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課堂如何開展問題教學
時間:2022-05-12 02:56:34
導語:初中生物課堂如何開展問題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教學的作用
現階段,許多學校的教師并不了解問題教學法的內涵與意義,同時被傳統思想限制,覺得教師就應該是十足的權威。因此,我們要先了解問題教學法的作用。1.開啟思路,激發興趣。教師用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點撥,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同時讓學生對于探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興趣得到更大地激發。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不斷努力來解答。而在解答問題期間,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線索與思路來進行思考和分析,從中發現原本忽略的問題,更好地考慮問題,拓展思維。2.及時反饋,增強互動。課堂上,師生應該重視提問的過程。這一過程一方面是教師為了確認學生是否了解或者能夠運用而主動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思考;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不懂的部分,需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而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同時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3.鞏固知識,答疑解惑。一方面是學生對所學知識中不懂的部分進行提問,讓教師解答,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本身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而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真正做到授業解惑。4.集中精力,突破重點。在實際的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分散。而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問題能夠有效地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另外,學生提問題也能夠有效地緩解課堂的氣氛。適合教師與學生一起來探尋生物所學的重點。
1.學生有充足的課前預習。作為問題教學的前提,學生必須要知道課堂上在講什么,要學什么,才有可能了解教師的意圖并解答教師的問題,而知道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課前準備與預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思考。其中,可以適當提出半課內半思考的問題,這樣有利于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2.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有預見性,根據可能會出現的困難來為學生準備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保持學生高度的注意力。通過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深處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每個學生的發展是不同的,他們對知識的接受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創建符合教學環境的問題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激發學生創新思維。3.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進行引導。在新課標要求中,提出教師要重視課堂中對學生的分小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競爭學習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主導,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教師則給學生提出問題,設置教學任務,引導小組進行積極地討論并且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力求使學生從中發現屬于自己的觀點。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設置的問題與學習任務要明確,不能把小組學習只當做一種形式,要真正地利用小組學習,適時引導,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小組中,學生可以掌握主動地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接收。4.師生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在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后,需要與老師有效地進行聯手合作從而來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不斷地加深對所提出或者所發現問題的了解。而另一方面,在與學生的合作中,教師必須合理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相關指導。比如:利用網絡、圖書館等渠道來搜集相關的生物資料,并設置相關的課堂練習,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讓自己的知識更加系統化。問題教學是一門集設置懸疑、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為一體的教學藝術,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問題教學的方法實踐,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生物課堂更需要問題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掌握問題教學的進度,因為初中生的接收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高,對學生的引導要有規律可循,讓學生養成善于提問的好習慣。而“問題教學”需要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本文來自于《教學交流》雜志。《教學交流》雜志簡介詳見.)
本文作者:趙海東工作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生物興趣教學法的課型設計
- 下一篇:生活情境在生物課堂的作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