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在地理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12-21 02:43:00
導語:教學方法在地理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將不同學科的教學方法合理應用于地理教學,既有利于教師教學素養的綜合提升,又有利于學生學法技巧的融會貫通,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關鍵詞】地理教學;不同學科
地理教學方法是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完成地理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它既包括教師的工作方式,也包括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習方式,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正確有效的地理教學方法有利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掌握地理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還有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和興趣。相反,不正確的教學方法,非但達不到發展智力的目的,甚至會阻礙學生的智力發展。因此,地理教學方法的選用至關重要。地理教學方法的選用首先要研究各種教學方法的聯系、地理教學方法的分類、各種地理教學方法的特點;要研究地理教學方法與地理教學內容、過程及其整體結構之間的本質聯系。為地理教學方法的選用打好理論基礎。其次,地理教學中選用合適的地理教學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據地理教學目的任務。二是注意教材內容特點及編排形式。三是考慮學生年齡特征。四是結合地理教師自身特點。五是顧及學校的設備條件。六是多種地理教學方法合理結合。常見的地理教學方法中,有以注重語言信息的傳遞為主的方法,也有以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還有以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為主的方法,而這些方法都只注重在地理本學科內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索,對于高中各個學科之間的教學方法交叉探究較少。今在此對于不同的學科的教學方法在地理教學上的應用作簡單論述,這里的方法只是教學過程中對一些細小的知識點的學習方法,主要應用于教學的導入、內容的承轉、以及一些重難點知識在的突破上。地理作為一門交叉性較強的學科,與其它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在地理教學中能夠把其它學科的知識恰當地應用于課堂,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有效地運用于地理的教學中,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熱愛地理學習的情感,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有益處。下面用一些例子就這些方法(內容)在一堂課中的應用加以闡述。
一、課程的導入(語文、音樂)
詩歌、歌曲、影像資料的處理。尤其是多媒體的應用,更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集聲、像、色彩于一體、動靜結合的生動直觀,內容豐富的教學環境,使無聲的教材內容讓學生很自然地步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例如:學習中國地理“長江”一節時,先播放一曲《長江之歌》,把學生帶入到一種意境中,激發了學習長江的興趣。然后,將長江繁忙航運圖像和《長江三峽》的錄像播放給學生,這時教師配音朗誦李白的詩句“朝辭白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使學生對長江航運的黃金水道,三峽的灘險、流急的特征產生強烈的印象,然后提問:長江為何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這樣的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再比如,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用多媒體手段將鐵路干線以移動的方式逐漸閃現最后顯示展現出四縱三橫的鐵路干線,鐵路樞紐用閃爍的方法顯示,這樣通過學生的感官刺激使學生輕松掌握所學知識。
二、重難點知識的突破(數學等各科)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它的思想方法滲透在各學科中,數學思維方法若能很好地利用在抽象的地理思維領域,對抽象地理事物的理解、掌握及應用上幫助極大。1.坐標系在學習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規律時,可用數學坐標圖來代替語言描述。如圖1,該圖為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圖中橫軸為緯度,縱軸為正午太陽高度,折線反映了夏季日太陽高度隨緯度的分布情況,從圖中可直接得出這一規律: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進一步還可歸納出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的一般規律:正午太陽高度以直射點所在緯線為最大(90°),向南北兩側遞減。類似的圖在中學地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氣溫的日變化曲線,冬季(或夏季)氣壓沿經(緯)線的分布曲線,大洋表層鹽度、溫度與緯度的關系曲線,人口增長曲線等,這些圖能精確地反映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學習時,教師應借助這些圖像,將地理規律和事物之間的聯系講透徹。又如,在學氣的垂直分層時,可將課本上的氣溫的垂直分布圖看作是一條氣溫與海拔高度的函數關系曲線,將這一復雜的曲線劃分為若干單調區間,每一區間就是一層大氣(圖2),圖中有兩個單調遞減區間,即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它們分別是對流層和中間層(高空對流層),因為其溫度變化規律一樣,所以空氣運動都以上升為主,另兩個單調遞增區間分別為平流層和高層大氣。2.數軸應用數軸表示地球經度分布和時區分布,使復雜的空間思維簡單化,這也是許多地理教師經常使用的方法。如圖3,數軸中點為0°,往東為東經度,往西為西經度,學生在解題時應先找出0°經線,再作其他經線排列,學生對此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在實際解題中,還有很多學生茫然不知所措,學生常常在180°附近的經度分布上出現錯誤判斷。因此我們在用數軸表示經度分布時應補充圖4,數軸中點為180°,往東為西經度,往西為東經度,這一表示相對圖3,屬于逆向思維,是很多學生對180°經線東、西經分布易錯之處。將圖3與圖4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在解題時遇到低數字經度區就用圖3解,遇到高數字經度區就用圖4解。3.地球學好高中數學立體幾何中的球體,對于學生掌握地球的各種相關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對晨昏線的理解、經線和緯線的正確理解,時區的掌握,以及其它一些復雜的地理計算問題的解答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地球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問題。緯線上兩點之間的距離。4.專題歸納專題歸納是高中各科進行復習時比較常用的方法,其中又以歷史學科對此方法應用最為廣泛。歷史復習中的專題歸納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專題的主題進行,便于學生記憶,沒有更多的涉及其它的內容。地理復習中的專題歸納有章節的歸納,也有專門知識點的歸納。比如,以圖表的方式對高一上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進行歸納。這樣的歸納有助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有效的復習。
三、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學科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因此,在正確的對這些方法進行遷移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教學方法的適用性。我們所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合于地理的教學,如果選用,這種方法是提高了學生對相應地理教學內容的理解,還是起到別的作用。所選用的方法或內容相對于以前的教學是否有提高,比如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是使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了,還是沒有什么變化,或者是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變得模糊不清。教師對教學的感受上,是教學時更加容易,還是變得困難。
作者:歐陽林 單位: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 上一篇:淺議初中地理教學
- 下一篇:物理解題極限思維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