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電力類高校管理方向的思考
時間:2022-05-20 10:50:49
導語:能源與電力類高校管理方向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設置依據
1、我國電力工程建設人才匱乏電力生產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系統需要是我國長期現實,也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為此我國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得以快速發展,隨之產生了對電力工程建設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時,為克服傳統電力生產企業的高能耗、高排放與高污染缺點,我國正在不斷加強傳統電力工程的改造,從而使得電力工程建設人才的需求量進一步上升。近幾年電力施工企業的人才需求現實表明,電力工程建設人才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遼寧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正在謀求產業結構升級,實施第二次創業,追求再一次輝煌。為此,開發新的電力工程、改革已有電力工程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成為電力工程建設者面臨的迫切任務。而在全國性的電力工程建設人才不足的前提下,遼寧省更面臨著電力工程建設人才外流的窘境。2、我國電力工程建設人才培養不足目前,我國高校中并沒有開設電力工程建設管理專業。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高校也沒有將電力工程建設管理作為一個單獨方向。所以,電力工程建設企業所招聘的人才要么來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從而造成電力工程建設中的人才缺乏電力建設的基礎知識;要么來自電力相關工科專業,從而造成人才的經濟管理技能欠缺。3、優勢條件沈陽工程學院原隸屬于電力部,是電力行業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之一,為電力生產企業輸送了大量人才,貢獻于電力生產企業的各個崗位。60年的電力行業背景為該院積累了豐富的電力生產與建設經驗,同時儲備了充足的電力行業專家學者。多年的管理系辦學史也使學院擁有了大量的經濟學與管理學人才。而土木工程專家則為電力工程建設專業提供了一般工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保障。4、滿足市場需求從學生就業角度看,通過對2010、2011、2012屆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有一部分畢業生能進入電建公司和電廠工作,基本都從事電廠的工程建設管理等相關領域工作。但是,據反饋的信息表明,沒有明確方向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不能很好滿足電建企業工作的需要,部分學生在校期間選修的電氣自動化二學位課程,因此很有必要開設電力工程建設方向的課程,使學生系統地學習掌握電力企業的建設管理,以適應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沈陽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中增設電力工程建設管理方向,并將該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出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牢固掌握必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從事電力工程建設的招投標、估價、方案策劃、投融管理的應用型人才”,是符合國情、順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又擁有將該專業方向辦好的明智選擇。
二、電力工程人才需求預測
1、電力工程建設管理人才需求數量預測新建電力工程項目的增加和現有電力工程項目的發行使得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人才需求數量持續上升。近幾年電力施工企業的人才需求現實表明,電力工程建設人才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遼寧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正在謀求產業結構升級,實施第二次創業,追求再一次輝煌。為此,開發新的電力工程、改革已有電力工程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成為電力工程建設者面臨的迫切任務。而在全國性的電力工程建設人才不足的前提下,遼寧省更面臨著電力工程建設人才外流的窘境。2、電力工程建設管理人才質量預測為了提高生產率,節能降耗,我國的電力工程的規模呈現大型化趨勢,從而要求電力工程建設人才具有更高統籌規劃能力和協調能力;隨著電力工程運營時間的增加,安全事故也相應增加,影響著工程運營人員及周邊公眾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要求工程建設人才具有精細化作業的能力;科技的發展又使要求建設人才具有更高的專業水準。目前,我國高校中并沒有開設電力工程建設管理專業。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高校也沒有將電力工程建設管理作為一個單獨方向。所以,電力工程建設企業所招聘的人才要么來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從而造成電力工程建設中的人才缺乏電力建設的基礎知識;要么來自電力相關工科專業,從而造成人才的經濟管理技能欠缺。由此我們認為目前電力工程建設管理人才缺口較大。為滿足行業用人的需求,工程管理專業擬開設電力工程方向。
三、電力工程建設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符合用人需求
沈陽工程學院的辦學定位是以工程教育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培養的學生是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和未來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根據電力行業市場調研以及該院的定位,其提出了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手段,面向電力工程等工程建設領域、工程造價相關領域,從事項目施工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應充分考慮行業和區域經濟對人才的需求,適時地根據區域經濟和電力建設行業發展調整專業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務于電力行業和區域經濟。
四、電力工程建設管理課程設置符合人才培養要求
第一,根據人才市場對同時具有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知識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突出電力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造價方向專業特色,在開設電力工程基礎、動力工程基礎、電力生產概論、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等工程技術類課程的基礎上,利用學院的優勢學科的基礎實驗室優勢,加大教學實踐環節力度。如:電力工程實訓、發電廠動力設備實訓。明確專業方向的培養方案專業課設置也沒有方向性,課程設置比較雜,而工程管理專業涵蓋范圍較廣。依托沈陽工程學院的電力行業優勢,利用該校現有教學資源和學科優勢,增設電力工程管理專業方向,同時課程具有針對性。第二,結合執業資格需要,培養應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專業強調工程技術能力的培養,本培養方案注重專業教育與行業協會、專業資格認證的有機結合。突出培養具備注冊造價師、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等職業技能素質,并且課程體系設置適應行業發展要求,將建筑行業專業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課程列入專業課教學,使得學生畢業后既能取得職業技能證書,增加崗位就業競爭力。第三,專業設置采用“教學階段—課程平臺—能力訓練”模式。根據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自身特點,參考了同類學校的培養計劃,本著優化結構、保障重點和突出人才特色的原則,經過科學分析制定了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分為基礎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專業教育這3個階段。各個階段根據知識傳授和人才培養的規律,按公共基礎課→管理基礎系列課→土木工程系列課→專業課的順序,設置一系列循序漸進的系列課程平臺。每個課程平臺又與一個或若干個能力訓練模塊相對應,著重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工程技術能力訓練、綜合能力訓練和執業技能訓練。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按照相互銜接、相互滲透、順序進行、整體推進的態勢組織教學,全過程地培養學生能力。
電力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教育要依托電力行業、企業,根據電力企業的需要,在“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建設具有電力特色的“工程管理”專業,以適應電力工程行業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的發展。
本文作者:沈艷麗工作單位:沈陽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