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管理論文:城鄉環境的鄉村教師
時間:2022-01-15 11:02:22
導語:教師管理論文:城鄉環境的鄉村教師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張俊蓮工作單位:河南大學檔案館
1.硬件設施的差異。城市的教育硬件條件好,在很早的時候已經實現教學樓上課,交通條件好。而農村現在政府加大了對中國農村教育的投入,一些地方也實現了教學場地教學樓化,但有一些地方,教學的場地還存在著危房,即使實現了教育場地的教學樓化,但級別低,不配套,冬天沒有暖氣,特別在中國的北方,天寒地凍,有的教學樓缺少窗戶玻璃,不得不用塑料紙,甚至不得不用硬紙板把其堵住,但寒風還是從縫里吹進來,教室里與外面的氣溫基本一樣,只是風小些。夏天,在農村的教學樓只有幾個吊扇,有的還是不能工作,由于往往農村的教學樓只有一兩層,不像四五層的教學樓的下兩層涼快些,教師和學生在里面上課,往往都是汗流浹背,不停的抹汗。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城市的家庭和學校大都普及了電腦。而在外國的廣大的農村地區,有一部分地方國家為其配備了一臺電腦,但大多地方是沒有的,即使有的地方有,由于在中國的農村上網費比城市貴的多,所以學校的校長為了節約教育經費,也常常不上網。在教育經費的保障上,中國現在在全國大多數地區的義務教育學校實行的是按學生人數分發教育經費的政策。而農村的學校往往人口居住分散,每個教育點年紀不少,而學生少,而這樣,分得的教育經費就少。教師數量配備少,這是由于中國在大多數農村地區的驕傲是的配備是按照學生的數量配教師,而農村地區年紀多,而學生少,所以所配的教師就少。2.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差。中國對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而高等教育實行收費教育。而農村的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中國是世界少有的存在著這樣嚴重的城鄉這么大差距的國家,而在高校教育收費這一方面對農民子弟完大學生夢的影響方面,雖然國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對農村貧困家庭孩子的傾斜,但就是這樣,讓一個農民供一個大學生完成學業,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犧牲和負擔;再一點,中國現在對大學生的就業實行雙選擇,這一政策無疑給用人單位和擇業者都提供在選擇上的自由,但作為農民,他們還是喜歡以前的由國家分配的政策,由于在公務員招考和國有事業單位的人員招錄用上存在著嚴重的腐敗和不正之風,而農民是一個缺乏各種資源的弱勢群體,這就造成了一個對供自己的子女上大學的期望值極低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農民對自己的教育大多是不重視的,雖然,他不敢說:我的孩子學習不行,也考不上大學,現在小,不能去打工,就在這里長長身體的話。但是,如果碰上一個剛畢業的做了教師的大學生,不知深淺,經常給學生在放學后或星期天不可,這里的農民大多不會感激,而是要在背后罵娘的,這我見得多了。而在城市,以農村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城市的教長對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往往會采取各種措施,包括賄賂教師,來提高其子女的學習成績。3.生存環境艱苦。由于近幾年國家對農村的傾斜政策,農村的交通等基礎條件已有很大的改觀,特別是在城郊的農村,由于摩托車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在教師中大大普及,所以其生活條件與城市已基本無疑,甚至還有許多在城市置有房產。而在中國廣大的偏遠的山區學校和教學點,雖然,與以前的條件有極大的改觀,但是,其落后、艱苦的自然環境是依然存在。在這些偏遠的教學點,第一是,教師少,有一些是本地的教師,甚至是代課教師,放學后人家就回家了,而外地來的教師就只有一人伴電視了,在一些偏遠的山區,由于中國收繳獵槍,所以半夜還可聽到狼嚎,這對一個男教師就已夠毛骨悚然了,更何況,甚至還有極少的缺少背景的剛畢業的女大學生。遇到天旱,在夏天吃水就成問題,有的要跑數里的山路去挑,更不用說吃蔬菜了。
這種的環境的條件對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的教育和教師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對教育上的影響,大家都明白,這里就不贅述。在這里主要談的是對農村教師造成的影響。1.待遇不公。大家都知道多勞多得的道理,這是一個設計公平正義的問題,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當地的教師付出的就多,可是他們獲得的就少,而不是多。我們知道,在中國存在著嚴重的城鄉差別,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的教師,付出的多,卻獲得的遠遠小于城市教師。即使在同一地區,雖然,當地政府或教育部門對在偏遠地區教學的教師,有一定的補助,但這杯水車薪。我上面說過,中國的現行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經費的劃撥是按照學生的人數,而中國實行的也是雙重標準,城市的標準高,而農村的低。而在同一地區,處于偏遠地區的學校學生比城郊的少的多,那么,其教育經費就多,而且這里的學校由于有許多人愿意上,所以就有收得許多的教育贊助費。在這些地區教學的教師的福利就好,學校也就經常以組織聽課交流等為名,讓自己的教師去旅游,當然,由于家長對教育的重視,教師不僅能獲得一些現實的好處,在社會上也受人尊敬。而在偏遠地區的教師,由于實行安學生人數的多少配備教師,表面上,這里的教師還有可能多于其它地區。但是由于班級多,一個老師要教好幾門的課,甚至是兩個年級,有的不得不實行復式班教學。這樣,這里的教師的負擔是大大加重了,有時確實是沒有辦法,而實際的情況是,大多人不愿到此地教學,教師不夠,不得不雇傭一些初中都不畢業的女孩,來這里代課,這樣,學校的教育經費更是捉襟見肘。另外,由于現在大多數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實質還是唯學生考試成績論英雄(雖然國家有明令政策禁止在中小學生中進行比賽性統考),學校管理者就是這樣的成績來決定了事的獎懲和評級晉職稱。由于,在這種環境下偏遠山區的學習成績很難考上去,所以,在開教育的會議上,環境好的地區教師大都是授獎的對象,而山區的是受批評的對象。2.影響青年男教師的終身大事。在偏遠山區任教的大多是沒有背景的教師,特別是沒有背景的男青年教師。剛剛畢業,正是到偏遠地區進行鍛煉的階段,一般的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由于多種原因,分到這里的極少。而沒有特別特殊背景的剛畢業男青年教師大多舊的到這地方鍛煉,過兩年,一部分門路活的,就跑關系走了,而一些沒關系又老實的就成為長期的留守人員。現在,由于可以打工,門路多,大多有點姿色和想法的女子,甚至是農民,并不愿意嫁給這些在以前還有一點魅力的吃商品糧的男青年教師。而一些認為自己讀過幾年書,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要求娶一個太一般的女子,這樣在教師里面,就有了一些這樣的老光棍。
綜上所述,要解決中國農村的教育問題,首先得關心偏遠山區的教師,特別是一些大齡未婚年青年教師的生活,改善辦學條件,提高他們的待遇,在福利和評優、評先和晉級方面,向他們進行必要的傾斜;以人性化管理為主,對他們多鼓勵,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婚姻和家庭狀況,用實際行動感化他們;對他們少批評,理解他們的奉獻,其實能長期堅持在偏遠地區教學的,有一部分是脾氣耿直,不愿意走那種關系之路,這種人最需要的是理解,只要管理者能夠真的關心他們,而不是高高在的用官話訓斥他們,這些人是愿意努力工作的。
- 上一篇:青年教師論文:青年教師的干預狀況思索
- 下一篇:教師遠程培訓的質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