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路徑研究

時間:2022-04-17 10:23:59

導語: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路徑研究

【摘要】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包括個人品德修養、專業教學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實踐指導能力四個方面。只有為他們拓寬綜合發展道路,高職思政教育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新時代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綜合發展必須依托國家、學校和社會發展平臺,憑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加強自我品德修養、基礎知識補充和教學能力、科研各方面自我提升,最終將思政教學融入到對學生的實踐指導中去,從而達到“立德樹人”和“實現教師自我的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

“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在紀念100周年上的講話中,引用明代大儒王陽明的這句話,對青年提出高要求,寄予厚望。的話語不僅激勵著普通青年,更激勵著奮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道路一線的思政青年教師們。新時代對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他們是思政工作的中堅力量,中國精神能否傳達,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否實現,要依靠思政青年教師們開啟民智,引領民眾繼續前進。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們要定位準確,要有思想高度、理論深度、研究廣度,不能僅僅局限于做一名普通的高職教師,而要承擔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實踐者的重任。

一、新時代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必備的綜合素質

(一)崇高的個人品德是前提。“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有德之師則是教育發展的靈魂。”[1]一個優秀的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必須是以學生為本、熱愛思政教育事業的教師。思政青年教師的優勢是與學生年齡差距小,“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是思政青年教師的基本素質。思政青年教師必須具備比其他學科教師更崇高的個人品德,必須發自內心地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熱愛祖國,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前進,不斷提高。崇高的個人品德是適應新時代,面對新挑戰,帶領學生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前提。思政教師要成為其他崗位教師的典范、帶頭人,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做到在學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到的“八個相統一”要求,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思政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授學科知識,在教育過程中,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和學生交流溝通,才能徹底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在實際生活中關心熱愛自己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國家、學校、社會對他們的關愛,最終達到共情教育的目的。立德樹人對思政青年教師要求頗高。他們必須向老一輩革命家、老一輩思政工作者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與無私奉獻的精神,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教師。職業院校承擔著培養大國工匠的重任,這一切要從思政教師做起。今天的思政教師尤其要具有工匠精神,他們應是思想道德修養的典范。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大融合的趨勢下,思政青年教師既是學生的榜樣也是同行的典范。堅持多年磨一劍,竭盡所能去感化、培養國家棟梁是高職思政青年教師最艱巨的任務,因此崇高的個人品德是他們能夠立足于教師隊伍的基本前提。(二)扎實的教學能力是根基。新時代教學任務主要由青年教師承擔,扎實的教學能力是高職思政教師立足的根基。全國高職思政教師隊伍近些年納入了大量的青年力量,他們充滿活力,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然而過半的思政青年教師由于剛步入社會,對于思政教學工作雖有熱情,思想也足夠重視,但教學功底不夠扎實,無從下手。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思政青年教師自身應當擁有系統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對于教學手段、技術和教學設計熟悉并且能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運用與提高。比教授知識更難的是教授思想。職業院校的學生更加具有個性,對他們進行價值觀塑造難度較普通高校學生更加艱巨。思政學科并不是簡單地基礎知識傳播。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更體現在他們的日常言行,學生會學習并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他們不僅要熟悉教學信息軟件,也要熟悉學生日常生活的習慣和愛好。較為扎實又貼近學生的教學能力才是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根基。(三)強大的科研能力是關鍵。2019年3月18日,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人文素養、知識涵養等因素直接關系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立德修業”“鑄魂育人”“守正創新”,這是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近年來,大量青年教師加入高職思政工作隊伍,構成了獨特的大學青年教師群體。高職思政青年教師不同于普通青年教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任務對高職思政青年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們自身能符合時代新人———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的基本要求,對他們身份的特殊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能否實現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在于青年教師是否有能力承擔思政教育工作,能否通過他們培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堅力量。高職思政教師必須要提高的是理論研究能力。他們的大量時間必須和學生在一線,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因此專心科研的時間較少。但是正因為如此,高職思政教師更要加強自身的科研能力。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講話中指出:“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在讀原著上下苦功夫,原原本本地學,逐篇逐句地讀,做到學懂、學透,領會精髓要義,做到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更好地傳授給大學生。”[2]對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們而言,這是當下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要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思政工作專業從業者,熟讀原著,研究經典,強大的理論研究能力是基礎。過去由于學科不受重視,高職思想政治青年教師們存在感更弱,始終被技能型專業當家的職業院校當做附屬。長久以來他們沒有理論研究的興趣,缺乏提升自我的激勵。新時代教導全國所有的思政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們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理直氣壯的前提是自身要具備一個教師、一個學者最基本的素質即強大的理論研究能力。許多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由于教齡短,沒有熟讀思政學科原著,無法理清理論淵源,無法更好地開展教學探索,對科學理論研究更是無從下手。一個優秀的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必須具備強大的理論研究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體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才能適應新時代,為國家發展獻智獻策。(四)高水平的實踐指導能力是落腳點。2017年,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深化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發揮企業重要主體作用,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3]。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4]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非常明確,培養能投身于國家現代化實踐的高端人才。高職思政青年教師最重要的職責是培養高職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國家高速發展,大量高精尖人才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中國制造屢屢取得突破,但是就國民整體素質看來我們還缺少普遍的制造人才,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依托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將高職學生培養成為大國工匠,才能將思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因此,高水平的實踐指導能力是思政教學目標的最終落腳點。

二、新時代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困境

(一)低薪生活阻礙高效工作。相對于工科類青年教師,高職思政青年教師收入十分微薄,掙扎在養家糊口和無私奉獻之間。思政青年教師的奉獻精神應當建立在基本生活得到完善保障的基礎上。低薪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阻礙了他們高效地參與工作。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要鞏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經費保障,把加大投入與推改革、建機制、強管理、提績效相結合,以資金投入為導向,形成正向激勵和良性循環。其中提到要切實提高思政績效工作,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5](二)平臺稀少限制激勵獲得。無論是教學評比還是科研地位,普通高職思政教師在高校思政教師中均處于弱勢地位,獲得激勵的平臺較為稀少。當前高職院校思政教師的教學任務較本科院校思政教師更為繁重,教學競賽指標性任務難度更高。他們通常由于缺乏話語權,而成為嚴格管理的對象、嚴苛改革的主要承受者。很多學校缺乏對青年教師的頂層設計,職稱評審權歸屬學校以后,對高職青年思政教師評價機制過于嚴苛。相比于專業課青年教師,思政青年教師科研成果發表平臺少、難度高。高職青年教師獲得激勵的平臺過于稀少,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高職思政學科的發展。(三)提升渠道狹窄,周期漫長。當下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壓力更大,優秀的思政青年教師流向本科平臺,在同樣的環境之下,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在各項比拼中處于下游地位,思想壓力極大。他們面臨著職業晉升和個人學歷資歷提升的壓力。許多高職思政青年教師需要攻讀博士學位,但是思政博士名額少之又少,與本科平臺的青年教師們競爭,在博士生導師面前,科研成果較弱,競爭壓力巨大。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更加不均衡,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往往較弱。教師除了日常教學以外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做學情分析,謀求教學創新與改革。長期下去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為個人職業晉升、個人學歷提升、個人綜合發展做準備。現實是大部分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為日常教學還有諸多行政事務所困擾,提升渠道狹窄,周期漫長。這些因素嚴重打擊了許多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積極性。

三、新時代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綜合發展路徑

(一)院校統籌制訂思政青年教師發展規劃。高職院校應當根據中共中央教育部最新的文件精神,統籌推進思政工作,為思政青年教師在學校的發展做出長遠規劃。高職院校只有從戰略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為思政青年教師們的發展明晰方向,將其培養成為優秀人才,打造具有高職特色的思政教師人才隊伍,才能將思政學科建設好。學校應當建立完整的“骨干帶隊機制”,讓優秀的、經驗豐富的思政專家帶領思政青年教師一起學習、進步。思政青年教師要樹立大局觀、制訂長遠目標,多向老專家汲取經驗,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最終促進學校學科和自身的雙重發展。(二)教師自身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教學功力。高職思政青年教師要努力研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原著,這是教師職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他們能夠提升專業教學能力最基本的路徑。思政青年教師還要研讀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軍事等各方面著作,汲取國家發展、行業發展、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知識,做一個具備全面知識的專家。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伴隨發展出現的各種問題凸顯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青年教師是國家思政教育的中堅力量,其專業基礎知識和綜合知識的豐富和提升顯得尤為迫切。國家鼓勵思政青年教師進行境內外研修。思政青年教師除了研讀專著以外,還要多開眼看世界,多做社會調查,真正汲取來自書本和社會的各方面知識,才能使自己最終成為專家。教學是高職思政青年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基本的工作,青年教師一定要根據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特點,積極運用新技術手段,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在傳統理論課講授基礎上不斷創新,通過參加學科教學競賽,學習借鑒優秀同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基本功,進而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三)教師要不斷提高科學研究能力,將教學成果轉化為理論研究成果。高職思政青年教師雖在科研平臺層面方面無法與本科教師相比,但在教學上可以多做改革和創新。高職思政青年教師要將科研意識帶進課堂。高職學生個性鮮明,雖然學習成績上落后于許多本科學生,但是他們更活潑、更愿意參與互動探究式學習,也更熱衷于知識競賽、思政校內外素質拓展等各種形式的思政實踐課。青年教師更能與“00后”大學生融為一體,更能將思政精神傳達到位,要善于在這種互動探究式教學中尋求創新,并將探究成果凝練成科研成果,不斷提高自身將教學成果轉化為理論研究成果的能力。(四)豐富和完善高職思政青年教師評價機制。學者亞當斯密有個著名的“經濟人假設”理論,他認為人的行為動機根源于經濟誘因,人都要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工作就是為了取得經濟報酬。當下高職院校對思政青年教師的評價往往更貼近這個假設理論,單純從“科研產出”和“成果獎勵”等方面來評價一個思政青年教師是有失公允的。思政青年教師不僅僅是一個“經濟人”,更是一個情感豐沛的“社會人”。思政工作需要高尚的情操和個人品德,對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評價不能單一從“產出”進行衡量,而要看他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看他們的整體教學表現。一個完善的立體的綜合評價機制更適合高職思政青年教師們。“立德樹人”是思政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評價思政青年教師是否稱職、優秀的最高標準。隨著國家對高職思政教育教學的重視,結合高職個性鮮明的“大國工匠”培養目標,高職思政青年教師的綜合發展之路會越拓越寬。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評論員.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論學習貫徹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9-3-20(1).

[2]邵建東,徐珍珍.現代職教體系下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訴求、問題與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6(3):100-103.

[3]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Z].2017-12-05.

[4]中共中央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R/OL].(2019-03-05)[2019-08-28]

[5]金澤龍.全面質量管理視域下的新時代高職教師專業成長研究[J].職教論壇,2019(3):78-83.

作者:李玲玲 王娜娜 單位:南京城市職業學院