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帆船教學中俱樂部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7-13 11:28:04
導語:高校帆船教學中俱樂部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帆船運動代表著勇敢、活力、時尚的新型健身方式,從事帆船運動不受年齡的限制,尤其符合新時代年輕人追求新事物、喜歡挑戰的個性化需求。帆船運動在我國還屬于新興小眾體育項目,但近年來發展之勢迅猛,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運動項目之一。帆船運動進高校有利于體育課程的多樣化,但開展帆船運動受安全、天氣、場地等因素的影響,教學過程區別于其它傳統體育項目,合理的構建帆船俱樂部教學模式,注重帆船教學安全第一的原則,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以達到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通過分析俱樂部教學模式在帆船教學中的意義,就影響帆船俱樂部課程發展因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為推進高校帆船課程建設提供一些思路借鑒。
關鍵詞:高校;帆船教學;俱樂部教學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與身體健康的新生活方式,許多新興的體育運動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其中就包括帆船運動,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的成功舉辦,郭川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徐莉佳奪得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讓社會大眾開始熟悉帆船運動,10年間帆船運動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從帆船愛好者參與的俱樂部帆船賽遍布全國沿海、內陸城市,再到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世界杯帆船賽等知名的國際賽事落戶中國,以及我國帆船健兒在國際比賽中不斷創造好成績,把中國帆船運動推入了快車道。2008年帆船運動開始逐漸進入高校,各沿海高校紛紛組建了帆船隊、帆船俱樂部開展帆船運動。其中廈門大學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帆船賽,青島科技大學代表中國參加圣彼得堡國際大學生帆船賽,世界名校賽在青島已經連續舉辦三年,每年的全國大學生帆船錦標賽吸引了來自全國30多所高校參與。其中部分開展帆船運動比較早的高校還開設了帆船課程,授課模式大多采用俱樂部教學制,由于帆船運動在國內高校起步較晚,帆船俱樂部教學模式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通過分析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校帆船教學中的運用,針對問題提出建議,為高校帆船課程建設提供一些借鑒。
二、俱樂部教學模式相關研究
通過期刊網查詢到近年來有關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相關文章80余篇,大多是針對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構建,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改革的相關研究,大量參考文獻為本文提供了構建思路與參考依據。體育俱樂部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來自于國外,在我國這一教學模式也開始廣泛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近年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得到了不斷地深入,體育俱樂部教學方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獲得了不錯的發展基礎[1]。課程模式得到了廣大高校師生的認可,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第九條指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具有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自由度,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2]。俱樂部教學模式符合高校體育教學“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符合大學體育教學新課改發展趨勢,通過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更好的發揮專業優勢,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掌握一門體育特長,甚至喜歡上這項運動項目并終身相伴,有利于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
三、俱樂部教學模式在帆船教學中的意義
(一)符合帆船課程教學特點。帆船運動是水上運動項目,俱樂部課程需要大量的水上實踐教學,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帆船技能,俱樂部教學教師在完成帆船基礎理論知識,帆船組裝等陸地教學后進行水上實操教學,能開展水上教學的場地大都設在校外靠近海邊的碼頭,內陸高校會利用江河湖開闊的水源開展水上帆船課程教學,國內高校帆船課程教學場所基本上都設在校外,首先學生去校外上課需要路途時間,帆船課要面對船只器材檢查、返航整理船只的環節,需要更多的課程時間,帆船俱樂部課程一節水上課程的教學時間約在3學時左右,傳統體育課受上課時間影響,體育課前后都有其它課程,基本無法實現水上教學環節,而俱樂部課程上課時間基本在周末或者學生沒有課的時間,學生課余時間充裕,還可根據天氣等因素影響調整上課時間,帆船俱樂部教學在教學時間上更靈活,學生會有更多的實踐機會。(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帆船俱樂部教學模式更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提高和運動興趣的培養,學生通過水上實操課程體驗到駕駛帆船揚帆航行的成就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帆船興趣,俱樂部課程形式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學生經常從事帆船運動能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培養戰勝自然、挑戰自我的拼搏精神。帆船項目特別能吸引勇敢、陽光、自信、具備良好身體素質的學生參與,有的學生甚至把帆船變成自己終身愛好。俱樂部教學模式能更好的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終生體育意識。(三)掌握帆船技能,培養社會人才。參與帆船運動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條件外,還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掌握空氣動力學、物理力學、氣象學、水文等多學科的知識,在俱樂部課程中學生會系統的學習這些知識,深度學習帆船駕駛技能,把這門課當成一項運動特長來進行,有的學生通過參加帆船運動愛上了這項運動,把帆船作為畢業后的工作方向,目前高校帆船項目培養的學生已成為眾多國內知名帆船機構的中堅力量,他們雖然在專業技術方面沒有專業帆船運動員出眾,但是在從事帆船行業的綜合能力方面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四)發掘帆船專長學生,促進帆船運動隊建設。在俱樂部課程教學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帆船方面有天賦的優秀學生,教師可以重點考察和培訓,把有天賦的學生選入校級帆船隊,帆船俱樂部課程作為學校帆船隊的后備力量解決了帆船運動隊的梯隊建設問題。同時,帆船運動隊會促進帆船課程建設,吸引學生更深入的學習帆船技能,通過努力有機會加入帆船隊系統訓練,參加帆船比賽,獲得榮譽和競技滿足感。普通高校目前雖然沒有帆船高水平運動隊的存在,但通過俱樂部制教學依然能夠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帆船人才走向社會,成為帆船行業的人才。俱樂部教學和校級帆船運動隊建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帆船人才。
四、影響高校帆船俱樂部教學發展的因素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不完善。帆船俱樂部教學目標主要以培養學生從事帆船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帆船駕駛能力,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目前國內開設帆船課程的高校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不完善的普遍情況,部分學校存在帆船運動隊和帆船俱樂部界限劃分不清的現象,而且帆船教學沒有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或者照搬硬套其它高校帆船課程教學模式,造成了帆船俱樂部課程教學存在管理混亂,學生流動大,以及課程過度娛樂等現象,有些高校帆船俱樂部課程還存在教師專業水平差,教學安全流程不規范,沒有教學周歷、教學大綱的情況,尤其沒有專門的帆船專業教師進行俱樂部教學也是影響俱樂部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給帆船教學過程帶來了不安全因素,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二)資金問題。目前國內高校的體育設施、體育專項經費不足的情況較為普遍,資金短缺是目前高校開設帆船課程面臨的首要問題,帆船項目相對于傳統體育項目而言需要更多的財力和物力的支持,開展帆船運動首先需要船只、場地等硬件設施的支持以及維護保養等大量資金的支持,租用碼頭、購買帆船對于普通高校來說是一筆大支出,僅依靠學校的教學經費課程難以長久發展。目前全國開展帆船項目的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以企業贊助、學校體育經費等形式存在,資金問題是影響帆船運動在高校開展的最大阻礙。(三)開展帆船運動場地、教學資源匱乏。首先開展帆船運動對場地要求比較高,其項目特點決定了帆船課程要在寬闊江、河、湖、海的水域進行,內陸高校受水域的限制沒有條件開設帆船課程,開設帆船課程的高校目前以沿海城市為主,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教學場地、帆船教具等教學資源普遍匱乏的情況,帆船教學分為陸上教學與水上教學,有校內教學條件的高校陸地教學部分可以在校內完成,大部分高校沒有更多的場地用來建設帆船陸地教學場所,而帆船水上教學又必須有水域、船只和碼頭資源的支持,國內部分高校購買了帆船、租用碼頭用于帆船教學,一些高校租用俱樂部船只進行教學,帆船教學資源的匱乏嚴重影響了高校帆船課程的開展。(四)缺乏專業師資力量。帆船是項目難度大,技術性強,需要授課教師掌握天文、地理、物理、帆船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具備扎實的帆船駕駛技能和救生能力。而帆船俱樂部教學模式對授課教師的業務能力要求更高,教師的技能水平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安全,帆船教學受天氣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技術性復雜等特點,教學過程中會遇到風云突變等自然條件的變化,非專業教師由于缺乏航海經驗,在處理緊急事件時存在安全隱患。專業教師實施教學環節會更加安全,指導更加專業,目前國內高校帆船專業教師較少,部分高校由非帆船專業體育教師擔任帆船教學,或者外聘專業教練員進行教學,專業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情況嚴重影響了俱樂部教學的安全性和教學效果。
五、構建帆船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完善教學體系建設。體育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目標,只有達成教學目標,才能稱得上課程的有效性[3]。高校開展帆船俱樂部教學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課程體系的建設,以保證課程達到良好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高校帆船俱樂部課程教學體系建設首先要結合學校開展帆船運動場地、資金、船只器材等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帆船項目教學的特點以及課程開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根據帆船俱樂部教學目標構建課程體系。1.優化帆船俱樂部課程組織形式。首先在帆船教學組織形式上嚴格俱樂部課程班級人數,帆船俱樂部教學大部分在水上進行,安全永遠放在帆船教學的第一位,班級人數過多的情況下教師不能有效管理,存在安全隱患。高校應根據場地、船只數量、教師和學生的比例進行班級人數設置,建議帆船俱樂部課程教學配備兩名教師,在教學資源充足的情況下一個班控制在30人左右,針對運動場地緊張,船只數量等教學硬件不夠的高校,班級人數控制在20人以內,以保證俱樂部教學的安全性,高效性。同時,課程應該有完整的教學周歷、教學大綱、至少由一名本專業教師進行教學主導,以保證學生在課程期間的安全。2.完善帆船俱樂部課程考核監督機制。帆船俱樂部教學大部分課程在校外進行,應把課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包括路途安全、課程期間安全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高校體育部門領導應加強對帆船俱樂部課程的監管,保證課程安全性,目前國內開展帆船俱樂部課程的部分高校還存在課程過度娛樂化現象,課程本身沒有把大學體育“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放在首位,教學中不重視學生身體練習,導致學生體質下降,違背了體育課的教學宗旨。課程體系建設還包括健全考核機制,提高帆船俱樂部選課門檻,對一學期達不到出勤和考核要求的學生,不在將其納入以后帆船俱樂部課程名單中,目的是讓真正喜歡帆船運動,能提高帆船運動技能的同學加入,保證俱樂部教學品質。(二)爭取學校更大支持,利用校友會資源。帆船作為國內新興的體育項目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各高校對帆船項目比較陌生,帆船教學團隊應該運用俱樂部教學優勢促進高校帆船運動隊的建設,俱樂部課程培養的優秀學生通過參加國際國內大學生帆船賽事,通過帆船運動形式提高學校影響力,引起學校的重視,從而尋求學校更多的專項經費支持。還可以尋求高校校友基金的資助,向校友宣傳帆船運動,幫助有興趣的校友組建船隊,為校友提供帆船培訓等形式得到校友的資金支持,用于學校帆船課程的建設。(三)加強課程相關硬件建設,完善教學條件。開展帆船課程的高校可以利用校內教學資源,改造閑置教室或建設帆船專項教室用于帆船陸地教學,學生在專門的帆船教室通過多媒體學習帆船相關理論知識,航海繩結、帆船組裝等陸地教學內容,避免了以往帆船教學中在碼頭進行陸上教學浪費教學資源的情況。帆船水上教學是帆船俱樂部教學的重中之重,高校應加強與校外帆船俱樂部、帆船企業、帆船學校的合作,共建帆船課程教學實習實踐基地的形式解決水上教學資源匱乏的情況。完善帆船教學場地建設對俱樂部教學至關重要。(四)加強校企合作的社會化道路。高校帆船俱樂部在爭取學校加大學校教學建設與資金投入的基礎上,把俱樂部課程資源與校外帆船企業資源相結合,加大學校與校外帆船企業、機構的聯系,以借助社會力量共建帆船課程教學實踐基地共享教學資源,解決高校開展帆船課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缺乏水上教學資源的困難,社會化道路不僅節約了開展帆船課需要的大量資金,共享校外俱樂部帆船教學資源更廣泛的開展帆船教學。在中國帆船是一項新興的事業,現階段中國帆船行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是缺乏高素質的帆船人才。而高校俱樂部培養的學生具備企業的人才需求,企業給高校有帆船特長的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崗位的同時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學生可以把學習的帆船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甚至以后從事帆船行業,在這樣的合作背景下,校企合作是互利雙贏的局面。(五)加強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帆船俱樂部制教學要求授課教師具備豐富的帆船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教師的業務能力是俱樂部教學良好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保證,授課教師要對帆船項目的發展史、各種類帆船組裝、技戰術特點、教學方法,安全教學流程了然于胸,同時還需要具備安全救生能力,從事水上教學的教師應該具有交通艇駕駛資質以及安全救生員資質,以應對帆船課程中受天氣等突發狀況的應急能力。根據目前國內高校缺乏專業帆船教師的現狀,高校應通過引進高水平的帆船專業人才或定期邀請高水平帆船教練進行講座和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對現有的帆船教師提供更多的參加高級別學習班的機會,在師資隊伍建設上發揮以老帶新,專業帶業余的方式,培養更多的體育教師參與到帆船教學中,保障帆船俱樂部教學活動廣泛的開展。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帆船俱樂部教學課程首先符合高校體育課程“健康第一”的教學宗旨,同時要充分發揮俱樂部教學模式在帆船教學中的優勢,對影響俱樂部課程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明確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俱樂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完善俱樂部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加強課程教學過程監管,完善俱樂部教學考核機制,加強校企合作共享帆船教學資源,多方面尋求資金支持,運用帆船俱樂部課程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帆船人才。高校開展帆船課程任重道遠,需要各高校相互交流,通過不斷的建設和實踐,讓帆船這門課廣泛的進入高校,推動帆船運動在中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東起.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9,9(4):112-112.
[2]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3]賈全紅.普通高校開展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相關問題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11):99-100.
[4]介博.探究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5):80-81.
[5]王健.“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3):69-71.
作者:金永泉 楚曉東 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 上一篇:高校英語教學方法創新元素研究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智慧教學模式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