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設計與組織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10 08:58:58
導語:對外漢語教學設計與組織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外漢語課堂是面對外國人開設的一門課程。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是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個步驟。本文從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和模式入手,整理出七個原則與五步法模式,進一步闡明了具體做法,以幫助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更加得心應手。在教學組織與實施上,則從趣味性入手,將課程分為導入課程與正式上課兩方面,提供了具體的做法。希望通過此課堂設計,增強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提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漢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關鍵詞: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組織實施
對外漢語課堂是許多學校都開設的一門課程,在教學設計、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對外漢語課堂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教學設計以及課堂組織實施方面的理論成果也過于分散,需要進一步的整理與研究。
一、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原則
(一)明確教學需求
教學需求也叫教學目標,是教師在每一次教學設計之前都必須明確于心的內容[1]。教學目標有總目標也有小目標。對于對外漢語授課來說,總目標是要使外國學生學會漢語,能夠流利地使用漢語進行日常交流,或者在某個專業領域可以使用漢語進行正常交流。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分目標,比如聽說課的目標是教會學生使用漢語進行口頭表達;讀寫課的目標是教會學生看懂漢語并可以進行簡單寫作;綜合課堂的目標則同時兼具聽說讀寫。每一類課程里的每一堂課又有不同的目標,例如,聽說課中都會有一節要求學生自我介紹的課程,這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用漢語進行自我介紹。
(二)調查教學對象
對外漢語課堂的學生往往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可能來自東南亞國家、歐美國家或者非洲國家等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習俗,會對教學產生一定影響。生長在不同語言環境的人學習漢語會感覺到不同的難度。比如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來說,學習漢語是很難的一件事,但是對于以日語韓語為母語的人來說,學習漢語的困難程度相對較低。年齡對于語言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年齡越大學習新語言會越困難,班級人數的多少也會影響教學方案的制定。
(三)熟悉教學內容
雖然教學內容是漢語,對教師來說很簡單。但是其中往往隱藏著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2]。比如語法問題,雖然人們平常使用漢語交流并不會出現語法差錯,但是語法的內在結構非常復雜,教師應該格外注意。比如在教學生學寫漢字時,筆畫的順序非常重要,有的教師因為個人習慣在某些字的書寫上一直采用錯誤的筆畫,這會影響到學生對漢語書寫的學習效果。再比如講到某個漢語習俗時,為了有備無患,即使是非常常見的習俗或節日,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多地搜集與該習俗或節日有關的信息,再根據課堂上同學的表現決定授課內容的深淺。總之,教師絕不應該感覺漢語簡單就隨意對待,要對教學內容做到十二分的熟悉。
(四)制定教學策略
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教師應該先有一個大致的策略:這節課要講什么內容,要怎么引入,怎樣講才會更加簡單易懂、學生會不會有興趣,是否應引入一些重難點,是否應進行課外拓展,要以什么樣的方式去授課效果會更好,用作游戲的形式、分組討論的方式、多用視頻進行輔導還是別的方法。教師在制定策略時,已經了解了教學目標、學生群體的構成和所要教授課程的內容,也可能已經給學生上過課,對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總之,在真正開始設計課堂教學前,應該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
(五)開始教學設計
當完成所有準備工作之后就可以開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有許多模式可選,最常見最簡捷的模式是下文將介紹的五步法模式。分別是組織教學、復習舊課、學習新課、歸納總結和布置作業。
二、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
第一,組織教學。這一階段是教學開始前的準備階段,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內容與任務,有條件還可以利用寒暄、聊天等方式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3]。第二,復習舊課。在課程的第一個階段,教師不應該急于上課,應先帶領學生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加強記憶,溫故知新。第三,學習新課。在授課時,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在具體授課上,做到聽說讀寫結合,講練結合,突出重難點,注意教學效果。第四,歸納總結。在課程的最后,把上課的各個要點梳理出來,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解答學生的疑惑,并對重難點進行二次講授。第五,布置作業。作業的布置包括對本節課所講內容的鞏固復習,對新課的預習,以及課外拓展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布置作業。
三、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組織與實施要點
(一)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主動性
和所有的課堂教學一樣,對外漢語課堂也要求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轉而以學生為主體。由于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漢語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因此更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他們在學習漢語上產生興趣,如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學生對漢語產生興趣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不改變教學的大致流程,專注于提升課堂的趣味性,用學生感興趣、輕松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做游戲。二是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穎的教學模式。
(二)聽說讀寫結合,均衡提升學生能力
語言的學習只有在實戰中才能得到最大的進步,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聽說讀寫相互結合、齊頭并進[4]。在教授其中一項技能時,也要不失時機地插入其他技能。語言學習是一門綜合性課程,當學生在聽說讀寫上都有一定的造詣之后,他的進步會越來越快,相反,如果一個人只學習讀寫,而不學習聽說,他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就是畸形的、不健全的,等以后再想把未學的一部分補上來時,會面臨更多的困難。
四、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組織與實施的具體操作方案
(一)導入課程的具體方法
如果新課程與上一節或者之前教授過的某一節課程有關,教師可以用之前教授過程作為引子,導入新課程。比如要講授中秋節的課程,之前講過中華服飾或者其他傳統節日的課程都可以作為新課程的相關內容。這樣做不僅可以利用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幫助學生形成體系,還可以復習舊知識。同理,也可以用之前學過的重難點詞語導入。很多字詞往往都有許多的釋義,如果之前講過一個詞語的其中一個意思,這次就可以從這個詞意引入[5]。具體做法可以利用懸念法:先找到這個詞出現的那一句話,讓一名學生翻譯這句話的意思,該學生會按照學過的該詞語的意思進行翻譯,翻譯結果自然會很別扭,學生找不到哪里出了錯誤,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就可以適時介入介紹詞語的新意思,增強課程的趣味性。之前講過的語法結構、多音字都可以用懸念法引入。教師也可以營造特定的情景來導入新課程,例如講中秋的習俗時,可以播放中秋習俗相關的影片,也可以安排學生提前排練。在上課開始之前先表現一個中秋習俗相關的小話劇,吸引學生的興趣。在一些講述某個物體的課程上,教師還可以通過這個物體的模型作為引入課程的媒介。例如講述中國高鐵的建設時,可以用和諧號高鐵的模型,講述傳統節日時,可以身穿漢服作為導入課程的媒介。總之,在不違背課程總體要求的情況下,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高課程的趣味性。
(二)利用游戲輕松授課
游戲是提高課堂趣味性與學生注意力最好的手段,尤其漢語的特點使一些文字游戲特別適合新手拿來訓練漢語。可以利用分組游戲的方法,讓學生自愿或者按照某種方式分為若干個小組,利用小組間競爭的方式進行游戲,比分高的小組獲勝。游戲分為很多類,例如表演類、猜謎類、飛花令類、記憶類、調查類或者連連看之類的電子游戲。教師應該注意根據授課內容和授課目標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游戲形式,而且要注意游戲的新鮮度,以保持學生長久的好奇心。但不是所有的游戲都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對語言課課程有用的游戲通常具有以下特點: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盡量達到聽說讀寫結合;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課程有幫助,能夠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真正學到知識。對有以下特點的游戲,教師則不能采用:空有趣味性,但是對教學沒有幫助;不能所有人共同參加;不能達到相對公平;太過復雜,需要較強的理解力或者較長的上手時間。
五、結語
對外漢語課堂在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已經總結出了比較有效的教學設計方案,但是不能只是對前人照本宣科,要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不斷完善對外漢語課程,提高外國人對漢語的喜愛程度和漢語的熟練程度,使漢語擁有更多的受眾,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芝清.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評《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與技能》[J].語文建設,2019(02).
[2]張文華.國際漢語教學中課堂活動的實施與運用原則研究[J].北方文學,2019(23):198-199.
[3]欒玉潔.基于對話視角的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研究[J].漢字文化,2019(07):63-64.
[4]馬小玲.循環式教學法引入對外漢語課堂的教學設計[J].中國成人教育,2019(17):63-65.
[5]張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8):116-117.
作者:黃婷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人文學院
- 上一篇:對外漢語教學與茶文化教學策略
- 下一篇:翻轉課堂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