盜竊罪或者盜竊金融機構罪?學生對這類具有啟發性的案例很感興趣。
二、運用案例應注意的問題
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運用是重點,是關鍵。在案例運用上要做到“三個結合”:
(一)真實案例與虛擬案例相結合
由于真實案例往往涉及案情背景、情節發展及審判結果等因素,需要占用較多的時間。基于非法學專業課時所限,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法律原理,可以用虛擬案例做必要的補充。虛擬案例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可以根據所授內容進行設計案情,案例完全為所學知識點服務,相對簡單明了,非法學專業學生理解接受起來更加容易。
(二)導入案例與解析案例相結合
時常穿插一些案例,能夠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幫助學生排疑解惑。同時對案例的難易程度要掌握好。導入案例一般不要太難,太復雜。太難、太復雜的案例不利于突出所授知識點,且學生難以理解,也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解析案例的難度要循序漸進。對一兩個知識點的理解掌握,運用相對簡單的案例即可。對多個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則適當運用相對較復雜的案例。這時太過簡單的案例起不到突出知識點和訓練學生思維的作用,達不到案例教學的效果。
(三)熱點案例與普通案例相結合
當前大學生社會參與度高,對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熱點案例較為關注。運用熱點案例開展教學一方面能夠使學生迅速熟悉案情,提高參與熱情,增強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老師解析法學原理使學生提高對法律知識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性。但熱點案例往往已有結論,一概運用熱點案例,不利于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因此,也要適當運用學生所不熟悉的普通案例開展教學,為學生留有懸念,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理論剖析案例,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作者:賈克斌單位:武警工程大學
- 上一篇:物價局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工作報告
- 下一篇:干部教育案例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