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研究
時間:2022-01-14 10:56:56
導語: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法律教育對于建設法治社會來說至關重要,如若國民缺少一定的法律教育,那么就會嚴重阻礙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文章對新時期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進行詳細研究。首先,文章簡要概述了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關系。而后總結了當前我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存在的問題,為新時期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有效銜接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策略。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提升我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發展,進而為我國培養優秀的法學人才獻出綿薄之力。
關鍵詞:新時期;法學教育;法律職業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法學教育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同時我國法學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法學教育得到發展的同時,法學教育方式落后、教育內容老化等問題日益突出,進而導致我國法學教育無法與法律職業有效結合。因此,在當前新時期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將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進行緊密結合,成為當前相關工作人員面臨的重要問題。故而,本文對于新時期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研究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關系
法學教育是對有志于從事法律實務的人進行科學且嚴格的職業訓練,使其掌握法律的實踐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夠嫻熟地處理社會當中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因此,法學教育的使命在于進行職業教育或者說在于進行職業訓練。法律職業是指以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為代表的,受過專門的法律專業訓練,具有嫻熟的法律技能與法律倫理的法律事務崗位從業人員所構成的共同體。世界自興起了法律這門學科以后,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就已經有了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二者之間在法治狀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法學教育是法律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在從事法律職業之前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法學教育,法學教育的教學內容、教育結構以及教育方式等都會極大的影響著法律職業[1]。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分析,法律職業中能夠極大的體現著法學教育中為從業者提供的法學知識、法律職業技能以及職業道德等。另一方面,法學教育內容的重要導向就是法律職業。故而,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之間還有著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并且同時法律職業會使得法律教育擁有更加豐富的內涵。
二、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存在的問題
(一)法學專業劃分過于細化。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法學院本科專業的劃分過于細化,進而使得學生在畢業后就業導向收到了極大的限制。本科教育在當前作為一種同時性的教育,因此其更是基本職業技能以及素質教育的訓練。如若教學時間過短,那么就會導致學生閱歷受到極大的限制。我國學生都是經過了高考以后才接觸到法學,而國外的學生則不然,其與我國學生相比接觸法學的時間更長。因此,國外學生在法學理論掌握程度更高。(二)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脫節嚴重。在我國,法律職業從事者的授權職業教育的要求并不是十分嚴格,不論是何種職業,只要是滿足了大學本科畢業的條件就可以參加法律從事者的報名考試,如若考試成績達到相關要求就可以從事法律職業,取得從業證書。故而,使得當前我國法律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從業者并沒有受過法學本科教育和學習,盡管擁有了法學從事資格證書,但是并沒有更高的專業知識[2]。例如:一個想要成為律師的學生依舊可以在大學期間學習與法學不相關的其他文學或者是工程,然后在集中一段時間對律師考試資料進行記憶,在沒有經過任何正規的法學訓練情況下就可以通過考試成為一名律師。因此,對于法學教育來說,正規的法學教育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從某種程度分析,我國的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三)司法從事人員良莠不齊。就當前情況分析,我國各類人才的招聘標準規范程度較低。故而,我國各企業就無法有效保證從業人員在職業規劃的規范性。而這一問題在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中更是尤為突出。在我國,由于一些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制度無法使得法律人才發揮其才華,導致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問題嚴重。
三、新時期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有效銜接的策略
(一)擴大法律職業培養平臺。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第一資源就是法律人才,因此我國法學教育的成果以及方法直接影響我國法制社會的建設。故而,為了能夠使得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有效銜接,擴大法律職業培養平臺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可以將我國檢察官學院以及法官學院等各個學院分別作為學生實踐的重要機構,讓即將畢業的學生到分院機構進行長期或者是短期的專業知識實踐學習,尤其是沒有得到過嚴格的法學教育的從業者,更要為其提供理論知識應用的平臺。(二)建立完善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銜接管理機制。對于法律職業從業者來說,法學教育背景是法律職業從業者的重要要求,而法學教育更是法律從業者的必經之路[3]。要使得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得到充分的銜接,建立法律職業與法學教育的銜接管理機制是必要的。首先,要對我國多樣化的法學教育進行充分整合,限制其他形式的法學教育的同時將全日制法學教育作為當前法學教育中的主導形式。同時,建立嚴格的法學教學評估工作體系,優化法學教育的資源和方式,摒棄不符合要求的法學院校教學機制。另一方面,還要相應的完善自己法院等各個法學部門參與法學教育的管理工作機制,加強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二者的聯系[4]。另外,擴大法律部門工作人員與法學學生的交流,以此促進學生對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專業知識素養的提升。(三)拓展法學教育知識范圍。一個合格的法律職業從事者不僅要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更要滿足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的要求。故而,法律職業從事者不僅要擁有足夠的法律知識,更要能夠對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樣,才能夠使得其在分析法律問題時更加有把握[5]。因此,法學學生應當積極拓展自身的法學教育范圍,將自身融入到社會中,在社會中積累自身的經驗,進而儲備充分的知識。另外,只有不斷的豐富自己,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識,才能培養自身做一個全面發展的法律人。
四、結論
通過本文論述可知,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二者之間在法治狀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法學教育是法律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石。而就當前情況分析,我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法學專業劃分過于細化、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脫節嚴重、司法從事人員良莠不齊,使得我國法律事業發展緩慢。因此,只有擴大法律職業培養平臺、建立完善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銜接管理機制、拓展法學教育知識范圍,才能促進我國法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金玉.論我國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新變化與法學教育的應對[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8,32(08):87-94.
[2]李支.法律職業教育視野下法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反思與完善[J].高教學刊,2018,30(17):66-68.
[3]尹業廣,郭劍平.淺析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下法學教育的機遇、挑戰與改革方向[J].法制與經濟,2018,28(07):195-196.
[4]張健一.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背景下本科法學教育的困境與突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19(02):140-143.
[5]楊會,魏建新.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背景下法學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8,12(02):114-118.•521•
作者:李琳琛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
- 上一篇:教育法學下中小學校園暴力分析
- 下一篇:高職會計人才培養定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