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05 09:47:56
導語: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和傳統教學相比,新形勢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要求教師及時轉變教學思想,調整教學方法和模式,以培養高中生科學素養為核心。文章探討了高中物理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案例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師引導
傳統物理教學中“題海戰術”“滿堂灌”等陳舊的教學方法泛濫,過分強調教師的課堂講述,難以調動學生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提高和科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與新課標倡導的理念背道而馳。案例教學起源于哈佛,近年來應用范圍日益廣泛。它是在課堂教學中以案例為指導,組織學生以分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科教學和實際生活中典型案例有機結合,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主分析教學案例,進行深度多維的思考和討論,從而理解案例中蘊含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能極大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對學生思辨、語言表達、學以致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也有幫助。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高中生所學的物理知識大多數都能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將實際生活中一些經典且具有啟發性的趣味案例與物理課堂教學結合,能夠為學生更好地搭建物理框架,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增強其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的案例編寫是關鍵,一般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真實,假設性和虛假的故事不能稱之為案例;二是啟發性,沒有啟發作用或不能帶來疑問的不能稱之為案例;三是經典,不具代表性的個案不能稱之為案例。比如,在必修二“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教學時,由于本章節的內容是高考必考點,雖然知識點內容看似不多,但題型、綜合性等方面都有一定難度。對此,筆者采用案例教學法,將我國神舟飛船和天宮二號的歷次發射制作成視頻作為案例素材,將課堂教學分解為:創設案例情境—個人閱讀思考—分組合作交流———班級匯總—教師評價五大部分。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分析、分組交流,合作討論、集體總結的過程中,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相關概念,分析和理解掌握天體運動的兩大基礎模型。
一、創設案例教學式情境
眾所周知,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對學生學習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見情境創設的重要性。通過趣味情境的感染,多媒體技術對學生視、聽等感覺的刺激等方式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率提升。物理教學并不是一上來就要開門見山,直奔物理概念和規律等主題。教師可以將生活中與本課教學有關案例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情境呈現,取得好的導入效果,然后在良好的氣氛中展開課堂教學。如在“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課堂導入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天宮二號的全程發射視頻(時長約3分子),讓他們感受到祖國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調動其學習興趣;接著將教師整理簡化的神舟飛船發展歷程打印稿發給學生,同時配以多媒體展示各代神舟飛船跟發射場景圖片。通過視頻、圖片、閱讀材料等各種方式呈現案例,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了補充和拓展,使學生感受到我國航天技術的日新月異,為航天英雄喝彩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課堂氣氛高漲后教學隨后展開。
二、實行獨立思考式閱讀
案例教學式情境導入后,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教學案例主要內容,然后與教材中的相關物理概念和規律進行結合,對案例中重點、難點和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并嘗試初步解決問題。如在“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案例教學的本環節,教師應當適時引導,提示學生根據案例中提供的相關航天數據,深入地了解神舟飛船和天宮二號的發射及運行過程。思考神舟飛船脫離地球引力需要的最小速度,研究天宮二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科學原理,嘗試獨立計算他們的運行速度、角速度、周期等。
三、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案例教學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以生為本”,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角色的巨大轉變,從過去的主導者變為輔助者,掌控課堂討論氛圍并加以引導;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分組合作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它把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學習進行串聯,取長補短,互相啟發。如在“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案例式教學的此項環節中,學生通過互相之間聽、說、辯、算等合作方式進行分組討論,使他們對人造衛星的發射、運行規律,軌道變化的特點等認識更為深刻,且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也得到了進步,在思維碰撞的火花中靈感迭出,充分獲得了學習物理的成就感和動力。
四、集體總結式案例升華
分組討論后進行全班性質的成果展示和總結,對教學案例中的物理概念及規律進行完善和提升.爭議性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并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對于創新思維的出現向全班進行推廣和分享。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密切關注進程發展,適時引導,不能當甩手掌柜,要讓討論的中心圍繞在萬有引力的兩大核心模型的認知和理解上,即衛星在中心天體表面運動的黃金代換公式和衛星環繞中心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萬能公式。隨后由學生代表或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包括本堂課的知識結構、科學方法、物理思想等方面,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浮于表面走向深入??偨Y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由教師提煉為板書匯總,讓學生進行筆記與識記;也可以布置為課后案例報告作業;還可以通過案例型習題,通過習題進行自我檢測和提高。每種教學方法的成功實踐都要建立在教師精心準備,學生認真配合的基礎上。案例教學法的實踐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熟悉案例教學的完整流程,并將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精心編寫出事例典型性、問題啟發性、案例趣味性、對教學的有效性等各方面都滿足教學要求的案例,選擇最合適的案例情境展現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情進行恰當分組,分層教學,并隨時對學生的討論環節進行干預和引導,使他們的討論不會偏離教學目標中的重點和難點,保證課堂效率;教師要通過恰當的評價方式檢測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存在哪些缺陷。
五、結束語
案例教學法將現實問題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枯燥單調的物理理論課堂,成為學生之間的認知矛盾沖突場所,并利用這種矛盾引發的學習動力進行分組討論探究。把教師單純理論說教、傳授的物理課堂變為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之地。把學生物理學習思維的共性和差異化進行統一、總結和歸納,使之成為集體認知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在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之下,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也在與時俱進,形式上和內容上都今非昔比。這就要求我們高中物理教師必須隨之提升自己,轉變教育理念,不再拘泥傳統教學,靈活運用案例教學等方式,調動學生對物理課堂教學的興趣和參與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多元化能力的提升,培育學生科學素養,全面發展,從而使他們成為國家需要的科學人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錢志方.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6).
[2]王海旭.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0).
[3]倪文露.基于案例教學法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7.
[4]閆士海.淺析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7X).
作者:李錦秀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松溪一中
- 上一篇:案例教學在心血管病學課程的應用
- 下一篇:高校美術教學情景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