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價值評估案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7-25 03:15:39
導語:企業(yè)價值評估案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案例教學是經濟管理類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企業(yè)價值評估是資產評估專碩的核心課程,采用案例教學時存在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對專業(yè)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參與熱情不高,缺乏有效的引導等問題,本文根據這些不足提出了從案例選編、教學組織引導以及課后總結的優(yōu)化建議。
關鍵詞:案例教學;資產評估;優(yōu)化
1資產評估專碩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資產評估專業(yè)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多,特別是高層次的資產評估專業(yè)人才,受到資產評估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等單位的青睞。資產評估專業(yè)碩士學位研究生就是針對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要而專門設立的學位教育。經過近幾年的發(fā)展,已經有60多所具有招生資格的培養(yǎng)單位,包括財經、理工、政法等專業(yè)性較強的學校都加入了資產評估專碩的培養(yǎng)行列。從社會需求的角度,資產評估專碩是具有特定專業(yè)知識背景,掌握基本評估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學位教育,重在學以致用和貼近解決實際問題。根據教育部關于資產評估專碩人才的培養(yǎng)方案,其目標是:面向資產評估行業(yè)和對資產評估有需求的相關行業(yè)、部門和單位,培養(yǎng)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系統掌握資產評估基礎理論,具備從事資產評估相關職業(yè)及企業(yè)管理、政府事務管理和投資銀行業(yè)務等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對資產評估實務有充分了解,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資產評估的專碩教育應立足于資產評實踐,以在評估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導向,在學習基礎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同時,訓練和強化“寬口徑、強基礎、懂實務、會分析”的實際操作技能[1]。根據案例教學在MBA教育以及會計專碩教育的培養(yǎng)實踐,資產評估專碩很多院校也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但從實踐效果來看,案例教學法仍然還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本文嘗試對資產評估案例教學方法進一步進行優(yōu)化,更好地實現資產評估專碩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以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現有企業(yè)價值評估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企業(yè)價值評估是資產評估專碩的核心課程,雖然現有的案例教學方法對提升學生的企業(yè)價值基本知識和評估技能有較好的作用,但根據對企業(yè)價值評估課程教學情況看,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2.1案例教學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對專業(yè)分析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學也需要根據授課對象進行劃分[2],對高職高專和低年級本科生而言,案例教學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講授,特別是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在案例教學過程中,需要強化理論的講授,案例只是輔助理論的理解,類似如“連續(xù)舉例子”,把一個企業(yè)評估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重難點等內容以“連續(xù)舉例子”形式呈現,讓學生在案例中學習理論知識。而對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而言,由于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原理,這時的案例教學應該注重對評估技能的提升,重在對案例中“真實情景”具體問題的分析,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現有的案例教學中,案例大多沒有進行針對性的“裁剪”區(qū)分,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的是一個案例庫的案例,沒有起到針對教學目的而進行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學案例的編寫,對不同的授課對象,需要區(qū)分對待,以問題為導向,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能力提升教學案例將會受到資產評估專碩培養(yǎng)單位的推崇。2.2案例教學中學生參與性熱情不高,缺乏有效的引導。傳統的應試教育在學生中已經形成了慣性,甚至有的學生在大學階段也是習慣于老師的單向灌輸模式,教學內容多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也就保持被動的接受知識模式,很少在課堂上能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對“填鴨式”教學方法依賴性較強,形成了“講—聽—記”模式[3],不會在企業(yè)價值評估理論學習中獲取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性格內向以及討論過程中“搭便車”的學生存在,導致教師在案例教學時,只能以案例說案例,在簡單、呆板中完成教學任務,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種教育模式的應用,十分不利于高素質綜合性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而到了專碩階段,學生就容易缺乏形成積極主動參與到案例教學中,特別是在小組的討論中,較少自主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導致課堂討論。由此,教育者們通過不斷地從實踐中探索,發(fā)現師生互動模式愈加在現代教育中受師生推崇。師生互動模式所展現的積極一面與法律碩士教育完美契合,已受眾多法學院校所接納并推行。師生互動模式是以圍繞著案例教學,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只作為引導者,帶動學生從案例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進而進行有主題的辯論來學習法律知識,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學習法學基本理論,且培養(yǎng)其理解、分析及口頭表達等綜合能力。
3資產評估案例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建議
針對企業(yè)價值評估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對企業(yè)價值評估案例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借鑒MBA成功教學方法基礎上,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企業(yè)價值評估教學設計方案。當然,嘗試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是在原有教學方式基礎上做出的設想,目的還是在于促進資產評估專碩教育的進步,提高專碩的培養(yǎng)質量。具體的案例教學過程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3.1案例的選擇。選擇合適的資源是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4]。企業(yè)價值評估案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它是對企業(yè)評估過程真實情景的再現,從評估的開始直到評估報告的提交,所有的步驟都應體現出現,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5]。選擇和編輯企業(yè)價值評估的案例,首先是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不同類型、不同評估目的的企業(yè),采用的評估方法、評估技術路線可能會存在差異,注意區(qū)分不同企業(yè)所運用的知識點。同時,案例應該側重過程分析,對每一個知識點應該有引導學生分析采用知識點的過程,即幫助學生達到分析的目的。其次是案例的關鍵性問題和知識點應有詳細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學生知道知識點的運用,還應該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應該這樣使用,強調分析過程的完整性、詳細性。再次是案例具有時效性和應用性,企業(yè)價值評估的實踐來看,所用的案例大部分比較陳舊過時,在資產評估準則修改以后,還在使用準則修改之前的案例,會誤導學生對準則的理解,降低了教學效果,對案例的選擇和編輯應具有時效性。同時,案例的選擇應以國內的案例為主,國外的案例雖然在評估方法的使用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評估準則和相關行業(yè)規(guī)范準則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使用國外的評估案例,會讓學生對案例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案例的選擇應以國內的案例為主。案例教學所選案例應當與當下熱點事件與熱點法律動向緊密聯系,緊跟學生聚焦的熱點并引領學生關注熱點,這種具有新鮮感的案例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使教學效果得以提升。最后是選取的案例應是完整的評估案例。一般而言一個企業(yè)價值評估項目,包括資產評估結果報告和技術報告,如果公司信息披露等原因需要披露評估報告時,一般只披露評估結果報告,而技術報告很少披露,這時搜集案例時注意不僅收集結果報告,也需要搜集編輯技術報告。3.2案例的組織引導。案例教學的方式是采用互動的模式,在組織案例教學之前,應根據章節(jié)知識點擬定相關的提示性思考題,這些思考題與教學目的之間關聯。同時,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案例教學中,將學生分別編入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可以有5-6人。案例提前發(fā)放給學生預習,讓他們熟悉案例的內容,做好討論和發(fā)言的準備工作。正式開始案例教學時,首先給學生幾分鐘對案例進行閱讀和回顧,結合提示性思考題思考案例的知識點,并分析案例會采用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其次是邀請小組或者指定學生對案例中的情景進行講述,注意復述時盡量陳述完整;然后教師對案例進行闡述并糾正復述同學的遺漏的地方,采用探究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案例的內容,誘導學生對提示性思考題的思考。也可以將問題列示出幾種不同的觀點,讓學生或者小組自己討論,決定不同觀點的優(yōu)劣。最后是讓小組來決定自己的觀點,教師歸納總結不同觀點的意見,進一步闡述案例報告采用正確觀點的原因。在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小組討論情況,要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討論當中,并可以在期末成績評定考核中,給予一定的分數,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課程參與占總成績的40%,這些讓學生有一定的壓力。當然,學生的參與有一個過程,開始時寄希望不能太高,當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受到重視,愿意發(fā)表看法時,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再將學生引導到案例中某個觀點或者知識點的看法上,這樣會起到較好的效果。當然這里可以對小組討論、發(fā)言情況再做進一步的量化和考核,制定出較詳細的細則,包括對小組長評估、小組團隊評估、內部成員之間的評估等,這種評估實行獎懲機制,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小組成員參與的積極性。3.3案例教學總結。當一個企業(yè)價值評估案例課堂教學完成后,還需要布置適當的案例作業(yè),以強化對情景問題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名義共同完成一份與案例知識點相同的報告,需要署名每一位成員的工作內容,并給予評價。當然,教師也可以鼓勵小組之間相互評閱案例作業(yè),發(fā)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再集中進行交流解答。同時,教師也需要對案例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特別是知識點的具體運用、案例評估技術方法等運用存在爭議的地方,更要做好標識和分析,這樣才能不斷滿足未來案例教學的需要。通過這種案例教學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案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解決方案,以提升自己企業(yè)價值評估的操作技能。
4結論
案例的運用應服務于教學目的,其精髓在于情境模擬與體驗學習,案例教學法在企業(yè)價值評估課程的教學中,目的在于提升專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搜集的案例進行篩選和編輯,注重案例中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同時在案例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教學方式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在案例教學中體會到理論運用的精妙,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斷提高案例的教學質量。我國的資產評估專碩教育處于發(fā)展階段,還需要在案例教學中不斷探索,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見習、現場觀摩評估等,以此來提高案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汪海粟,余炳文.資產評估專業(yè)學科知識結構的思考[J].中國資產評估,2012(4):42-45.
[2]方中秀,董亮.經管類課程中案例教學優(yōu)化方法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5):369-370.
[3]鄧中文.互動式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以刑法案例教學課程為視角[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0,32(1):20-23.
[4]李燕凌.公共管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2):103-110.
[5]鄭金洲.案例教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7):36-41.
作者:余炳文 張君來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小學生活教育融入案例教學
- 下一篇:關懷倫理學德育路徑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